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续高速搅打4分钟,面团已经8成筋。厨师机继续开中高速,搅打3分钟,完全状态10成筋的面团打好了。

不管是机器揉面还是手工揉面,最重要的是学会判断面团的筋度,而不是纠结在所用时间的长短,材料的不同。我们一直说扩展阶段、完全阶段,这些专业术语大家可能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用几成筋来说是不是更具象一些呢?

其实扩展阶段就是7/8成筋哦。如果你还不会判断自己的面团是搅打不够还是搅打过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加入黄油,那么今天就要好好看这篇文章了,今天小编会从6成筋开始给大家展示,到底我们总说的6、7、8、9、10成筋到底都是什么状态呢?

小编用来展示的面团为含水量70%的吐司面团。

材料全部放好,慢速把材料混合均匀。杜仁杰老师教你直接用刮刀拌几下,比厨师机慢速还快!

厨师机开中速搅打。小编刚开始会把厨师机开至3档,搅打2分钟,中途会暂停片刻,把面用刮刀搅拌一下,为了让面搅打的更均匀。

6成筋:

厨师机开高速搅打。小编的厨师机一般开到5档,搅打6分钟。中途还是会把面团翻拌一下,把粘在缸底的面翻上来。这时面团基本到了6成筋。

6成筋的面团表面看起来还有些小疙瘩,不够光滑。

摸一下会非常粘手。

用手拉面团,一拉就断,没什么弹性。

抻出的膜非常粗糙,破口也非常粗糙。

7成筋:

继续高速搅打4分钟,面团达到7成筋。

7成筋的面团表面的小疙瘩变少,表面光滑一些。

摸一下还是会有些粘手。

用手拉面团,还是会一拉就断,但能感觉到面团有一些回弹,证明面团已经有了少许弹性。抻膜的话,可以抻出比较厚的膜,膜比较粗糙,破口明显锯齿状。

8成筋:

继续高速搅打4分钟,面团已经8成筋。

8成筋时,面团表面小疙瘩几乎都消失了,表面变得比较光滑,面团如果不是大水量,基本已经离缸,不会再一直粘在缸底了。

摸一下,面团柔软,不会很粘手。用手拉面团,可以感觉到面团的回弹力很大,面团非常有弹性。

可以抻出比较厚的膜,膜看起来比较细腻,破口依然是锯齿状。

这个时候,面团弹性已经打好,可以加入黄油,开始搅打面团的延展性。

厨师机开中低速,把黄油搅打进面团中。小编一般开2-3档,搅打2分钟。看黄油全部融化,面团表面也不泛油光,就说明面团已经和黄油融合好了。

用手摸一下,基本不怎么粘手。

用手抻面团,可以拉开一些,但一拉长会断掉,延展性还不够好。

抻出的膜很细腻,破洞会是比较小的锯齿状。

到9成筋的时候,如果做餐包这种体积小的面包,面团已经可以起缸(拾起制作)了。用厨师机的朋友很多都害怕把面团打过头,到了这个程度就不敢继续打了,小编想告诉你们,不要怕,如果你的面抻开还有点阻力,那么就大胆的打,面团的延展性还不够。

10成筋:

厨师机继续开中高速,搅打3分钟,完全状态10成筋的面团打好了!

10成筋的面团表面很光滑,整理面团的时候,非常容易,折叠几下就可以得到一个表面光滑的面团。

打好的面团是几乎不粘手的。

用手抻面团,可以轻松的抻开,不会轻易断掉,小编演示的面团已经抻出屏幕了。

撑出的膜是很细腻很薄,可以看到指纹,用手指戳膜,不会易破,有弹性,破口处是光滑的,没有锯齿。

小编习惯在面团拿出来之后,再在台面上摔几下,把面团整理好,再拿去做基础发酵。

(以上或许会因为面粉吸水量不同,用料不同,机器不同而产生搅拌时间上的分别,主要是让大家透彻了解不同筋度的面团究竟是什么样子)

希望通过今天图片的展示,大家能对几成筋有更深入清晰的了解。几成筋没有明确严格的定义,今天的分享也是小编通过这些年打面得出的经验,如果有什么偏颇的地方还请伙伴们留言指正,一起分享一起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