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姚崇的儿子则按照姚崇的临终安排,借此请张说撰写碑文,张说丝毫没有犹豫就同意了,然而,几天过后,正如姚崇所料,张说真的反悔了,让人前来讨回文稿。唐玄宗李隆基本来以为姚崇势必会为儿子辩解,但听闻姚崇的一番说辞后,瞬间感觉姚崇为人高风亮节大公无私,与此在心里就看不起魏知古,认为魏知古没有感恩之心,就想将魏知古撤职查办。

杨修,三国时期一个极具悲剧性的人物,他出自于大户人家,学识渊博,业界翘楚,满腹经纶而深受曹植的赏识,成了曹植的亲信。

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植与曹丕兄弟相争中,杨修殚精竭虑,积极踊跃地为曹植出谋献策。

可是曹植在兄弟内斗中挫败,杨修就开始与曹植形同陌路了。

机关不可算尽,聪明适量即可!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魏蜀的定军山之战。

当时杨修是曹操手下的文官,跟随曹操远征蜀地。

因为,刘备的老将黄忠力斩曹操的爱将夏侯渊,曹操亲自统帅大军准备与刘备决一死战。

定军山一战是曹操指挥的最后一场大战,但战局形势不利,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这一日,护军前来请示夜间的口粮,恰好曹操在喝鸡汤,就说了一句"鸡肋",杨修听闻后不等曹操下令,就擅自做主让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军。

曹操闻知后,杨修却说:鸡肋这玩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恰似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前进不能获胜,后退遭人耻笑,不如早归,曹操大怒,以扰乱军心之罪名将杨修斩首示众。

有谋有智而不隐,既不能成事不说,还会损人不利己。

杨修扰乱军心罪不至死,其真实的死因,是因为杨修掺和了曹操的家事,其在曹丕与曹植的夺嗣之争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曹操最终确立曹丕继承魏王之位时,站在曹植阵营的杨修、丁仪、丁廙等人的红运也就走到头了。

因为,曹操杀杨修就如同当年杀崔琰一般,目的就是为了曹丕上位铺平道路,为了加强曹丕的权力。

而杨修那显摆的特点也是招致杀身之祸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本来说他应该从其父一生的经历中总结出人生经验和教训来,但他似乎毫无警惕。

聪明也愚,大智若愚。人只凭借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又四处张扬显摆是非常讨人烦的。

小聪明的人都把别人当傻子,岂知真正傻的人却是你自己。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因为,真正有有本事,有智有谋的高手都是大智如愚、深藏不露的。

不仁无智则失天下,而仁者谋者得天下。

汉高祖刘邦、三国皇叔刘备做事向来不张扬显摆。因而一直被尊崇为有勇有谋的智者。

精明在于事,聪明在于人。人有三六九等,智谋也分大小。

杨修取小智而舍大智,终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死于曹操之手。

果儿接着说一个与杨修恰恰相反的人物。

下智者御力,上智者御心。

古往今来,度心之术一直被官场、职场、商场中人为之向往的权术。

唐王朝时期,先后侍奉过女皇武则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的三朝元老,素有"救时宰相"之称的"姚崇"毋容置疑绝对是善用度心术的行家里手。

唐朝时期,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史称大唐王朝四大贤相的姚崇频频在和对手较量中,他总能先人一步掌握对手的心里,就如同肚里的蛔虫,进而胜之,让政敌败得一塌涂地,输得心悦诚服。

姚崇,诞生于人杰地灵的河南陕县,他是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的宰相,在其出任唐朝宰相期间,擅长临机应变,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尽忠尽职辅助唐玄宗李隆基,为"开元"盛世繁华立下了汗马之劳。

但是,若论其品行,姚崇为人的方式方法就似乎有些欠妥,不敢恭维了。

为什么这说呢?

"权谲"大家并不陌生,这也是史籍对姚崇的评价,解释过来意指"好弄权术,非常狡猾"的意思。

关于这一点,则可以在其辅政期间与对手的较量中得出结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要想成功就要懂得立即行动!

唐朝时期,进士及第出身的魏知古,时任唐睿宗李旦的宰相,无论是其出身还是业绩、职位、名气都可与同朝为相的姚崇相提并论,二人是在才能上平起平坐,各有所长。

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身为梁国公的魏知古得知太平公主和窦怀贞等人筹谋政变自立,就向唐玄宗告密,唐玄宗李隆基先其一步发动兵变,一举弑杀了准备叛上作乱的太平公主等党羽,魏知古得以先姚祟一步如此为相。

但是,魏知古初入官场的贵人是姚祟,因为在早些年,魏知古得于姚祟的举荐才端上了金饭碗,最终与姚崇并列大唐相位。"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引用,及同升也,崇颇轻之。"《次柳氏旧闻》

