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行軍打仗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不僅會有很多流血犧牲,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大量的金錢。前方的戰士在前面賣命,後方的老百姓肩挑手扛,爲士兵們輸送糧食和衣物。古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的就是糧草的重要性。

打仗打的就是人力和物力,打仗是一件很燒錢的事。在抗戰時期我軍打仗是非常勇敢的,表現也很傑出,我們往 往只注意到前線士兵和軍官的英勇無畏,忘了一個很現實的事——我軍那麼窮,錢從哪裏來?

我軍確實窮困,經常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我們的敵人和其他軍隊中的士兵,都會定期分發高級罐頭,還會有肉食來“打牙祭”,而我軍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一份糧食分成兩份喫。他們從不浪費一粒糧食,生活十分簡樸,衣服也是縫縫補補,這種習慣也伴隨他們度過很多難關。

士兵正值青年,正是能喫飯的時候,如此忍飢挨餓,真讓人不忍。但同時對他們有很深的欽佩,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他們仍然能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實在是鋼鐵男兒!

不過再鋼鐵的男人也不是機器人,機器人也得上發條才能繼續戰鬥,人非鋼鐵,長期餓着可不行,那樣連槍都拿不起來,談什麼打勝仗呢?我軍沒糧食喫的時候怎麼辦呢?

明朝時候朱元璋大興軍屯,他爲什麼要大興軍屯呢?因爲窮。此時蒙古隱患猶在,大明根基未穩,南方還好,北方窮得那叫一個叮噹響,朱元璋剛開始“南糧北調”,時間長了明朝也喫不消,運輸也是一筆費用。後來他下令“軍屯”,士兵戰時打仗,閒時耕地,軍糧自給自足。

後來明朝各地的軍糧完全自給自足,朱元璋高興地說:“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

抗戰時期跟明朝有所不同,畢竟明朝國家建立起來了,有一個穩定的政府統一管理,而抗戰時期沒有固定的政府,士兵們也沒有固定的場所可以耕種,這種方法自然行不通,那麼他們是怎麼籌備糧食的呢?

古代打仗,政府沒錢的時候會向富商借錢,或者向百姓借錢,或者向當地的官員發出徵集糧草的請求,所以政府採取了這種辦法,到處借錢借糧。他們給富商和百姓打下欠條,寫上日期,由於不知道什麼時候仗能打完,沒寫還錢的日期,全憑口頭承諾。

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個“債主”,新中國成立後,還有“債主”找上門來,引起轟動,其中山西一個農民,帶來一張“天價欠條”,欠條的數額是1100萬法幣,這讓喫瓜羣衆都驚呆了,都說這是中國最大的“債主”。

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時,郭建英老人突然拿着一張泛黃的“欠條”,拜訪當地政府,專家有點喫驚,不知道這個“欠條”是什麼來歷,經過老人描述他們大致明白了來龍去脈,仔細研究了“欠條”下面的落款,發現是我軍一個團長的簽名,專家問:這是誰的簽名,是你父親嗎,你父親是誰?

老漢說:“這是我祖父借錢的欠條,簽字的是當時向我祖父借錢的承諾人,一個軍的師團長,他說仗打完了可以憑藉這個紙條拿回錢,但是他已經犧牲了,所以只能求助政府。”

老人的祖父是當地有名的富商,也是義商,當時我軍一支隊伍經過山西這個村落,遇到他的祖父,祖父知道他們已經幾天沒喫飯了,不僅拿出糧食接濟他們,出於義氣與愛國精神,祖父決定將家裏全部的存款借給軍隊應急,一共借了1100萬法幣。

祖父雖然借了錢,但還有家業,於是當時還過得下去,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由於中國的動亂導致老人流離失所,家業也沒有了,重新陷入貧困中,到了郭建英這一輩,家道中落了。

郭建英在一次收拾東西中,偶然發現這個泛黃的欠條,就想試試看能不能取出錢來,畢竟已經過了四十年,欠條是否有效還爲未可知,也不知道政府還認賬不認賬?

政府仔細覈對欠條,發現這張欠條的真的,只是這1100萬可能兌換不了,因爲只相當於八十年代的八萬,所以政府最終給了老人八萬塊錢,一次性還清了債務。

當這筆錢一分不少地交到老人手裏時,老人留下激動的淚水,連連說着感謝的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