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之時,有三峽之行。說是三峽行,其實起點在武漢,終點在重慶,三峽只是行程的主要一段而已。

K1127次列車抵武漢。到武漢,必登黃鶴樓。此樓三國東吳始建,距今將近一千八百年,其間屢毀屢建。目前之樓1985年建成,尚不足三十年。黃鶴樓踞於蛇山之上,東控武昌,西扼長江,爲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唐人閻伯理《黃鶴樓記》雲:“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而今登臨,閻伯理筆下的景緻依然無二。不過,崔顥詩中漢陽之歷歷晴川雖在,而鸚鵡洲之萋萋芳草已無從尋覓。在黃鶴樓的最高層極目遠眺,武漢三鎮高樓參差,大道縱橫;俯瞰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連接龜蛇兩山,似不盈尺。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墨客騷人登臨此樓,大浪淘沙,只留得寥寥詩文留與後人。歲月不居,時光如流,人生易老,江山依舊,衆生芸芸,有幾人登樓能發此感慨!

黃鶴樓附近有許多古蹟,朱元璋的死對頭陳友諒的墓就在長江大橋的引橋旁。而作爲辛亥革命的爆發之地,黃鶴樓東側有首義公園,南側有武昌起義中犧牲的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的塑像。武漢也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許多著名高校的所在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就在黃鶴樓的南側。

武漢之大,非尋常城市可比。中國的大城市中,只有上海和武漢前冠以“大”字。自黃鶴樓駛上漢宜高速,用了一個多小時。一路西行,爲江漢平原的腹地,坦蕩如砥,一望無際。這裏是中國中部的大糧倉,所謂“兩湖熟,天下足”,沿途但見稻麥彌望,如萬頃碧海。這一片膏腴之地也是著名的古戰場,向來爲兵家必爭,其中尤以三國時期吳蜀之間的爭衡最爲人熟知。關羽大意所失的荊州古城就在漢宜高速的南側。而江漢平原西端的猇亭,便是劉備兵敗之地。火燒連營的青山如故,而往事早越千年。

抵達宜昌,已是薄暮,在朦朧燈光下遠觀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雖看不到葛洲壩的全貌,只看到三江船閘和衝沙閘,但也被其宏偉的氣勢所震撼。作爲萬里長江第一壩,在共和國的水利水電建設史上意義非凡。

過了宜昌西陵區的南津關,纔算真正進入了三峽。登上游輪,看藍天白雲之下,江水澄碧,青山逶迤,時有白色建築點綴其間,呼吸着城市少有的新鮮空氣,格外愜意。途中游覽了三峽人家風景區,此處與仙居的瓊臺仙谷景區一般無二。沿溪而上,兩旁山崖對峙,奇峯紛呈,怪石錯列,植物蔥蘢,空氣絕佳,大家笑言到這兒洗肺來了。有裝扮成土家族模樣的青年男女作婚俗表演,也拉遊客參與其中。這樣的表演在張家界等景區也有,並無新鮮感,倒是路旁的野猴惹人憐愛。風景區的面積較廣,我們遊覽的不過其中的龍進溪“水上人家”部分,與之相鄰的石牌抗戰紀念館就沒到。石牌抗戰被稱爲“中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於保衛西南大後方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抵三鬥坪鎮,下船至黃陵廟。黃陵廟後高山之巔,危巖聳立,頗似仰臥的巨人,人言此乃毛公山。頭部及領口部分確有幾分像毛澤東。遠觀西陵長江大橋,橫跨兩岸,青山綠水之中,白色的塔墩、拉索與橘紅色的橋樑顯得格外醒目和靚麗。此橋爲三峽工程的施工而建,單跨900米,爲國內最長的懸索橋,被譽爲“神州第一跨”。

