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派記者 詹青

近期,“以房養老”話題一直是新聞的焦點。

中國老齡化壓力越來越大羊城晚報資料圖

實際上,“養老”與“理財”一樣,都應講究多元配置,而不再僅僅依靠退休金、或依託子女贍養。投資養老,已是一種趨勢。

那麼,針對不同的家庭,究竟如何利用自己的房產、以及資產達到更佳的養老資金配置呢?來看看兩個聰明的新生代老人家庭,如何通過騰挪自己的房產和資產,把房子養成“下蛋金雞”。

利用好房產來養老,可以有一個更好的晚年

有退休金,僅一套房的家庭

換租,騰挪出更好的收租收益

●案例:

廣州的林老師60歲,退休之後每月將領到約4300元的退休金,老伴孔女士已經58歲,退休3年了,退休金爲3000元。

目前兩人住在天河區一套價值320萬元的舊住宅中,無其他房產;家庭流動資產約有41萬元。女兒已經結婚生子並另有住房,在某事業單位工作。請問,按照目前的經濟狀況,兩位老人該如何養老?

天河的房子雖然舊,但是租值高,可以考慮騰挪

理財建議:多元配置,可考慮換租

由於林老師家庭雙方均有養老金,按照廣州目前的生活水平,兩位老人的退休金總計7300元,解決溫飽是沒有問題的,無需“賣房養老”。

因此,瑞富理財產品總監韋楊林建議,該類家庭可以採取穩健理財的方式,多元投資養老,用投資收益補充退休金的不足部分。可傾向選擇風險較小的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與黃金等產品。另外,“應急準備金”配置比例應高於中年、年輕家庭的一倍,以應對“突然住院”等急事。

而房產專家則建議,由於林老師天河區的舊房子出租收益非常好,放租5000-6000元/月都行得通,因此可以考慮換租。林先生夫婦可以選擇一處環境更好、配套齊全、適合養老的、月租兩三千元的近郊物業租住,這樣他們在退休後仍有出租收入的穩定收益,生活質量會得到明顯提升。

近郊物業環境不錯,配套也好,租金可以適當下降

丁克家庭,無牽無掛更需做好保障

先出售一套房產,再考慮倒按揭另一套房產

案例:

李太太是廣州某事業單位職工,今年52歲。丈夫是工程師,今年55歲。夫妻爲丁克家庭,無子女。

他們名下有兩套房子。一套自住(越秀區舊房子,市值300萬元),一套目前出租(白雲區某小區物業,市值350萬元)。李太太與丈夫一身瀟灑,愛好旅遊攝影美食,然而,對於養老的問題,在豁達之外,李太太也不免有所擔憂,如何讓他們夫妻倆在以後老來生活質量不至於下降得太厲害?

名下有兩套房的丁克家庭,對房子的騰挪空間就更大了

理財建議:70歲後可出售一套住房,75歲後可考慮“倒按揭”

表面看來,李太太與丈夫在養老壓力上面臨的問題並不太大,由於擁有兩套住房,更可以“放手”騰挪另一套房產,獲得更佳收益。

然而,由於爲丁克家庭,老來沒有子女的依託,因此,李太太家庭的“退休預備”功課,建議比其他普通家庭要更充分、更早。

理財師建議,類似李太太的家庭狀態,退休前10年時則需提前準備爲宜。

首先,要做好自己手頭的“養老理財計劃”。需要配置中長短線的資金準備方案,另外,除了普通的養老保險,還應配置醫療、疾病類保險。其中,比較穩定性收益的資金總體比例,應在家庭流動資產中佔比在二分之一以上。另外,家庭也需要常備更大數額的活期存款或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丁克家庭房產可適時出售變現,或考慮倒按揭

而在騰挪房產,要利用房產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方面,像李太太這樣的家庭,由於不需要把房子留給子女,可考慮“倒按揭”(即是把房子抵押給銀行,獲得養老金,而在去世前一直居住在自己的房子裏),不過,目前我國倒按揭業務還尚不成熟,李太太可以密切留意。

如果不考慮“倒按揭”,則建議在70歲之後,出售一套房產,獲得更高養老質量。75歲之後,再出售一套房產,獲得更高額的養老金。

貼士:以房養老的幾種方式

(1)子女養老,房產由子女繼承;

(2)撫養人養老,房產由撫養人繼承;

(3)租出大房再租入小房,用房租差價款養老;

(4)將房子出租出售,自己住老年公寓,用租金或售房款養老;

(5)售出大房,換購小房,用差價款養老;

(6)將住房出售,再租回原住房,用該筆款項交納房租和養老;

(7)“倒按揭”:將房屋抵押給有資質的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每個月從該機構取得貸款作爲養老金,老人繼續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後則用該住房歸還貸款。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陳玉霞 實習生 蔡雪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