由于魏知古有些得意忘形,因此对姚崇甚是傲慢,二人在朝堂的政治隔阂也日益越重,友谊的小船也就说翻就翻了。

所以,后来者居上的魏知古渐渐受到了姚祟的排斥,被降职后调到了唐朝的陪都洛阳,负责那里的工作。"崇意轻之,请知古摄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资治通鉴.卷211》

于是,魏知古对这件事铭心镂骨,耿耿于怀。这时,姚崇远在陪都的儿子,在得知新任地方官魏知古曾是父亲属下,就去找魏知古,想通过他的职权为自己博取一些好处。

公元714年(唐开元二年),魏知古也借此抓住这件事向唐玄宗做了汇报。"知古衔之。崇二子分司东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颇招权请托;知古归,悉以闻。"《资治通鉴.卷211》

这一天,散朝后的唐玄宗李隆基和宰相姚崇在交谈中,突然话题一转说道:

姚相的你的犬子现在何处任职,能力和品行怎么样?"它日,主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乎,皆何官也又安在?《次柳氏旧闻》

姚崇是何等的文思敏捷,立刻就明白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言外之意,他未加思索说道:

回禀陛下,臣家有三子,其中两个儿子目前尚在洛阳,能力一般,品行不佳,做事吊儿郎当,既无勇也无谋。"崇揣知帝意,曰:"臣二子分司东都,其为人多欲而寡慎。"《新唐书.姚宋》

我想犬子在得知魏知古调任陪都之后,必定会去找他,因为魏知古受过我的帮助,臣在早些年看其有才曾提拔过他。

臣的儿子属于是愚夫蠢妇,他们以为魏知古肯定会因为感恩于我,故而会去找他谋取私利。

可是,截止陛下问起,臣因公务繁忙,故抽不出身去洛阳去问起此事。"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问之耳。"《资治通鉴.卷211》

唐玄宗李隆基本来以为姚崇势必会为儿子辩解,但听闻姚崇的一番说辞后,瞬间感觉姚崇为人高风亮节大公无私,与此在心里就看不起魏知古,认为魏知古没有感恩之心,就想将魏知古撤职查办。"帝始以崇私其子,或为隐,微以言动之。及闻,乃大喜。帝于是爱崇不私而薄知古,欲斥之。"《新唐书.姚宋》

但是,姚崇则对唐玄宗李隆基说道:臣的儿子不懂事,为了自己的一官半职而触犯了律法,陛下已经不在追究他们的罪责了。

要是因为这件事而牵连魏知古丢了饭碗,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微臣深受陛下的恩宠,所以陛下会偏袒于我,那样的话必然会影响陛下你的天威。"臣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资治通鉴.卷211》

不得不说,姚崇这番话甚是讨巧,首先是令唐玄宗李隆基认为姚崇深明大义,其次则越发对魏知古深恶痛疾。

同年,备受皇帝厌恶的魏知古自然而然地就被降职留用了。"上久乃许之。翌日,以知古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次柳氏旧闻》

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官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无处不在!

张说,河南洛阳人,科举论式位居第一,先后任职于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等官职。

早年因为得罪过太平公主而获罪被贬,与姚崇同朝为官期间,各种矛盾颇深,屡次相互陷害,张说特别厌恶姚崇,故二人之间的矛盾频发,嫌隙甚多。"姚元崇与张说同为宰辅,颇怀疑阻,屡以事相侵,张衔之颇切。"《太平广记.卷170》

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玄宗李隆基在渭川狩猎时,同州刺史的姚崇按照惯例前来朝见圣驾,经过君主之间的彻夜长谈,唐玄宗认为姚崇是个人才,就准备让其担任宰相。"甲辰,猎于渭川。上欲以同州刺名姚元之为相。"《资治通鉴全译.卷210》

当时的宰相张说获得消息后,因为一向忌恨姚崇,就唆使御史发动针对姚崇的言论攻击,欲借此阻止姚崇入朝为相,但唐玄宗李隆基将其驳回。"张说疾之,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之,上不纳。"《资治通鉴全译.卷210》

宰相张说贼心不死,为阻拦姚崇入朝,他又指派殿中监姜皎向唐玄宗上疏,建议调姚崇去河东任职。

此举被唐玄宗李隆基看穿,知道是张说的教唆人干的,所以意志坚决地封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姜皎也因此差一点丧命。

"张说又使殿中监姜皎言于上曰:"陛下常欲择河东总管而难其人,臣今得之矣。"

上问为谁,皎曰:"姚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

上曰:"此张说之意也,汝何得面欺,罪当死!"皎叩头首服,上即遣中使召元之诣行在。

既至,上方猎,引见,即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资治通鉴全译.卷210》

竞争就要穷追猛打,不留后患。因为,狠也是一门艺术!