過西陵長江大橋抵長江左岸,經數次電梯盤升,到達罈子嶺頂。整座山嶺像個罈子,其制高點也做成罈子模樣。登上該處,遠山近水盡收眼底,三峽樞紐一覽無餘。由於距離和視角的關係,並不覺得2309米長的大壩有多長,而水庫的水面也不覺得有多遼闊。倒是罈子嶺南側劈開的巨大深槽及五級船閘,讓人感嘆人力的偉大。三峽工程是20世紀治理大江大河的最偉大工程,有了它,富庶的江漢平原才得以免除洪水之患,而暗礁險灘密佈的三峽江段也得以成爲黃金航道。

傍晚,船入五級船閘。遊客們紛紛到遊輪的觀景平臺,看龐大的閘門如何開閉。待五級船閘通過,已進入夢鄉,三峽兩岸著名的崆嶺灘、牛肝馬肺峽、青灘、兵書寶劍峽、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鄉香溪、泄灘以及巴東縣城,都在睡夢中與我們擦肩而過。一覺醒來,已進入重慶市的巫山縣。巫峽兩岸奇峯插天,北岸有巫山十二峯之最的神女峯。該峯乃一細長石柱,形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由此附會出許多動人的傳說,勾起文人墨客的無限感慨。今人將其歸納爲:屈原的吟詠、宋玉的遐想、李白的尋覓、劉禹錫的留戀、元稹的比照、蘇軾的悵望、陸游的感嘆,以及當代偉人的浪漫勾畫、當代詩人舒婷的深情呼喚。

神女峯對岸有神農溪,乘畫舫進入,有飛鳳峯、睡美人、手掌峯、船棺、起雲峯、上升峯、七女塘、月亮石、一線天諸景。兩岸山峯多在700米以上,其中飛鳳、起雲、上升三峯屬於巫山十二峯。置身其中,才真切感受酈道元筆下“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清榮峻茂,良多趣味”的意境。這裏的高山陡壁、深谷碧溪、曲折水道、原始生態,讓人有不虛此行之感。

繼續逆流而上,有金盔銀甲峽、錯開峽、孟良梯、風箱峽和已沉入江底的八陣圖。三峽的起點在白帝城,此城源於公孫述,卻因劉備託孤而名噪天下,李白杜甫的詩篇則更爲它增光添彩,陳子昂、王維、孟郊、劉禹錫、白居易、蘇軾、蘇轍、王十朋、陸游也曾到訪此地,留下詩作,遂使白帝城有“詩城”之稱。尤其是杜甫,在夔州居住近兩年,寫詩435首,佔其一生詩作的近三分之一,被譽爲“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就作於此時。杜詩的相當一部分與白帝城相關。

三峽蓄水後,水位抬高八九十米,使三面環水的白帝城成爲孤島。信步走過一座廊橋,忠義廣場上諸葛亮的塑像迎面而立。沿環山步道拾級而上,山頂的明良殿、昭烈祠、後主祠、託孤堂、八陣廳、伐吳堂、蜀漢廳、忠武堂、觀星臺等,無一不與蜀漢的歷史有關。劉備一意孤行,輕率伐吳,兵敗彝陵,退守白帝,含恨託孤,這三國曆史上灰暗的一頁,無心插柳柳成蔭地造就了白帝城璀璨的人文。但白帝城作爲自然景觀,也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這裏是三峽的起點,是遠觀夔門的絕佳所在。赤甲山和白鹽山兩山對峙,巖壁高聳,兩岸如削,匯入長江的青海、雲南及整個四川盆地的水,由瞿塘峽口奔瀉而出,氣勢磅礴。第五版10元人民幣的背面圖案就是鎖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的夔門。

