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在你心裏

我也許只是你欣賞的風景

因着分析電影劇本作業的緣故,把最近看的唯一一部印象深刻的電影《藍色大門》報給了老師,換來的結果是看了這部電影三遍,截圖的時候又來回看了一兩遍,截了一百多張圖,也算是第一部有這樣待遇的電影了。

第一遍看的感覺是真青春啊。

第二遍看的感覺是難過。

第三遍是心痛。

第四遍卻又回到了第一遍的感覺。

“青春大概就是這樣子的吧。”

“然後青春過去以後,我們就會慢慢成長吧。”

#一部很單純的電影

說這部電影單純,是因爲它足夠簡單。

也是因爲它的簡單,所以很青春。

三個主角都是輕輕的年紀,是桂綸鎂(飾演孟克柔)和陳柏霖(飾演張士豪)第一次出演的電影,扮演着高中生,穿着簡單的師大附中的校服。

即便是吊兒郎當如張士豪,在男生們普遍臭屁又愛耍帥的十七八歲,他也不過是在校服外面加了一件花襯衫,穿着普通的球鞋和運動褲。

他們的語言和行爲都很簡單,很好理解。

孟克柔和林月珍就像是我們常見的高中女生朋友,相約去看其中一個女生喜歡的男生游泳,墊着椅子趴在游泳池邊上什麼都看不見;寫信給喜歡的男生,也只會說“在學校裏也會期待看到你的身影”;鬧了脾氣而互相不理睬,又在後來忍不住和好。

張士豪更像是理想中高中男生會有的樣子,陽光、開朗、單純而且善良。追一個女生,就是每天去她家開的水餃攤喫水餃,喫完朝樓上喊一句“我喫飽回家咯”;就是課間也總是跟着她,被她問的時候,會直白地說“我就是要追你啊”,說完還不好意思地撓撓下巴。

電影的主要場景也很簡單。

游泳池、體育館、街口、公園、還有孟克柔和林月珍家裏。

背景音樂是很簡單的鋼琴曲。

配色是很溫柔的黃綠色或者是有點偏冷的藍色調。黃綠色是他們在街口和公園的顏色,是青春的外向的外露的顏色;而藍色出現在游泳池和體育館裏,都在夜裏,都是少年和少女內心碰撞時候的顏色。

故事也很簡單。

雖然我要是說,這是一段三角戀的故事,那聽起來就沒勁透了。

但我要是告訴你,這是一個林月珍先喜歡上張士豪,在讓孟克柔陪她找張士豪的過程中無意讓兩人結識,張士豪卻喜歡上孟克柔要追求她,而孟克柔喜歡的其實是她的好朋友林月珍的故事,或許你就會有點興趣聽下去。

#所以,我們講講故事

體育課操場邊的樹樁旁,兩個女生閉着眼睛在“看”自己未來八年、十年以後的生活。

孟克柔說她什麼都看不到,林月珍卻說她看到了她未來的老公——

就是那個會彈吉他、穿着花襯衫的游泳隊的少年,會在打球的時候和朋友用班費賭那個朋友敢不敢在操場上打飛機的,彼時還是一個無憂無慮、開朗又無聊的高中男生張士豪。

於是,孟克柔放學的路上會和他在同一個路口等紅燈,總想看看張士豪到底是個什麼人。

他們就在馬路上停下來的時間裏,孟克柔把自己的自行車往前挪一點點,張士豪也就往前挪一點點,然後孟克柔再往前挪一點點,張士豪再往前挪一點點。他們彼此不怎麼看彼此,也就是隨便瞅一下,進行着像是競爭又像是遊戲一樣的比賽。

無聊又自信的高中男生張士豪,一定在想“這個女生真有意思,這個女生不會是對我有意思吧。”

而孟克柔,大概心裏想的是,“你到底是哪根蔥啊。”

故事的開始老套而又有着青春的痕跡。

兩個女生大晚上相約去看張士豪游泳,真正喜歡他的林月珍完全不敢開口,推出自己的好朋友孟克柔,讓她去幫忙問張士豪有沒有女朋友、讓她去給張士豪送信,自己卻偷偷跑掉、用孟克柔的名字寫信導致兩個人被處分。

於是自然而然地張士豪就認識了孟克柔,以爲這個酷酷的不太愛笑還總是給他白眼的女生,其實是真的對自己有意思。他總是超自信說,

“誒,其實根本就沒有林月珍對不對,是你想認識我吧。”

他對着孟克柔做了好幾次自我介紹,這段自我介紹也成了後來很經典的撩妹臺詞。

“我叫張士豪,天蠍座O型,游泳隊吉他社。我還不錯噢!”

