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諸位醫學專業的前輩說:哥幾個好不容易把中醫理論從神仙鬼怪,玄學巫術中甩幹分離出來,萬萬沒想到2500年後,還有孫子們在打着傳統文化的幌子搞玄學。真是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養生是遵守自然和人體的規律,巧妙借用外物、借力於身體自身,損有餘、補不足,來維持身體的一種動態平衡狀態。

——損有餘和補不足——

《莊子·讓王》:“能遵生者,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莊子說,有錢不過度滋補,沒錢也不勞心傷神,這是懂養生。

莊子,以及其家人

古代生產能力太菜,物資極度不豐富,所以窮人才是真窮,窮到缺乏營養。那時候,沒錢買人蔘,可以熬一碗米油來代替,然後身體恢復的就很快。現代人攝入營養太豐富,身體不知道該吸收什麼好,或者被折騰的沒能力吸收營養,情況要複雜得多了。

按照莊子時期的標準,我們現在都是富貴階級,更需要“不以養傷身”,少折騰些亂七八糟的,別把情況搞複雜。

無論疏通還是進補,都是爲了維持身體的動態平衡。飯桌上,我們很熱情:“這個大補,你多喫點”。其實對人不一定是好事。

實際上在很多藥材、食材的禁忌裏面都會提到。比如有活血作用的,一般會寫孕婦以及月經量過多的人羣禁用或者慎用,因爲活血的一般有破氣、散結之類的能力,而寶寶在子宮內發育也是相當於一個很脆弱的附屬物,如果用活血的,就可能流掉了。而月經量大的人羣,本身就身體虛到讓氣不能控制血的流出,再用活血的就更嚴重了。

再比如,很多滋補的食、藥材,會讓氣更加“濃稠”、更加難以運轉。所以這一類的一般會標明感冒、腹脹等等之類的人羣禁用。因爲這些人羣屬於體內有邪氣的或者氣機運轉不正常的,如果再喫了滋膩的東西,這些邪氣就更加難以被驅趕出去,氣就更難以正常運轉,病就更難好。

——越不運動就越懶得運動——

很久之前的網友,屬於陽虛和痰溼體胖的人,對身體狀態不太滿意。聊怎麼才能瘦點,畢竟瘦點會帥多了;另外怎樣才能更有精神,畢竟更有精神不僅可以更帥,還可以更持久的打王者農藥。

我大略給了幾條建議,其中一條是:跑起來,堅持跑一年半載,自然毛事沒有了。

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並不會付諸實踐。

爲什麼不會去跑?一,如果他能堅持跑,是胖不起來的;二,受陽虛和痰溼影響,人會更加懶得動彈,隨時隨地只想來個葛優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有的人會說,我很忙,我要賺錢,我沒時間運動。平胸而論,是不是藉口?持有此藉口的人,其實有一個共識:這個胖度並不緊急,寶寶還能接受~

——醫書老師原創《養生百寶袋系列2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