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黃與熟地黃乃是同一種中藥材,只不過後者熟地黃製作工藝較爲繁瑣,乃是事先將生地黃汁液用杵棍搗出來一部分,而後將剩餘的地黃放入溼熱的環境中加入酒漿、陳皮或是砂仁等一些溫性的中藥材,並將搗出來的汁液繼續倒入地黃中一起漸漸發酵,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會發現,原來土黃而無甚光澤的生地黃經過一番炮製之後,變得黝黑髮亮,其藥性也從之前的苦寒性涼,能夠涼血散淤而漸漸變成甘溫能夠填精益髓的補虛藥物了。

熟地黃味甘而微溫,入肝經和腎經,其主要的作用是補虛養陰、填精益髓。《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熟地黃的炮製方法和治療作用,其中“填精髓、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的條目引起了我們的興趣。我們知道地黃最早是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中,該書將地黃列爲上品,認爲地黃具有生津益髓的神奇作用,民間甚至將地黃叫做“地髓”,同樣也是由於地黃能夠補虛填精髓、補肝腎烏髮明目的重要作用。我們經過數年的臨牀經驗發現,熟地黃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的功效:

1.填精益髓,補肝腎之陰虛

熟地黃甘溫入肝腎經,性溫而質滋膩,能夠用來滋補腎陰、填精益髓,是補腎陰的極爲重要的藥物,例如用來治療陰虛陽亢、失眠盜汗的陰虛證候的“大補陰丸”中,就加入了大量的熟地黃來填精益髓,滋陰清熱。肝腎陰虛患者除了失眠盜汗之外,還會出現典型的肝腎陰虛症候如腰膝痠軟遺精、盜汗等一些陰虛證候典型的疾病。北宋錢乙就已經開始使用化裁之後的“六味地黃丸”來治療患者出現的陰虛盜汗症候了,注意了,這裏的治療對象均是“稚兒”。

2.滋陰養血

熟地黃滋補陰液,治療陰血虧虛不足的補陰藥,故主要就是用來治療患者出現的各種陰虛症候疾病的。津血同源,患者出現眩暈、失眠、心悸或者是月經先後無定期等一些症候,大多與患者出現的陰血不足症候相關,故滋養精血就能夠益血生津,治療多種血虛症候。

【本文由“靈素閣”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千鍾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