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下午,廖真武《民國事城圖》作品發佈會暨三十屏歷史之印記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市順義區後沙峪鎮羅馬湖左堤路西甲3號耀悅體育館2層舉行。夏可君任學術主持,特邀批評家:賈方舟、鄧平祥、王春辰、楊衛,此次活動由驛視傳媒主辦,山西當代美術館、北京億動衆享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廖真武《民國事城圖》作品發佈會現場 作品發佈會現場

  從2012年6月至今,廖真武先生的《民國事城圖》已經持續創造6年有餘,創作空間先後從318國際藝術營搬到羅馬湖藝術區再到體育館,創作的熱情始終如一。作品以20世紀初到30年代中國民國時期的歷史作爲背景,在廖真武先生的《民國事城圖》筆下透過建築、人文、交通工具和人物,時代變遷的痕跡就這樣躍然紙上。從江南水鄉到中原風光,將徽式建築、蘇式園林與西南小鎮的城市風貌融合到了畫面。再將中國最傳統的人力抬轎、人力三輪車、馬車、轎車、蒸汽火車以相對應出現在時間點穿插在其中;再輔以清末民初的長辮、長袍帽飾到洋裝西服禮帽,演繹了整個階段的人文服飾發展過程。

  (請橫向觀看)

  民國事城圖 40X2000cm 布面丙烯 2012-2018

  混亂而動盪的年代逐漸褪色,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新變革”“新時代”氣息逐漸開始充滿了人們的心野。時代的車轍滾滾向前,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透過廖先生的筆觸彷彿穿越時空,資本主義取代小農經濟、工廠取代作坊、洋房取代瓦房……一段壯麗的時代變遷浪潮就這樣展現在眼前。交通工具的更迭,人物風貌的變遷,建築風格的改變,每一個細微處,都能看到時代變遷的浪潮,它深深地烙下了人們對這個時代的特殊記憶。

   藝術家廖真武

  從2012年開始到2018年,幾經周折,藝術家廖真武花了6年時間創作終於有了比較完整的作品面貌,廖真武在活動開幕式現場感慨到:“6年了,終於和大家見面了!我覺得這張畫僅僅是一個開始,需要很多的支撐點,畫面的處理需要很多資料,需要很多理論家、批評家、老師、朋友對這作品提寶貴的意見。”

   學術主持、著名批評家夏可君

  在開幕式上,學術主持、批評家夏可君談到:“在這樣一個時代還能畫出這樣一幅巨幅的作品,見證歷程、時代標籤、歲月留痕,我們從2015年這三個展覽他有非常獨特的主題記憶,對記憶、對時間、對歷史的敏感,尤其是對歷史的見證、對個人記憶的誠實和真實。帶着這種責任感,他畫了6年,來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他個人的民國史,或者現代的轉型史。從四個層次,廣州、上海、北京、西南,從車的形狀、從人的面孔的變化,以及從繪畫性的抽象表現,又帶有老照片的痕跡,又帶有水上的氣息。在歷史的還原中最後作品要表達什麼,要向我們說什麼,也就是說這幅鉅作現代性的意義、歷史性真理的內涵是什麼。我們依然還處於一個混雜現代性,我們現代性的轉型仍未完成。一個充滿苦難性的民族,帶到我們來到這個畫作面前看到苦澀的面容,以及在灰暗中走向前面的真知。”

   著名批評家賈方舟

  批評家賈方舟評價說:“教科書上說,民國是一個軍閥混戰的時代,恰恰正是中國社會從封建王朝走向民主的時期,成爲我們今天人懷念的一個時期,也成爲一種思潮。大家一提民國都有說不出的滋味,這個主題非常地好。在民國時代誕生了那麼多的大師,新中國之後有幾個和王國維這樣的人相比呢?一個也沒有,這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歷史現象,廖先生這個作品在未來和大家見面過程中會對大家產生很深遠的影響。”

   著名批評家鄧平祥

  批評家鄧平祥評認爲:“我就覺得他們那一代人的善良,尤其是對良知的教育根深蒂固的。而恰恰我們現在所失去的是良知沒有了,這是可悲的。一個民族普通的良知的缺失,無論你有多少博士都是沒有用的,我們現在恰恰就是沒有良知。所以,廖先生這幅畫我覺得在這個時候真是很有價值、真是很有意義,尤其他這個作品這麼大的體量,體量是藝術的一種力量,在這種體量下是有某種震撼。”

