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勋起义"也可以称之为"桂林兵变",这是一场战争,也是一场灾难!

"庞勋起义"的性质则是以桂林戍兵为导火索而发动的一场兵变。其后,随着事态的变化而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热潮。

论庞勋举义的规模而言,这场由正规军与农民发动的反抗战争,其参与的人员数量皆远远超过浙东裘甫起义。

(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间,裘甫起义爆发于浙东一代,这场农民战争的目的则也是为了推翻腐朽的唐王朝。)

而以庞勋为首的桂林反抗军则由桂林为始点、先后将起义热浪波及到了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徐州等地。

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

纵观"庞勋起义"的目标设定来看,空有伟大抱负却没有战略目标,就注定了其必定会失败。

"庞勋起义"的活动范畴主要在两准地区。

这种安于一偶的战略思想与军事布局,说明其领导团队缺乏鸿鹄之志。

唐代,两淮地区是经济税赋的重心。

"庞勋起义"盘踞在两淮地区,这就等于是切断了大唐王朝的生命线"漕运"。

这种形势则严重地威胁到了唐朝政权。

以此,大唐统治者调集各路武装力量约20万人,并且还调动了沙陀骑兵,吐谷浑等军事力量来配合唐朝主力部队清剿这股反叛势力。

"庞勋起义"耗时一年零三个月,战火烧遍了大江南北。

从最初的的区区数百人逐渐壮大到了数万人之众。

虽说最终起义遭到了唐朝残酷的镇压而导致失败,不过也因此为触动点,

大大地动摇了大唐王朝建国二百余年的统治基础,预兆着唐朝全盘覆灭的危机行将降临。

根据史籍《新唐书.卷147.南蛮传》评论说:"有国者知戒西北之虞,而不知患生于无备。汉亡于董卓,而兵兆于冀州;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易》之意深矣!"。

这种论述观点恰是在 "浙东起义"之后,基于"庞勋起义"影响力的基础上,

而撬开了唐朝的统治根基,并揭开了唐未"王仙芝、黄巢起义"、"阡能起义"的序幕。

综上两点所述,尽管庞勋、王仙芝、黄巢等所领导的起义失败了。

但是,由此所引发的历史作用却是深远的。

果儿以军事角度为切入点,分析庞勋起义失败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公元762年—779年(大历年间)唐代宗李豫统治时期。

至公元826年―840年(大和年间)唐文宗李昂执政时期。

这期间在历史上称之为中唐时期。

其一、中唐时期,唐朝的戎机布局一直是北方为强,南方偏弱军事部署。

尤其以北方的河朔、中原地区尤为重要,也最为特殊。

藩镇的设立错综密集,驻守的军力亦是格外雄厚。

其二、唐代时期,江淮南部地区一直是唐中央政权的经济命脉。

虽说对江淮地区的政治控制较为严格也甚是周密。

可是,因为没有强大的藩镇存在,武装制衡的力量反而相对有些薄弱。

所以,"浙东裘甫起义"和桂林戍卒发动的"徐泗起义"都能在这一片地区瞬间爆发。

并且,由小变大得以极速膨胀,逐渐发展为规模较大的起义力量,这也是原因之一。

其三、唐代时期的江淮之地,源于封建统治政权"剥肤椎髓"的现象非常严重,社会贫富不均,阶层矛盾也异常突出。

所以,两极分化严重的江淮地区完全具备煽动民间力量爆发起义的民众基础。

其四、庞勋的战略布局则以徐州为重心,进而以点带面扩大以推翻封建政权为己任的起义大业。

庞勋起义的源头在桂林,其为何不远千里奔袭至徐州呢?

究其原因:

