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不说,直奔主题。我们抛开那些“被统计”出来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投资,消费,出口都动力不足。

先说消费,大家的消费动力有多少?每个人自己非常清楚,从那些陆续关掉的连锁店,可以非常清楚的反应出来,谁都不会关掉一个盈利的店面,只能是连年亏损才会选择关掉。这里有个问题,就是零售价在上涨为什么还不盈利呢,很简单,以安踏为例,零售价上涨15%,但是原料成本价上涨了20%。这就是表面在涨,实际在退。

我们要学会看数据,否则被人家随便拿出来一些数字,就把你迷惑了。我们的社会消费一部分是百姓,一部分是“三公”消费。那么对于内需的统计,应该重点在百姓消费的方面,百姓在哪里消费,超市。看看超市的数据,才是真正的内需数据。

再看出口,关于出口制造业,关于汇率的影响,不用再多说,大家都能理解。出口下滑。

那么投资方面呢?我只能笑笑,楼市先抛开不谈,股市,基金,信托,银行理财。我们的投资渠道很少,其实总结起来,大多数金融产品最后都是流向股市和楼市的。以前还有楼市可以让大家疯狂地参与其中。

现在,我问问大家,你还有什么好投资的,只有储蓄或者银行理财。

所以,大家要面对的事实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撑起来的。

这样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大家想想,固定资产投资的钱从哪里来,银行,银行的钱从哪里来?就是你的储蓄和买的理财。

很多的产能过剩随便网上看看就能找到,比如耗费370亿修建的高速,没什么车辆。但是这370亿,却实实在在的被统计到GDP里面的。

我们是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民族,甚至很多人还很有优越感,优越到把别人的威胁当做自己的强大。

美国一次一次的把我们作为美国最大的挑战,中国到了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地步吗?还没有,这就是美国的危机意识,从开始,他们就紧紧的围绕着,用限制你的发展来做文章。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报道;XX事件,美国后悔了;XX事件,中国或成最大赢家,XX事件,欧洲又输了。

各位,客观的事件分析,才能树立正确的态度,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