但我想彼時的他真的是一個單純而自信的高中男生,這世界上大概沒有什麼張士豪覺得自己不能handle的事情、沒有自己努力去追也追不到的女生。

所以他就開始像所有高中男生一樣,跟着喜歡的女生上下學,去她家開的水餃攤喫飯,跟着她在學校裏走來走去,他就是單純地想要出現在她的世界裏面,至少引起她的注意先吧。就算被孟克柔直接問,他也會如實回答,“我就是要追你啊!”然後再不好意思地笑。

他還不懂孟克柔內心迷茫和糾結的地方,也還不懂女生所問的“你想不想吻我”背後是不是還有別的意思。

他還沒有什麼困擾和不懂的地方,他還不太會掩飾隱瞞自己的情緒,就像他約孟克柔出去沙灘音樂節玩的時候,他會明顯地沒話找話聊、他會跟着孟克柔一起隨着音樂晃,他也會有點尷尬地爲自己解釋“一開始不太熟啦,要不然我會很好玩。”

彼時的張士豪,還是一個很可愛、很自信的臭屁高中男生。

而因爲送信事件鬧彆扭的林月珍,終於忍不住向孟克柔發出了和好的信號。她告訴了孟克柔那個在她桌上寫噁心的人是誰,然後緊緊地拉住孟克柔,害怕她去跟那個女生打起來。

大概是在這裏,我才發現孟克柔對林月珍的感情有那麼一點點不太一樣的地方。

前面無論是在游泳池不斷打擊林月珍對張士豪的幻想,“不知道他有沒有女朋友”“當然有”“不知道他會不會對我有意思”“當然不會”;

還是她穿着大喇喇的男式褲、綁着張士豪的面具和林月珍擁抱着在家中跳舞。

之所以發現,是林月珍緊緊拉住孟克柔的衣服不讓她去找那個女生打架的時候,孟克柔竟然笑了。甚至做了好幾個假動作要嚇唬林月珍,直到每次林月珍都緊緊拉着她很緊張的樣子,她笑得很開心、很滿意、有點小壞心思得到了滿足的樣子。

我大概知道這是,她希望林月珍在乎她的表現。

“告訴我一個祕密。”

孟克柔不停重複。

“告訴我一個祕密。”

張士豪想啊想,從自己還是處男、想到自己很討厭游泳,最後說“其實我尿尿都是分岔的啦!從來都不是一直線。”這大概是他能說出來的最大的祕密了。

“嗯。公平。”然後孟克柔跑到了體育館的樓上,“你不要上來哦,這樣我會比較敢講。”

我在這一刻很心疼這兩個人。

張士豪坐在下面,有點不解、有點鬱悶、又有點生氣。他不解的是自己明明很好、爲什麼面前這個女生會不喜歡自己,鬱悶的是喜歡的女生喜歡的也是女生,生氣的是,“那你還要我吻你?!”

他的簡單快樂的頭腦裏還沒有能夠理解,人是一種非常非常複雜的生物這件事情。

而孟克柔,一定是第一次將自己的害怕和壓抑和盤托出。(吹爆桂綸鎂在這裏的演技)聲音和語調偶爾會變得小聲,是因爲她覺得羞恥;顫抖和哽咽,是因爲她壓抑得太久,她爲之痛苦得太久太久。

從他們交換祕密的那一刻開始,孟克柔和張士豪變成了共同體。

分享彼此的祕密之外,他們同樣都知道彼此喜歡上了那個觸碰不到的人。

他們註定變成了要陪對方走過一段成長路線的人。

把喜歡的人介紹給她喜歡的人是什麼感覺?

