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期也是青春期,很多行爲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因此很多行爲如果在這個階段沒能糾正,在以後再去糾正就會難上加難。在這個階段,父母應當更加關注孩子的不良行爲,應當及時引導糾正。

1. 初期抽菸行爲

高中生這個階段也是最具有好奇心的階段,渴望未知事物,同時敢於嘗試未知事物。有調查顯示,大部分的菸民的抽菸行爲都是在中學階段養成的,初期都是出於對煙的好奇,覺得吞雲吐霧的樣子很富有個性。

抽菸不僅僅影響身體的健康,而且都知道抽菸是能上癮的。因此抽菸會對學習階段的中學生有巨大影響,一旦犯癮,無法集中注意力,而且由於對煙的強烈慾望,還會加重煙癮的形成。因此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這方面的行爲,一旦發現要及時引導糾正。

2. 手機不離手

現在手機成了人手必備,網絡更是人們瞭解世界的主要途徑,中學生更不例外。但是往往中學生他網絡作爲了一種娛樂手段,網絡遊戲,有的甚至是網絡賭博。假如長時間的玩電子遊戲是有危害的,如對眼睛的刺激容易引起和加深近視;引起血小板下降;造成大腦疲勞;刺激大腦興奮,影響睡眠休息。

這種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課堂的學習效率。因此家長們看到孩子手機不離手時,就需要去適當干預。小編建議,在校期間不允許孩子帶手機上學,畢竟在中學學習階段是可以不用手機。養成良好的網絡習慣對孩子的學習有重大的影響。

3. 談戀愛

男女生交往作爲一種社會現象,是正常的,自然的。有時這一想法表現爲對異性廣泛的注意。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

但是在中學階段,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的青春期行爲,正常的男女交往可以促進彼此的學習和成長。但是一味的沉溺於對方,就會無法專注學習,從而影響學習。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多做一些暗示,比如說該階段如果談戀愛有多不靠譜,引導正確的戀愛價值觀。強調學習對未來人生的影響,強調戀愛對學習帶來的負面影響等。

這三種行爲,是現階段中學生普遍存在的行爲,儘管學校有這方面的強調和禁令,但是父母同樣要關注孩子的行爲,因爲在青春期有些行爲一旦形成,將會跟隨孩子一生,有些也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父母應當參與到孩子的成長和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