作者:馬程

4月4日,一則娛樂八卦在財經圈刷屏,主角是一位18線女演員和一位VC投資大佬。

從2018年底以來,新版《紅樓夢》中李紈的扮演者,榮信達旗下演員周美毅,多次發微博尋子。其好友向媒體透露,周美毅親生雙胞胎被丈夫和“小三”暴力奪走,已經很久沒有見面。她的丈夫即爲紫輝創投創始合夥人兼CEO鄭剛。 

近日,周美毅的朋友,一位知情人向媒體透露了相關細節,在微博上引發廣泛關注。導演高羣書、傳媒老王等大V紛紛轉發並稱,“難以置信”。

鄭剛是業內知名的天使投資人,曾投資陌陌、映客、錘子科技等,與羅永浩是好友。但他的投資經歷並不完全光鮮靚麗,在投資陌陌前,可以說一直默默無聞。

當週美毅在微博哭訴時,鄭剛也疑似在微信朋友圈回應稱,“沒想到要靠這個再出名一次了!人至賤則無敵,精心設計的騙局和謊言居然可以反過來倒打一把!”

但從微信截圖中,可以看出鄭剛對此並無任何悔意,甚至如開玩笑一般,一笑了之。

全天候科技就此事向鄭剛求證,但截至發稿前,沒有收到回覆。

鄭剛的投資成績單

近年來,鄭剛因投資陌陌與映客逐漸被更多人熟知。他自稱”剛叔“,高調,喜歡直播、懟錘黑,甚至還公開懟過阿里。

紫輝創投在在2011年就已經入局陌陌,與經緯中國都是陌陌的天使輪投資方,那一輪紫輝創投出資105萬美元。陌陌經歷了多輪融資,並於2014年在美股上市,之後市值一度破百億美元。3年不到的時間,鄭剛因這次投資獲得近75倍的回報。

“剛叔”一戰成名。

2015年,直播創業熱潮中,鄭剛與賽富、金沙江創投等聯手投資了映客的A輪融資,並跟投了A+輪和B輪。2018年,映客在香港上市,市值達11.6億港元。但在2017年,映客曾試圖借殼宣亞國際,在A股上市,最終並未成功。此舉也引發了很多爭議。

2018年,鄭剛接受全天候科技採訪時,曾提到映客沒能借宣亞國際上市“很可惜。”

鄭剛也是錘子的天使投資人,此外,他還投資了觸寶、足記、氧氣、銀河數娛、悟空租車、oTMS等60多個項目。

投了映客和錘子之後,鄭剛自己也經常做直播,並經常爲錘子站臺,在微博上懟“錘黑”。2017年,錘子手機獲10億融資時,鄭剛還曾懟過阿里,稱錘子差點被害死,因爲阿里不能雪中送炭。 

鄭剛承認,“我這人婆媽,喜歡的東西就喜歡講,嘴裏包不住。”他曾在採訪時提到,喜歡徐小平的風格,徐小平是努力的方向。

近兩年,鄭剛大多數時間在美國,較少出席活動和媒體採訪。

2018年,鄭剛宣佈以創業者身份入局新能源汽車,並稱已經拿到真格基金的A輪投資。鄭剛在當時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提到,其新公司的英文名爲“Neuron”(神經元),中文名當時尚未確定,項目在中美兩國進行,有數百人團隊。Neuron將打造大型豪華無人駕駛共享豪華SUV,車型將跟市面上的車都不一樣。在車型大小方面,預計小型的可以載三四個人,大型的可以載七八個人。鄭剛還稱該項目初次融資金額超過6億元。此後,有汽車媒體質疑他的項目說,“呵呵,6億也能造車?”

對於外界對他造車的質疑,去年6月映客敲鐘儀式上鄭剛對媒體反駁稱,“這只是開始。”他稱自己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福特,非常瞭解造成行業。此外,鄭剛還計劃將新能源汽車與區塊鏈技術緊密結合起來。

鄭剛曾對媒體表示,Neuron會把區塊鏈技術全方位地應用到Neuron電動車的產品設計、製造、共享化生態運營等各方面,並在創業前曾向幣圈紅人陳偉星取經。

此後,近一年時間,鄭剛沒有再做進一步披露他的造車項目。

捲入香榭麗騙局

鄭剛最受爭議的投資是香榭麗傳媒。

2006年,鄭剛投資了戶外LED媒體網絡運營商香榭麗的天使輪。此後,2008年4月1日,香榭麗獲得軟銀賽富3000萬美元投資。賽富方面當時表示,看好高成長性的行業、簡單清晰的商業模式。

2008年,有兩篇題爲“香榭麗傳媒如何放倒風投業屆大佬?”及“ADVISION——把娛樂VC進行到底!”的匿名郵件在投資界小範圍內流傳着。

該匿名郵件認爲,軟銀賽富盡職調查過程中,爲了獲得好的價格,讓資產和業績的評估順利過關,其中一項工作就是需要增加資產存量。這時香榭麗傳媒不顧法律風險,也不做完善的調查和評估,只顧拼命簽署陣地合同,目的就一個:製造香榭麗傳媒獲得陣地能力超強的假象,把軟銀賽福誆進來再說。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遺留了許多法律風險,後面出現的大量毀約的癥結就是由此而起。”

對此,香榭麗執行總裁葉玫予以否認,她曾公開回復,”我們沒有去誆軟銀賽富。”

賽富首席合夥人閻炎也公開表示,“不覺得此事有什麼了不起。”

鄭剛代表的紫輝創投,雖然沒有直接回應,但也被認爲是幕後操控者之一。

在媒體調查中,一位接觸過香榭麗這個項目的投資人回憶,當時香榭麗的確給他看了那麼一些文件,“包括融資的文件,包括一些協議書”,而且,該投資人認爲“這些東西不是人家故意假造出來要壞他名聲的”。

此後,這次融資雖然不了了之,但香榭麗傳媒的騙局仍在繼續。

2013年10月,A股上市公司粵傳媒(002181)宣佈,以現金和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合計4.5億元的價格收購香榭麗傳媒100%的股權。同時,香榭麗也做出了業績承諾,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須分別實現5683萬元、6870萬元和8156萬元的扣非淨利潤,合計爲2.07億元。

2014年9月和2015年1月,香榭麗提供“業績向好”的虛假財報,粵傳媒兩次增資香榭麗公司共計4500萬元。而實際上,香榭麗不僅沒有達到盈利2.07億元,這三年實際虧損1.54億元、虧損1.33億元和虧損1.17億元,均遠未實現業績承諾。

香榭麗就將粵傳媒拖入了虧損泥潭。粵傳媒2015年財報顯示,因子公司香榭麗涉嫌合同詐騙,導致粵傳媒計提應收賬款壞賬、商譽減值兩項達到3.75億元。

2018年5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當日宣佈的一審判決指出,被告單位香榭麗公司犯合同詐騙罪、單位行賄罪,決定執行罰金一千一百萬元;葉玫被判犯合同詐騙和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6個月,罰金500萬元;其他幾位高管也被判刑和罰款。

悲催的是,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指出,將追繳香榭麗公司違法所得4.95億元,其中包括追繳被告人葉玫、喬旭東,及被告單位其他原股東的違法所得及收益。這意味着,在香榭麗持股原股東包括鄭剛在內都要被追責,違法所得被追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