如果你這樣問孟克柔,她大概會丟回給你一個白眼。

你喜歡的人把她喜歡的人介紹給你,你是什麼感覺?

如果你這樣問張士豪,他會想跟你打一架。

故事的發展就是有點狗血但好像又合乎情理,在林月珍的要求之下,孟克柔把她介紹給了張士豪。

他們約在公園見面,張士豪從頭到尾咬着嘴脣,禮貌地笑着,不滿地瞪着孟克柔。

林月珍露出可愛的笑臉,不時要小跑才能跟上張士豪的自行車。

而孟克柔推了林月珍一把,然後轉身騎着自行車走了。走了一半,回過頭,又折返回去,騎着自行車在已經沒有人的公園裏繞了兩圈。

她回過頭的時候,用力地抿嘴。

這是我第一遍看到就被驚豔的畫面,待到第四遍的時候,我已經看得出來她那是在憋住眼淚。

然後夜晚,張士豪到體育館去見孟克柔。全程只有一句話,“你什麼意思。”

接着兩個人真情實感地打了一架......

第一遍看的時候我心想woc再怎麼樣也不能對女生動手吧”;第二遍覺得張士豪只是在正當防衛因爲都是孟克柔先衝上去打的,他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把她推回來;第三遍的時候看出來孟克柔在發泄,衝着那個她喜歡的女生喜歡的男生髮泄;第四遍的時候,我看出來張士豪也在發泄,他把他所有的不解,都放在那雙推回來的手上了。

打累了,兩個人就在那裏坐着,說話。

張士豪開始拋出自己所有的不解。

“你不是喜歡林月珍嗎。”

“我不能喜歡林月珍,我就是不能喜歡林月珍。我不能喜歡女生。”

他不懂,爲什麼喜歡這件這麼自然的事情,孟克柔要扼制。他不懂,爲什麼不能告訴自己喜歡的人,自己有多喜歡她。他不懂,喜歡這件事情爲什麼要藏着掖着。他不懂,把喜歡的人推給另一個人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

“我要是你,我就會告訴她。”

“告訴她。”(再次吹爆桂綸鎂!)很微小的動作,孟克柔只是抬眼,嘴角輕輕一笑,也不是冷笑,好像是在嘲笑自己。“告訴她我們可能連朋友都做不成了。”

她沒有想要另一個她喜歡她,她全部的害怕只是“我們可能連朋友都做不成”。

“這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你一樣,這世界其實是很不公平的。”

最後,他們收拾着椅子,我想張士豪已經開始漸漸懂了。

因爲他不再是那個最大的祕密只是尿尿不能一直線的男生了。

他開始有了喜歡而觸碰不到的人,他開始發現自己也沒辦法去幫助那個喜歡的人追求到她的幸福。開始知道喜歡的人不是都能在一起的,有些事情是自己再怎麼努力、自己變得再好也做不到的時候,他就懂了。

張士豪的成長,到這裏,差不多告一段落。

孟克柔的成長還在繼續。

她在樹下突然親吻林月珍,然後拙劣地模仿着張士豪跟在自己身後的樣子,去跟在林月珍的身後。然而林月珍再也沒有理她,模仿男生是沒有用的。

她躺在牀上跟媽媽說,“就是這樣活過來的。好希望快點看到那一天哦。”

孟克柔的成長結束了。

漫長的自我探索,漫長的自我懷疑和壓抑,在體育館的留言牆上一遍又一遍寫下的“我是女生我愛男生”,到那一吻,終於告一段落。

導演沒有說孟克柔是否明確了自己的取向,是或者不是,她已經開始承受自己做出選擇以後所要付出的代價和結果。至少她做出了選擇、直面了自己,這是孟克柔的成長,模模糊糊卻也慢慢往前的成長。

#我們都能在這裏看見自己

這句話老套得很,而且不止一次被用在各種電影的評論中了。但我還是想說。

每個人大概都能從他們三個裏多多少少地看見自己。

張士豪一定是女生心中理想的男生吧。愛笑、單純、善良開朗,有點小自信和小臭屁。會游泳,會彈吉他,騎單車的時候花襯衫會隨風飄起來。努力喝完一瓶礦泉水然後遞給收垃圾的老奶奶。總是自信地說“我就是要追你啊”,然後羞澀地笑出兩個小小的酒窩。

