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擔與中定

   什麼是中定,蹲下身扁擔往肩上一擱,左右輕重一樣,保持左右前後均等,慢往上升即所謂中。挑着擔子往前走,前後左右利用擔子重量產生的搖盪之勢,左擺右擺往前行,這種利用慣性左擺右擺就叫定。挑擔功夫好的腳伕圍繞中線左右擺的幅度小,省力;差的擺幅大,特別累。但無論如何擺都是必須的,不擺就沒有勢能、不擺就沒有中定。因此我們講中定是動態,不是固態。弄清這個問題很重要,一解決所謂不用力的問題,靠擺產生蕩勢,二解決機械的行拳筆直的固態垂直,從而弄清中定是要在擺的二律予盾中定出來的而不是站出來的。看看腳伕挑着擔有節奏的搖擺,妙極了的中定,真好!太極拳比挑扁擔更高明,它是減法,擔子減去了,把自身的重量當作擔子,在細膩的中與定之間,風擺楊柳,實現了真正的太極中定,美極了!中定安舒,誠乎一蕩。

挑擔與中定

  “中正”從形體上好講清,可“安舒”就很難用語言文字說清道明。因爲“安舒”是一種個人的體會;是一種不易言表的滋味;是一種自我追求的境界。“安舒”對每一個人而言會有不同的感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這種自知並非虛幻空無,而是真切實有;不是想當然、誤以爲,而是可以檢驗、可以評價,且可以展示的。這就是爲什麼在雙方比手時,雖然能用力頂住或大力推出對手,但對方卻搖頭嘆氣,心中不服;相反,如果能用太極內功,雖不發放,而對手卻能心悅誠服。讓別人明白就是能把對與錯、好與壞展示給對方;用別人的明白來檢驗和衡量自己的明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