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

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唐.曹邺.过白起墓》

战国年代,战乱迭起,争战不休。作为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诞生了一位文才武略、骁勇善战的一代名将。

他就是崛起于战国末期,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首的战神"白起"。

白起,出生于秦国郿县(陕西省眉县),其是继东方兵学鼻祖"孙武"、吴子兵法创始人"吴起"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曹邺的《过白起墓》所云:"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

这两句诗文所描述的就是白起任职于秦国主帅30多年里,先后攻陷城池70余座,歼敌百余万的两个著名战役。

"夷陵火焰灭"说的是,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

秦国主将白起率领秦军讨伐楚国,与楚国主力部队之间爆发了一场大军团作战的一场经典战役。

秦楚之战,秦军先后攻陷楚国别都鄢(湖北宜城)、都城郢(湖北江陵),烧毁夷陵(湖北宜昌),这就是闻名后世、以少胜多的"鄢郢之战"。

"夷陵"则是楚国历代国君陵墓的所在地。

白起为何纵火烧毁楚国"夷陵"呢?

这其中,自然是包含着深一层的含义。

秦国兴兵抢人抢粮抢地盘不算,又水淹楚都郢,纵火烧毁夷陵。

也就是说,把你祖宗的坟墓都毁了,不就意味着楚国已经灭亡了吗!

"长平生气低"说的是,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间,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

这里所指的"长平"位于现在的山西高平,战国时期的长平之地属于是赵国的领土。

秦、赵之间发生的长平之战,可以肯定的说,完全扭转了秦赵之间军事力量的比例。

秦国一方,因"长平之战"而日渐强盛,赵国一方,因"长平一战"则彻底是江河日下、一蹶不振、而走向了衰弱。

由此可见,战争屠夫白起在战争中确实有一番本事,引用百战百胜、所向披靡来形容也不为过。

白起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气贯长虹的魄力,冠称其为一代战神则是实属名归。

因为他戎马一生为大秦帝国创下的功劳伟绩,众人的心里都清楚,无需引用过多的言语在诠释。

但是,地球人都知道!

长平之战后,秦国大将白起为何没有一鼓作气消灭已是穷途暮路的赵国呢?

其实,不用果儿说,各位也清楚,白起为名为利,自然也想顺势歼灭赵国。

可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秦国的虎狼之师为何"中道而止"了呢?

因为,历史在这个时候,和白起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也就是说,秦主力兵团正欲要一举攻打赵国的时候。

赵国君臣惶惶不可终日,境内更是人心皇皇,在举国绝望之际,天赐赵国了一位能言善辩之人。

苏代,白起的克星。

正是由于他的极力斡旋,秦国竟然鬼使神差地停止了杀戮,放弃了攻击赵国的军事部署。

苏代凭借其三寸之舌,竟能让秦国息兵休战,完全是一种奇迹。

(苏代是苏秦的同族兄弟,其先后供职于燕国(燕王哙),齐国(齐闵王),和其族兄苏秦都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纵横家。)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代,拿(韩、赵)钱财,替(韩、赵)消灾,出使秦国。

苏代通过揣摩范雎的心理,巧妙地列举了白起的军功,剖析了白起凯旋之时将位于范雎之上,利用挑拨范雎和白起的关系,从而达到了解除韩、赵两国灭亡危机的目的。

苏代和秦国宰相范雎说道:

"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乐为秦民之日久矣。

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无几何人矣。

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资治通鉴.卷5》

解释过来就是说,白起为秦国相继攻克了城池七十多座,在秦国的南部地区,将鄢、郢及汉中之地尽收囊中;

在秦国以北,又围困了赵国的数十万主力作战部队,纵然是周公、召公、吕望的功勋,也不可能超过他。

确实,战争频发的年代,一个拥有赫赫战功的将领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将军的战功多少则意味着一个政权的胜利有多少。

但是,白起的功高权重,就会给别人带来不悦,也势必会有人与其争夺功劳,而这个人自然就是秦国名相范雎。

客观地讲,秦相范雎对于大秦帝国的建立也是居功至伟的。

就说,秦赵之间"长平之战"的军功章上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在明面,白起军团与赵国主力军团厮杀于长平主战场;在隐形的战场上则也有一番殊死较量。

范雎则利用外交的途径,使用离间计谋,迫使赵国临阵更换了极富战斗经验的老将廉颇,起用了纸上谈兵的白袍小将赵括。

正因为如此,直接致使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彻底溃败。

可是,由于白起军团在长平战场上频频告捷,也让秦相范雎一度忧心忡忡。

范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若是,白起一旦灭了赵国,这种功劳则无人能与制衡,到时候,作为一国之相的范雎价值何在?

