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環節監管任務重、人員少、小餐飲單位規範提升難等問題如何破解?禹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餐飲業食品安全整治提升爲着力點,立足監管實際,積極研究對策,探索出了餐飲業監管“紅黑牌”的監管新模式,全面提升全市餐飲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禹州市城區人口45萬,各類監管對象7000餘戶,其中餐飲店3000餘戶,普遍存在經營者文化素質不高,食品安全意識不強,門店經營面積小,硬件基礎設施投入嚴重不足,食品安全風險大等諸多問題。爲此,該局通過深入市場調研,反覆討論研究,決定以整治餐飲行業特別是小餐飲店爲切入點,開展專項集中整治活動,試行公衆最直觀、商戶最敏感的“紅黑牌”監管新模式,推出了“食品安全示範店”紅牌和“衛生不達標 食品不安全單位”黑牌的激勵機制和倒逼機制。

爲推進餐飲業監管“紅黑牌”的監管新模式,該局首先分期分批多次召開餐飲行業經營者會議,充分宣傳集中整治的意義,並對使用“紅黑牌”的條件,授黑牌後仍拒不整改和私自摘下黑牌後承擔的嚴重後果,作了充分說明和強調。其次,執法人員進店檢查時,一手持紅牌,一手持黑牌,告知經營者,如果不按規定整改,將掛黑牌、罰款,停業整改,甚至取締;如果整改到位,效果好,將授予紅牌;同時,執法人員逐店張貼《食品安全明白卡》,並現場檢查指導,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再次鄭重提醒商戶不整改的嚴重性。在此基礎上,及時開展整改情況回頭看,對於整改效果好、標準高的小餐飲店授予紅牌,起到了鼓勵先進、示範引領的作用;對那些未整改到位的小餐飲店,經營者爲避免高額罰款,自選黑牌,執法人員張貼黑牌時,嚴厲警告不準私自摘下,否則將進行罰款、關門停業,待其整改達標後,由執法人員摘下。爲鞏固整臺效果,該局聯合電視臺及時跟蹤報道,同時通過報紙、網絡、手持終端微信平臺等多種形式進行曝光,還採取當街辦案、以案說法等形式,對不達標的餐飲店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和生存壓力,促使餐飲店對自身商譽的忌憚,積極接受監管,主動配合整改。

自去年7月以來,該局先後對2500餘戶餐飲店實施了強制提升改造,給1000餘戶達標的門店授予了紅牌,同時給600餘家餐飲門店掛過900餘塊黑牌,無一家敢私自摘下,無一家發生衝突,無一家上訪告狀,整治工作進展平穩有序。前不久,國家衛生城市技術評估驗收專家通過實地檢查,對該市餐飲行業“紅黑牌”管理新模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消息來源:禹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通 訊 員:楊興燦

採 編:奚佔卿

記 者:鄭曉偉

組 稿:莊杏蕾

關注食安河南

搜索微信號:[email protected]

新聞投稿:[email protected]

18530995555

歡迎點贊或轉發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