所以,在姚崇入朝为相之后,张说深知不妙,就想依附于皇室成员岐王李范作为靠山,以便日后就行疏通。"姚崇既为相,紫微令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16》

不料宰相姚崇借事发挥,准备对张说进行打击报复,可是,这种事情自己不好直接向唐玄宗告密。

怎么办呢?

这一天,早朝过后,大臣们都已散去,姚崇在偏殿之中偶遇唐玄宗,君臣二人在交谈中,唐玄宗发现姚崇脚有些不适,就问道:

你的脚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姚崇则回答道:臣的脚没有什么大碍,可是臣有一心病难以根除。

唐玄宗李隆基问他是什么心病,姚崇说道:

岐王殿下是陛下你心爱的弟弟,张说身为当朝宰相,却在私下里频繁隐秘地来往于岐王的府邸,臣因此有些忧虑,担心岐王会被张说带入歧途,更害怕二人之间有所图谋,故而心中甚是替陛下担忧。

不久,因姚崇的曲线告密作怪,张说的宰相自然也就做不下去了,唐玄宗将其降为相州刺史(河北临漳)。

"崇对于便殿,行微蹇。上问:"有足疾乎!"对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

上问其故。对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癸丑,说左迁相州刺史。"《旧唐书本纪.玄宗》

就事论事,与姚崇同朝为官之众人中,张说可以算是数一数二的政治人物,但是,姚张之间的关系却从始至终都是貌合神离,明争暗斗。

公元721年(唐开元九年)七十二岁的姚崇在病榻弥留之际,还不忘告诫自己的儿子。

姚崇言道:"张说素来与我仇隙甚深,不过他这种人一项是穷奢极侈,特别癖好衣饰、把玩之物。

为父死后,碍于面子与官场礼节张说一定会前来吊问,到时候你们可把为父收藏的那些奇珍异宝等物品都拿出来。

到那时,张说对这些物品若是连看都不看一眼,你们就危险了,但他若是对这些物品感兴趣的话,你们则一切无事。

届时,仅需将他喜欢的物品悄悄送到他的府中,并以此为条件请他给为父撰写一篇墓志碑文,在他写好碑文之后,则需要立刻将文字刻出来。

到时候,儿们可先行将石碑磨好候之,待张说写好碑文之后马上让石匠镌刻,同时将碑文呈送给皇上观看。

因为,张说在考虑问题时有些迟钝,过不了多久他必定会后悔,也会让人来取回他所撰写的碑文,到时候你们就对他说碑文已呈送给皇上看过了,而且石碑已经刻好了,就无事也。

姚崇在逝世之后,张说如姚崇所说前来吊问。他在看到那些奇珍异宝的时候,眼睛都冒出了绿光,尤其对其中的有些物品甚是喜欢,难以割舍。

姚崇的儿子则按照姚崇的临终安排,借此请张说撰写碑文,张说丝毫没有犹豫就同意了,然而,几天过后,正如姚崇所料,张说真的反悔了,让人前来讨回文稿。

姚崇的家人则将铭刻好的墓碑给来人看,并说道这件事情都已经呈送给皇帝御览了。

"姚既病,诫诸子曰:"张丞相与吾不叶,爨隙甚深。然其人少怀奢侈,尤好服玩。

吾身殁之后,以吾尝同僚,当来吊。汝其盛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

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矣。目此,吾属无所虞。便当录其玩用,致于张公,仍以神道碑为请。

既获其文,登时便写进,仍先砻石以待之,便令镌刻。张丞相事迟于我,数日之后,必当悔。

若却征碑文,以刊削为辞,当引使视其镌刻,仍告以闻上讫。"姚既殁,张果至,目其玩服三四。

姚氏诸孤悉如教诫。不数日文成,叙述该详,时为极笔。

其略曰:"八柱承天,高明之位列;四时成岁,亭毒之功存。"

后数日,果使使取文本,以为词未周密,欲重加删改。姚氏诸子乃引使者示其碑,乃告以奏御。《明皇杂录》

张说听闻家人的述说甚是懊悔,火冒三丈,又说道:我一个大活人竟然让作古的姚崇给玩了,我现在明白了,我确实不如他。"使者复命,悔恨拊膺曰: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也远矣。"《太平广记.卷170》

一个人"擅长权谲,精于算计",若站在道德品性的角度来加以衡量的话,这个人肯定让人嗤之以鼻,但这是官场之中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杨修死于小聪明,姚崇则用大智慧决胜于官场。

一个不懂为官之道,一个精于度心之术,所以,杨修因"口无遮拦"而命丧黄泉,姚崇因"权谋诡诈"而稳居相位。

一个人是龙是虫,不在于你有多么高大的志气,而在于你有多少谋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