所以,范雎就以恢复元气、养精蓄锐为由,怂恿国君秦昭王在韩、赵两国主动割让六座城邑土地作为求和条件而息兵休战。

就这样,围赵之师撤兵回秦了。

停战之后,白起退兵归秦,闻知是范雎从中做了手脚,心生不满,便由此与应侯结下了梁子。

秦国休养生息之举,无疑是小人作梗,也直接导致了这位每战必胜的指挥官从好战派成了厌战派。

公元前258年(昭王四十九年)正月,秦昭王命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邯郸,战果甚少。

此后,固执的秦昭王屡次派王陵进攻邯郸,均铩羽而归,秦国将士死伤惨重。

同年,楚国春申君携手魏国信陵君统帅数十万伐秦联军围攻秦军,秦军此战丧失了五个军营。

秦国君就下令白起再次出山,统兵征伐赵国。

不过,看破局势不利的白起,则以病魔缠身为借口,拒绝挂帅。

在这之前,白起就曾奏疏:

以"邯郸确实难以攻下"和"赵国若是与诸侯国联军里应外合,内外夹击秦国,秦军必败"为说辞,劝阻秦昭王勿要草率出征伐赵。

而后,当获悉秦将王陵兵败邯郸城下的消息时,白起言道:

"不听我的意见,现在怎么样了?"

白起说出的这番话,或多或少夹带着一些幸灾乐祸的意思。

况且,这番话的锋芒是指向一国之君的。

百无一用的人,其实不可怕。

可怕的是,那些兼具雄才大略之人往往居功自满,刚愎自用,完全不把上司的话当回事,甚至妄自尊大、目空四海。

所以,一国之君的秦昭王特别恼怒,再次下令,强迫白起领命出征。

任凭你如何催促,白起依旧是称疾不起。

面对白起的软硬不吃,万人之上的秦昭王感觉颜面尽失,心中的那座火山瞬间就爆发了,下令将白起驱逐出咸阳城。

人在不得意、落魄的时候,落井下石的小人也会接憧而来。

就在这时,秦相范雎应时而出,对秦昭王言道:

白起离开咸阳,他时刻都呈现出不悦的表情,心生怨恨,他若是跑到对手那里,肯定是秦国的祸害。

秦昭王本来就很生气,闻听此言,就派使者赐剑一把给白起,于杜邮亭令他自裁。

古往今来,小人往往都会选择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间节点出现。

纵观当下社会,类似于范雎这种角色的人,在官场、职场中比比皆是。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范雎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范雎的话,等于是火上浇油,让本以是雷霆之怒的秦昭王更加怒火中烧。

引用现在"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的官场之道来说:

望着缚鸡之力的白起,范雎也就不再有一丝的顾虑,而一招制敌。

白起,或许至死也没搞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以至于,身首异处。

因果相报,不是不报,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毕竟,长平之战,坑杀了几十万赵国降卒,就因为他们相信了白起的一句承诺而枉死。

以至于赵国境内老丧子,妻丧夫。

也许,这一刻的白起才想明白,冥冥之中,有些事,自有天意。

公元前257年间,在秦赵之间爆发的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残忍地将四十五万赵国士兵全部坑杀。

在这之前,战争屠夫白起,先后在南北征战中杀死数十万人。

估算起来,这位血债累累的秦国将领白起在戎马生涯中,直接导致了约近百万人死亡。

诗云:"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通过这两句诗云,则说明,其作者,唐朝诗人曹邺对于白起的死,似乎是表露出了恻隐的态度,因为在这两句诗文中,让人读出了一种浓墨重彩的痛惜之感。

综上所述,果儿认为,若是站在秦国的立场而言,白起之死甚是令人惋惜;

但若是处于赵国的角度来看,白起的死是死不足惜,不足以令人同情。

因为,在战争中残杀数十万已经缴械投降的俘虏,则毫无天理、人性可言。

无论何时,一想到这种灭绝人性的屠杀,都会令人毛骨竦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