   著名批評家楊衛

  批評家楊衛談到:“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時代,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他有這麼一個雄心,沉下心來建構這麼一個作品,我覺得本身就是值得我們敬佩,這個精神就代表了藝術上的一種精神、一種追求。我看到作品以後,原來我也看過他的一些小作品,但是看了這個作品以後,對他完全有另外一種看法。第二,關於民國這個材料,我想補充一點,廖先生把民國作爲一個主題來創作肯定是有目的,也是有針對性,針對當下的浮躁或者針對當下的平面時代,去挖掘、拓展歷史的縱深,這也是一種歷史態度,也是一種歷程。”

   著名藝術家秦明

  藝術家秦明:“在民國的人文景觀裏面羣星璀璨,跟當下形成很鮮明、強烈的對比,形成一種懷舊感,是一種缺失的懷念,期待我們中國在未來有這麼一個像民國時期人文的、科技的等等各方面的繁榮景象在裏面出現。老廖把人文社會的變化、變遷作一個側面的剪影,他處理這個畫面用灰白的色彩,都讓人覺得如夢似幻,我覺得非常好,建築處理的非常漂亮,我覺得非常到位。”

   研討會現場 著名藝術家俸正傑

   著名藝術家劉芯濤

   著名藝術家王家增

   《妖貓傳》美術指導陸葦

   著名批評家王春辰

  廖真武《民國事城圖》作品發佈會結束後,主辦方舉行了三十屏歷史之印記學術研討會,出席研討會的嘉賓有:賈方舟、夏可君、鄧平祥、俸正傑、陸葦、楊衛、王春辰、廖真武、秦明、張署光、王家增、劉芯濤,由批評家夏可君擔任學術主持,所有參與討論的嘉賓對廖真武的作品進行較爲深入地探討並給予了寶貴的意見,期待廖真武的鴻篇鉅作能夠早日在美術館呈現給大衆。

  藝術家廖真武爲作品簽名

  

   發佈會現場

  

  藝術家簡介

  

  廖真武

  LIAOZHENWU

  1964年生於中國四川中國美協會員

  先後就讀於四川教育學院美術系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十四屆助教研修班

  第九屆材料繪畫語言創作高研班

  現工作生活於北京和成都

  個展

  2016年“時光履痕”廖真武作品展先聲畫廊(北京)

  2016年“浮城謎事”廖真武作品展Art Futures Group(香港)

  2015年“浮生·囈象”廖真武作品展虛苑美術館(北京)

  2011年“東鎮西城”廖真武水彩作品展(上海)

  2011年“大湖365”廖真武作品私人展(北京)

  2010年“見證”廖真武作品巡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2010年“見證”廖真武作品巡展四川大學美術館(成都)

  2010年“見證”廖真武作品巡展深圳華美術館(深圳)

  2010年“見證的歷程” 廖真武作品展威諾里薩藝術館(北京)

  2007年“時代標籤”廖真武作品展,中國深圳格豐藝術機構(深圳)

  2007年“時代標籤”廖真武作品展,威諾里薩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2007年“水色豪情”廖真武作品展(北京)

  2002年“歲月留痕”廖真武作品展(四川)

  1992年廖真武水彩畫展(四川)

  羣展

  2017年新銳與傳承一一中國名家作品展(成都)

  2017年藝新藝意一一名家作品展(北京先聲畫廊)

  2017年藝術廈門博覽會(廈門)

  2017年無界一一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展(美國)

  2017年2017藝術廣東 藝術品博覽會(廣州)

  2017年荷蘭藝術博覽會(荷蘭)

  2017年德國波恩藝術博覽會(德國)

  2016年鋒銳當代藝術邀請展青島墨非墨當代藝術館(青島)

  2016年當下覺知當代藝術邀請展北京現場空間(北京)

  2016年黃河入海流加拿大白石中國東營友好城市文化之旅藝術作品展(山東)

  2016年奇遇之夜廖真武藝術品鑑(北京)

  “週而復始“丹培拉繪畫多重詮釋研究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上海馬利美術館,濟南美術館,廈門中華兒女美術館(北京上海山東福建)

  2015年峨眉當代藝術國際邀請展(四川)

  容器——新繪畫切片研究

  《庫藝術》全新改版

  全新開本與排版方式,帶來更佳閱讀感受

  收錄國內最富特色畫家個案

  全新角度的主題呈現

  烏爾裏希. 克里博教授擔任學術主持

  垂詢電話:010-84786155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