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书记载的有一件趣事,因为当时南方开发度很低,广州都一度被废置,后来孙权重新设置广州,就派南阳人滕修去做刺史,一个内地人可能都没有见过海,当地人就给他说虾的胡须有一丈长,滕修当然不信,虾才多大,你这不是开玩笑么。而东吴的孙仲谋,演义里描述他是碧眼紫髯,好像欧洲人似的,但正史上并没有“碧眼”的记载,不过紫髯倒是真的,也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那一战,八百人打的孙权狼狈逃窜,当时张辽就注意到一个人,结束后问俘虏: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

古人对胡须是有执念的,古代的美男子必定有一口漂亮的须髯,而没有胡须会很自卑,更不可能会被认为是美男。所以现在古装电视剧满屏的奶油小生是完全不符事实的。而三国时期美须髯的记载也有很多,主要参考正史《三国志》,演义中的不多讨论,能以美须髯入围的有以下几位:关羽、程昱、崔琰、太史慈、管宁。

须和髯是不同的,须一般是特指下巴上的胡须;髯通常是指腮上的胡须,就是大概从鬓角下垂下来的称为髯。在古代就算长相一般,如果有一口漂亮的须髯也可以称为“容貌甚伟”。长度比拼

夜读春秋

关二爷的形象一直都是长须飘飘,经典造型也是一手拂须,一手持《春秋左传》,秉烛而读。但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关羽胡须的长度,只是在诸葛亮给关羽的回信中说到,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但还比不上“髯”之绝伦。后面还专门说明关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关羽胡须长度的确切记载,《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样貌有描述: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所以就采用罗贯中的说法,关羽胡须长二尺。

但是《三国志》有且只有一位明确记载胡须长度的,就是清河名士崔琰。其记载: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按东汉一尺约23.6厘米来算,关羽二尺长的胡须将近半米,而崔琰的胡须却有将近一米的95厘米左右,关羽胡须长度的2倍。但这还不是最长的,因为最长的那个不是人。

崔琰

吴书记载的有一件趣事,因为当时南方开发度很低,广州都一度被废置,后来孙权重新设置广州,就派南阳人滕修去做刺史,一个内地人可能都没有见过海,当地人就给他说虾的胡须有一丈长,滕修当然不信,虾才多大,你这不是开玩笑么?结果这个人也实心眼,专门跑到东海去捉虾,整到一根4丈多长的虾须,封好拿去让滕修看,这次彻底服了。吴后复置广州,以南阳滕修为刺史。或语修虾须长一丈,修不信,其人后故至东海,取虾须长四丈四尺,封以示修,修乃服之。

四丈四尺,一丈10尺,按东汉尺寸,换算过来有10米多长,人类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三国第一长胡须非此虾莫属,开玩笑了。色彩比拼

一般人的胡须当然都是黑色的,年老了变成白色也可以理解,比如在夷陵之战时,孙权假意投降给曹丕,并送还了在荆州被关羽俘虏的于禁,曹丕见到于禁的第一感觉就是“须发皓白”。但是也总有例外的,比如曹彰和孙权。

曹彰剧照

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当时夏侯渊已经被黄忠所杀,攻守已经换位,刘备守,曹操攻,刘备就经常派养子刘封出战,曹操怒了就说:卖履舍儿,长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黄须来,令击之。当然这个是魏略中所说的,陈寿不会记载曹操如此在口头上占刘备便宜的事。但是的确说明了曹彰是一口黄色的胡须。

而东吴的孙仲谋,演义里描述他是碧眼紫髯,好像欧洲人似的,但正史上并没有“碧眼”的记载,不过紫髯倒是真的,也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那一战,八百人打的孙权狼狈逃窜,当时张辽就注意到一个人,结束后问俘虏: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

俘虏回答说,那就是孙权啊!张辽碰上乐进,说到此事,叹恨无限,如果早知道是孙权,怎么急追也得把他拿下了,举军叹恨。所以有时候少露面真的未必是坏事。稠疏比拼

既然比拼稠疏,那没有胡须的就算了,没资格入围。胡须在当时虽是好东西,但太稠密,或者太稀疏也同样不是好事。而胡子最稠密的应该当数张裕(非卖葡萄酒的)了。

当时刘备接受刘璋邀请,去益州帮忙打张鲁,在跟刘璋会面时,一眼看到了一个大胡子的人,或许是张裕的胡子实在是太稠太密了,刘备也忍不住嘲讽一番,拿自己的老家涿郡开涮,说涿郡四周都是姓毛的,号称诸毛绕涿居。而张裕也不知趣,马上又用“潞涿君”来讽刺刘备没胡子,虽然后来投降了刘备,但刘备还是以“芳兰生门,不得不鉏”而杀了张裕,再好看的花,生错的地方,堵住了门,也不能不锄掉啊!

而最稀疏的应该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了,虽然号称天才,但是长相真的不太让人能恭维。《吴录》记载诸葛恪的长相:恪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

首先就是眉毛和胡须都很少,如果不是少到一定程度估计也不会专门记载,頞[ è]就是鼻梁的意思,折頞那不是鼻子歪了,就是鼻孔上翻啊,额头又很大,嘴也很大声音也高,是不是有点猪八戒的既视感。其实就算是没有胡须也并不是大事,但是既然有了,但又太稀疏那就真的还不如没有。

诸葛恪剧照被别人抓的胡子

胡须一般都是自己偶尔拂一下,但是也总有例外的,比如刘雄鸣和孙权。

刘雄鸣本也不是啥大人物,但是有点半人半仙的感觉,先被马超打败就投靠了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就高官厚禄,然后让他去招揽旧部,结果他原本的手下不想投靠曹操,劫持了刘雄鸣反抗曹操,曹操那个气啊!马上派夏侯渊去灭了他,他就逃到了张鲁手下,后来张鲁投降曹操,所以刘雄鸣第二次投降曹操,看到他曹操自己都想笑了,上去一把抓住胡子:老贼,终于抓住你了吧!但是曹操并没有杀他,而是让他官复原职。

朱桓,是东吴的一员大将,而且此人记性极佳,一个人只要让他见一面,几十年都不忘,手下一万多人,他几乎都能认识。后来得病了,孙权专门去探望,所以顺便拍孙权的马屁,就是说孙权是天选之人之类的,只要让我摸一下你的胡须,我就死也无恨了。

孙权剧照臣当远去,原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权冯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权大笑。

结果孙权还真就伸着脖子让朱桓去拂他的紫髯,捋虎须,孙权竟然还能笑得出来。

以上主要依凭《三国志》,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