他表達感情時候那樣的直接和勇敢,帶着一股濃濃的少年氣息。

林月珍更像是我們在初中高中的年紀裏喜歡人會有的樣子。收集他無意中落下的所有東西,從辦公室裏帶走他的作業本,用他的原子筆寫他的名字。然後就這樣默默喜歡很久,卻還是鼓不起勇氣去跟他說一句話。

暗戀中的人都小心翼翼、有點卑微又有點期待,幻想着有一天故事就發生在兩個人之中。

孟克柔是酷酷的,至少外表和行事風格都讓人這樣覺得。但她其實一點都不勇敢,她一點也不願意去直面自己。她所有的膽怯、壓抑、懷疑、脆弱,都只是因爲喜歡上了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可以做一切對你好的事情,但是絕對不可以說出那一句話。她對張士豪羨慕又嫉妒,嫉妒他可以輕易就獲得林月珍的喜歡,羨慕他能夠輕鬆就說出自己的喜歡。

不過他們三個,都做着無用的事情呢。

也正是因爲這個無用,才讓人覺得,這就是青春吧。

#電影想要跟我們說什麼

因爲做作業的緣故,我一直在想這部電影的主題到底是什麼。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大概在講,如果你想要成長,就一定要正視自己,或者去面對什麼你之前一直不願意去面對的事情吧

張士豪大概在過去的十七年裏都不曾覺得有什麼事情是努力了也做不到的,直到遇到了孟克柔以後,他才發現這個人是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追求到的女生,是他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給她幸福快樂的人。

林月珍大概在那句“對不起”和張士豪騎車離開的背影后才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喜歡其實對他來說都不重要,都是一個人的獨角戲、一個人的演出,就算是付出了時間,那麼用心地去喜歡了,也到達不了他的心。

孟克柔大概在那個突然的吻之後才知道,有些事情果然和想象中一樣艱難、有些選擇就是要面臨着代價和痛苦。她邁出了那一步,卻還不知道之後的路要怎麼走。

人的成長是從接受了某些原來不能接受的東西開始的。

無論是主動地選擇,還是被動地接受。

當你正視或者面對某些你原來並不想要面對的東西的時候,你其實心中已經有了答案,知道原來那一切都是爲了不讓自己受傷而做的逃避,而你明白地知道怎樣做纔是更好的選擇。即便做出這樣的選擇,會讓你痛苦、會讓你付出代價,也要這樣做。

這就是你的成長了。

我看電影的時候在想,幸好孟克柔有張士豪,幸好張士豪有孟克柔。

有些人有些關係有些時間,好像它的存在,就是爲了讓你成長的。

他們分享了祕密,他們成爲了可以說話的朋友,他們或者直接或者間接地,和對方一起走了一段成長的路。即便他們不知道彼此心裏在想什麼,也不知道彼此心裏有什麼變化。

爲着這難能可貴的、得來不易的、付出了代價的成長,也應該感謝彼此。

最後,我們會成爲什麼樣的大人呢?

我想,如果對我而言,

希望還是一個很善良的人。

會認真負責地去對待手上的事情。

希望比現在更懂得怎麼去體諒他人。

珍惜已有的東西,還有勇氣去追求想要的東西。

找到自己願意爲之付出一生去努力的事情。

我看着自己。

孟媽媽可能曾經也是孟克柔。體育老師可能曾經也是一個張士豪。

一年後,三年後,五年後,或者更久更久以後。

當我們三十歲,四十歲,八十歲的時候。

我們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嗎?還是自己渴望變成的樣子呢?

我常常給別人這樣的祝福:

“希望你在未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爲想要成爲的人。”

我雖然也看不見自己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但我想,當我想起你的時候。

一定是下午三點的陽光照在你的身上。

你朝我笑起來的樣子。

圖片/藍色大門截圖

編輯/行羽

音樂/小步舞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