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11月26日,本报刊登标题为《城区多条道路上的法桐有倾斜现象,有的已影响车辆和行人安全——这些“跑偏”的行道树该咋办?》的新闻,对市民反映的城区多条主次干道上,高大的法国梧桐树树干倾斜,尤其是向行车道方向倾斜的、影响过路人通行的问题进行报道。报道刊登当天,市城管局及市园林局等相关部门便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工作。11月26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报道采访地之一的城区人民路与光武路交叉口南边,看到城管、园林工作人员正在路边忙碌工作,一棵倾斜的法国梧桐已被铁架支撑住,工作人员又为这棵树挂上了提示牌,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不要在树下多逗留。市园林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晚报11月26日的报道引起城管局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即要求绿化办和园林局“摸清底子、建台账”,结合实际制订整改方案。园林局现在已经按照领导指示通知下属单位:认真排查,摸清底子;迅速行动,扶正小树;大树修枝,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采取支撑措施;所有倾斜严重、不能扶正的大树挂警示提醒牌;保护大树景观,留下城市记忆。

园林部门:留下大树就是留下记忆

实际上园林局也一直持续不断地在关注城区这些树木倾斜的问题,这次将继续完善此项工作。工作人员解释说,城区这些主次干道的法国梧桐树干倾斜,有因树电矛盾造成的:树木上有空高压线存在,电业部门安全维护时对树木造成了影响;也有因道路扩宽、大修,树木伤根导致的树木倾斜。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园林局与电业部门的沟通,现在再进行维护工作都会严格按照保护绿化景观的原则进行,近十年新种树木基本保证了“干直不斜”。同时,也对原有老树里位于高压电入地区域的树(如新华路,建设路段等),采取锯头重发的措施,促使大树重新“长直了”,效果现在已经显现。对于有市民提出的,树木倾斜明显的、没法儿扶正的不如直接清除的建议,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在确定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城区的这些大树能保留的都该保留下来。目前“人与自然和谐”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城区里的每一棵大树都载有城市的记忆,大家应当对自然多一些包容,一棵大树成活不易,现在很多城市为保留大树做各种努力,留下大树就是留下记忆。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