首先、因为徐州是桂州兵变士卒的故里。

其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没有天时地利优势的庞勋起义选择了人和之利。

这就是以庞勋为首的桂林戍卒起义,为何不远千里而至徐州的主要原因。"况城中将士皆吾辈父兄子弟,吾辈一唱于外,彼必响应于内矣。"《资治通鉴.卷251》

其五、可是,庞勋在面临唐朝集结数十万唐军,对其展开合而围歼之态势时,战争的形势对起义军而言已是非常不利。

可是,坐井观天的义军领导团队却没有放宽眼界,带领队伍突破唐军的包围圈,向外围纵深,到徐州以外的地区去发展。

却一反常态,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固守徐州的错误性决策。

其六、唐代江准以南地区的兵力部署非常薄弱。

假如义军选择向这片地区发展的话,既能跳出唐军的诸路合围,脱离困境,又能便于义军的抗唐大业有更好的施展空间。

可是,源于义军首领庞勋误信小人之言辞,放弃了战略转移至淮南的军事部署。

以至于,义军困于徐、泗这片狭隘窄小之地,因此失去了一个难得有利的机会。"令狐綯畏其侵轶,遣使诣勋说谕,许为奏请节钺。勋乃息兵俟命。"《资治通鉴.卷251》

第二、就在唐军迫临义军大本营徐州、宿州的时候,义军首领张实就建议庞勋出一支奇兵,攻击西部的唐军。

以此迫使逼近徐州、宿州之地的唐军回师驰援。

而后,义军则可实施前后夹击的之策,全歼这股唐军。

可是,庞勋没有采纳这个提议。

可以肯定,这种前后夹击的战术打法,在当时的形势下是非常可行的,也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非常规战法。

因为,当时部署在徐州、宿州两地的守城力量相对薄弱。

非但如此,城内还有临阵倒戈之将从中捣鬼。

故无法羁绊唐军作战主力时,也就不具备可行性。

事实证明,唐军在徐州、宿州之战中得以有内应的配合,不费吹灰之力在极短时间内就攻陷了徐、宿二州。

所以,唐军在徐州、宿州之战完胜之后,再次集结兵力,紧紧地咬住了义军。

面对唐军的"痛剿穷追",庞勋丝毫没有喘气的机会。

因而,也就完全没有可能对唐军形成一种内外呼应、前后夹击的态势。

与此同时,在生死攸关之时,庞勋既没有选择跳出唐军的包围圈向西挺进,又或者是向北迎击,以挣脱唐军的步步紧逼。

在一次,反其道而行之,调转行军路线向东挺进,准备返回已经失守的徐州。

难道他不知道徐州早已沦陷了吗?

至于,庞勋为何做出这样的部署,我们无从得知。

但是,庞勋东进之举,无疑是飞蛾扑火、自寻死路。

其一、徐州已然失陷,必定有重兵驻守。

庞勋反攻徐州,无疑是给自己制造麻烦,因为前有阻击,后有追兵。

其二、徐州是唐军全面围剿义军的战略核心。

又以此为中心,在周边部署着数支机动部队,而且还一直在寻找歼灭义军的机会。

其三、义军欲返徐州,等于是主动地钻进了唐军的包围圈,这就意味着其距离失败不远了。

如果,退一步来看,当初庞勋在兵至蕲县时,若是能改变部署,挥师南下至濠州(濠州,当时是义军的地盘)。

在濠州义军的策应下摆脱唐军的追杀,并合兵一处向淮南地区转移的话,或许还有希望。

简括地说,庞勋自决定西进攻打宋州之后,继而又向东而行,

做出了折返徐州的战术迂回,绝对是一种失误,也由此体现了其在军事指挥上的无能。

第三、"徐泗起义"之所以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则是起义势力发展的后期,由于缺乏军纪约束,以至于军律毁坏,奸淫掳掠之势日盛。

人尽皆知,庞勋所领导的"徐泗起义"能得以快速强大起来。

其首要的原因就是起义初期纪律严明,鸡犬不惊,开仓施助。

所以获得广大民众的拥护,男丁主动参军,男妇老幼积极配合征战。"庞勋募人为兵,人利于剽掠,争赴之,至父遣其子,妻勉其夫,皆断锄首而锐之,执以应募。"《资治通鉴全译.卷251》

可是,在"庞勋起义"的中后期,源于义军大业日渐强盛。

以庞勋为首的义军首领们逐渐出现了骄傲自满的苗头,义军纪律也渐渐松懈。

口说无凭,以史为例。

"勋乃使其党散入乡村,驱人为兵。又见兵已及数万人,资粮匮竭,乃敛富室及商旅财,什取其七八,坐匿财夷宗者数百家。

又与勋同举兵于桂州者尤骄暴,夺人资财,掠人妇女,勋不能制。由是境内之民皆厌苦之,不聊生矣!"《资治通鉴全译.卷251》

以至于,义军在后期不但失去了百姓的支援,而且即使在其兵源不足征招兵役时,应征者极少。"诸道兵大集于宋州,徐州始惧,应募者益少。"《资治通鉴全译.卷251》

不得不说,义军前后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照,从万人拥戴到弃之敝屣的一种地步。

故此,在和唐军作战时,义军的作战能力也显而易见有所降低。

于是,义军在后期与唐军的屡次战役中,将士们萌生了厌战、怯战的心里。

乃至出现主动缴械和爆发溃逃的现象,而且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综上所述,民心才是最大的政治。

终归,民心向背,亦是大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庞勋起义的历史教训是铭心刻骨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