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俄政府全體辭職的消息引爆各大新聞頭條,大家對於俄羅斯接下來的動作充滿了期待,也對俄政壇的變動有了新的思考。

***就以此事爲依據刊發了一般性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隨着普京任命聯邦稅務局局長米哈伊爾·米舒斯京擔任新一屆政府總理,並增設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一職,由梅德韋傑夫擔任此職的諸多動作出臺,俄羅斯國內以及外界的諸多人士開始質疑這種做法的合理性。

給了普京20年,俄羅斯變得更強大了嗎?普京已開始改變治國思路

首先,普京的執政角色或發生了變化。

縱觀普京執政的20多載,或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即在俄重要人士的任命上,總統具有絕對的話語權。普京可以任意裁撤重要官員、普京可以對國家大事獨自拍板,即使自身犯了錯誤,國家杜馬、監察等機構都無法直接進行彈劾。

給了普京20年,俄羅斯變得更強大了嗎?普京已開始改變治國思路

這種集中制的制度雖然可以保障俄羅斯的政治在一定時期內穩定,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俄羅斯的普通民衆的心聲或無法被高層知曉,俄民衆關於改善生活、提高福利的呼聲大多時候被高層忽視。從這個角度來說,改革俄羅斯的政治迫在眉睫。

其次,俄羅斯急需休養生息,憑藉能源出口過日子的方式亟需改變。

環顧俄羅斯,會發現美國以及北約的手已經靠近西部邊境——西方在格魯吉亞、烏克蘭、波蘭等國家部署了大量的海外兵力。爲了制約美國的動作,獲得西出的機會,俄羅斯先後發動了格魯吉亞戰爭(奧運戰爭),並介入烏克蘭內戰,還希望與白俄羅斯組成共同體。雖然得到了南奧塞梯和克里米亞,但也給俄財政帶來了沉重的包袱。

給了普京20年,俄羅斯變得更強大了嗎?普京已開始改變治國思路

普京不止一次的表示,在其最後一屆任期內,其或將精力付諸於民生,也就是常說的休養生息。而採取這般動作,勢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從何而來,僅僅憑藉能源的收入可以實現目標嗎?答案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俄羅斯財政極度依賴能源出口,全球原油期貨價格穩定在40美元/桶,俄財政才勉強可以收支相抵。如果能源價格大幅的波動,俄多年經營的能源格局或瞬間崩塌。俄羅斯除了從能源、軍工業獲得收入外,也必須尋找新的收入來源。

給了普京20年,俄羅斯變得更強大了嗎?普京已開始改變治國思路

由此可見,俄羅斯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是勢在必行,這是歷史的趨勢,誰也擋不住,普京也只是順應潮流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普京的國家改革方略能否徹底的貫徹需要一個基本的前提。即繼任者可以沿襲普京的風格,且在經濟方面多有履歷。而爲了能讓這一方略能夠持續、深入的推行,俄羅斯政壇需要權利約束的機制。

給了普京20年,俄羅斯變得更強大了嗎?普京已開始改變治國思路

通過提升俄聯邦安全委員會的地位,限制總統的一言堂,增加議會議政、表決的權利,是普京在卸任之前爲1億俄羅斯人做出的最大的貢獻。俄羅斯需要集中制,也更需民主制,這兩者制度能否綜合且不產生衝突,就看接下3年多時間俄羅斯需要做的事情了。

總之,普京已經踐行了自己作爲俄羅斯領導人的諾言,給予了俄羅斯強大的基礎,俄想走得更遠,需要後來者能夠繼續秉持自己的意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