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火熾盛的加味方.wav 來自導引子 00:00 04:53
上次說了上脾胃虛寒,八段錦中“調理脾胃須單舉”一式的加味方,一是單舉時加上提踵而立,二是逆腹式呼吸加屏息。
加味方的特點是,加深引體令柔、導氣令和的效果,讓八段錦的調理更加精準,那麼胃火旺的時候,該怎麼做呢?
逢年過節,飲食肥甘味厚,運化又少,難免會出現胃熱化火。胃火熾(chi)盛,會沿着足陽明胃經往上炎,表現爲牙齦腫痛、口臭、嘈雜易飢(喫的多還容易餓)、便祕、煩熱、口渴、牙疼等症狀。
調理胃熱,得由口到手,從忌口到練功,身上的零件得保養,不能禍害。
忌口麼,就是少喫香的、喝辣的;多喫白菜豆腐保平安。
老話兒是一代代驗證下來的道理,豆腐,味甘、性涼,能清胃熱、生津液、消痰下氣;豆腐中的石膏本身就是清熱的要藥,古經方中治傷寒、治溫病都少不了石膏。
練功麼,可以見縫插針,讓健身爲一種習慣,好習慣多了,壞習慣自然就無立足之地了。
胃火熾盛人羣在單式練習“調理脾胃須單舉”時,一是單舉時加上提踵而立,二是引臂下落時風呼吸加呼字訣。
風呼吸,是呼吸四相的一種形態,這四相分別是風相、喘相、氣相、息相。(以後還可以給大家細緻講解)
風相是加大呼吸後,氣息變粗,就像風吹過隙之聲,所以稱爲“風相”。一般練功時,多采用細勻深長的氣相或息相;風呼吸接近於吐納導引中的大呼大吸,瀉體內實熱或實症效果較好。
在練習時,開始和結束可做幾次細勻深長的調息,中間用風呼吸加呼字訣,這樣可以練養相兼。
風呼吸加呼字訣時,鼻吸口呼,口吐“呼”氣,“呼”字訣對應脾胃,四季常呼脾化餐,其功尤勝保神丹。以吐爲瀉,疏泄脾胃濁氣、加強水谷運化。
來體驗一下,胃火熾盛的加味方。
兩腿微屈,兩掌託在小腹前,自然松靜。
兩腿慢慢伸直,左掌上託,右掌下按,胸前翻掌,慢慢提踵,小腹微收,撐天拄地,略停幾秒。
腳跟落下,上手回落,口吐“呼”氣,呼----,納新吐濁,小腹松沉,兩手回落,自然調息,循環往復,脾胃得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