遊輪繼續西行,在夢鄉中駛過雲陽張飛廟、萬州城,朝霞滿天時抵忠縣石寶寨。石寶寨原爲一座孤峯,三峽蓄水後,水位抬升七八十米,便成了孤島。修了圍堤後,被稱爲“世界第一大盆景”。寨子於明朝萬曆年間始建,倚山而築,隨山取勢,層樓飛閣,造型奇特。其穿鬥式木結構建築被稱爲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也享有長江小蓬萊的美譽。今人周北溪有詩曰:南天寶璽鏑江秋,巧疊精雕十二樓;畫作邊章攜不去,留它爲砥鎮忠州。一條盤旋而上的樓梯將入口與寨頂相連,石壁上古人題刻比比。寨頂四顧,水汽蒸騰,山色迷濛,輪船穿梭,大江奔流,也是絕佳景緻。

傍晚遊覽豐都鬼城。以“鬼”名城,以想象之陰曹地府演繹出一大片建築,普天之下,獨一無二。哼哈祠、報恩殿、財神殿、藥王殿、星辰墩、寥陽殿、玉皇殿、百子殿、娘娘殿、天子殿等依山而建。迷信說法中常見的奈河橋、無常殿、鬼門關、黃泉路、望鄉臺、鍾馗殿也穿插其間。那天子殿就是森羅殿,閻王高踞其上,兩旁爲令人恐怖的十八層地獄。鬼門關前塑有各種鬼怪,個個面目猙獰。若非多人同行,獨自置身於這蒼茫暮色森森鬼氣中,饒是膽子再大,也得心裏發毛。

又過了一晚,次日晨抵重慶朝天門六碼頭。長江和嘉陵江兩岸,高樓密密層層,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山城之名,至爲恰當。解放碑及其周圍,是重慶的商業中心。1941年,國民政府爲紀念七七抗戰而建此碑,碑高七丈七尺,合25.67米,約當八層樓的高度,在當時建築多爲二三層的重慶,系標誌性建築。此碑後來成爲全國惟一的紀念抗戰勝利的國家紀念碑。而今,其四周的超市、銀行、商場、酒店,家家高聳入雲,相形之下,解放碑成了侏儒。

沿嘉陵江南岸前往歌樂山,途徑磁器口古鎮。此鎮始建於宋真宗年間,足有千年歷史了。傳說建文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趕下臺後,四處躲藏,曾在鎮上寶輪寺隱匿長達四五年。鎮上有《紅巖》小說華子良原型韓子棟的紀念室和鉅奸大憝汪精衛的跪像。磁器口屬於沙坪壩區,沙坪壩是重慶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區域,《紅巖》中的甫志高(原型爲任達哉)叛變、許雲峯被捕等重大事件均發生在這裏。歌樂山在沙坪壩區的東側,《紅巖》故事大多以歌樂山東北麓的白公館和渣滓洞爲背景。

白公館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範圍不大,僅一樓一底的十餘間住房,軍統局將其改建爲關押政治犯的看守所。關押過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共產黨員宋綺雲夫婦及其幼子小蘿蔔頭。白公館前有《紅巖》中許雲峯原型的許建業雕像,公館左側就是小蘿蔔頭被害處。

渣滓洞三面環山,面積也不大。分內外兩院,外院爲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爲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爲女牢。關押過江竹筠、許建業等三百餘人,《烈火中永生》《紅巖》《江姐》等文藝作品以此爲原型。少年時看初版的《紅巖》,獄中鬥爭的酷烈至今印象猶深,而今身臨其境,對當年志士們的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更添敬佩之情。

從歌樂山下來,行程的最後一站爲參觀重慶人民大禮堂。建築仿北京天壇而建,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在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和倫敦大學所列的新中國著名建築中排名第二。大禮堂西邊爲重慶人民廣場,廣場西邊有三峽博物館,廣場西北的鴉青色建築系重慶市政府所在,這一區域是重慶的政治中心。

從武漢到重慶,從中游到上游,長江,是一條文化之江;三峽,是一條奇觀之峽。沉迷於人文之中,陶醉於山水之間,一週的時光轉瞬即逝。五一節的下午,結束了三峽之行,滿載收穫,登上K1249次列車返程。

                                                                      2014.5.25

原載《君毅》2014年第2期(總第13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