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銀保監會近日印發的《意見》強調,用兩年時間扭轉意外險市場亂象叢生的局面,主要圍繞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強化市場行爲監管、夯實發展根基等三個方面採取相關舉措。《意見》提出,要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主要包括健全意外險精算體系、建立產品價格回溯調整機制、編制意外險發生率表、大力推動產品自主創新。

  原標題:銀保監會整頓意外險亂象 着力規範騙保騙賠等欺詐行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3月5日,銀保監會網站發佈《關於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建立,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到2021年底,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健全,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市場格局更加規範有序,服務領域更加廣泛,廣大羣衆更加認可。

據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意外險是一種保費低廉、保障範圍靈活、保障功能較強的險種,社會需求廣泛、客戶數量較多。但當前意外險市場基礎薄弱,定價機制科學性不強,銷售行爲不夠規範,功能和作用發揮不夠充分,與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要求不相適應。

《意見》提出,將針對搭售和捆綁銷售、手續費畸高、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等問題,組織開展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

  銀保監會明確意外險改革路線圖

銀保監會近日印發的《意見》強調,用兩年時間扭轉意外險市場亂象叢生的局面,主要圍繞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強化市場行爲監管、夯實發展根基等三個方面採取相關舉措。

《意見》明確,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主要包括:健全意外險精算體系,進一步完善意外險定價假設規定,強化法定責任準備金監管,切實防範風險;建立產品價格回溯調整機制;編制意外險發生率表,探索建立意外傷害發生率表動態修訂機制。

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上述工作擬於2020年底前完成。相關部門正研究商議意外險產品價格回溯調整機制,並廣泛徵求行業意見,調整機制的主要內容和框架在起草和討論中。

此番印發的《意見》強調,將用兩年時間扭轉意外險市場亂象叢生的局面,到2021年底,基本健全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讓市場格局更加規範有序,服務領域更加廣泛,廣大羣衆更加認可。

爲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意見》將改革任務分解到銀保監會機關有關部門和派出機構。主要圍繞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強化市場行爲監管、夯實發展根基等三個方面採取相關舉措。

一是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主要包括健全意外險精算體系、建立產品價格回溯調整機制、編制意外險發生率表、大力推動產品自主創新等。

二是強化市場行爲監管。主要包括集中整治市場突出問題、健全市場行爲監管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機制、加強反保險欺詐工作等。

三是夯實發展根基。主要包括加強和改進監管、加快推進標準化建設、建立反保險欺詐長效協作機制等。《意見》對深化意外險市場改革、提高意外險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增強廣大羣衆獲得感具有重要意義。

此番印發的《意見》強調,將用兩年時間扭轉意外險市場亂象叢生的局面,到2021年底,基本健全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讓市場格局更加規範有序,服務領域更加廣泛,廣大羣衆更加認可。

  着力規範騙保、騙賠等保險欺詐行爲

強化市場行爲監管是此次意外險改革的一大舉措。

《意見》指出,要集中整治市場突出問題、健全市場行爲監管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機制、着力防範騙保、騙賠等保險欺詐行爲。

具體而言,針對搭售和捆綁銷售、手續費畸高、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等問題,按照市場主體全面自查自糾、監管部門進行重點檢查的方式,組織開展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嚴格依法執行對機構和責任人的雙罰制度,對違法違規的機構及人員依法清理一批、處罰一批、規範一批,並向社會公開通報處理情況。

據上述負責人透露,銀保監會在前期調研摸排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意外險的手續費率、渠道費用水平比較高。比如,銀行借款人意外險、旅遊意外險等,在部分個別地方,這類產品手續費率達到50%以上,航空意外險業務手續費在有的渠道超過了90%。今年,銀保監會也會將這些內容作爲重點規範的對象。

在意外險市場行爲監管的政策規定上,《意見》要求全面查找制度漏洞,結合市場發展情況,制定統一的意外險專項監管制度,明確監管原則和尺度,維護市場競爭公平性。研究完善重點領域團體意外險與責任險監管制度,防止不正當競爭,促進團體意外險與責任險規範、協調發展。加強信息系統建設,研究豐富意外險統計分析指標,提高監管的信息化水平。

此外,《意見》明確,將依託保單信息登記平臺,在保障客戶信息安全基礎上,建立健全意外險保單信息共享機制。針對惡意重複投保、高額投保等高風險客戶,及時進行風險提示。研究制定“黑名單”“灰名單”標準。

  今年將組織開展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

上述負責人表示,2020年銀保監會將組織開展意外險市場的清理整頓,或於近期啓動。

《意見》強調,嚴格依法執行對機構和責任人的雙罰制度,對違法違規的機構及人員依法清理一批、處罰一批、規範一批,並向社會公開通報處理情況。

《意見》提出,施行意外險價格定期回顧分析制度,採取市場主體自查、監管部門抽查、引導公衆監督等方式,使產品定價“回頭看”成爲新常態。探索建立與內控水平、銷售渠道、銷售方式、賠付情況等因素掛鉤的費率調整機制,逐步淘汰賠付率過低、渠道費用過高、定價明顯不合理的產品。

上述負責人介紹,前期在調研摸排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意外險的渠道費用水平較高。比如銀行借款人意外險,乘意險、旅遊意外險等,在有的渠道手續費率高達50%以上,航空意外險的手續費率在有的渠道超過了90%。這些在今年將會是重點規範的對象。

對於第三方平臺管控下的意外險高手續費率,銀保監會財產險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銀保監會注意到了第三方平臺對手續費率的把控問題。在互聯網保險經營過程中,保險機構在與第三方平臺合作中有時處於相對弱勢。銀保監會有關部門正在修訂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對這一問題做了重點研究,目前政策正在制定中。

一些意外險產品有望降價

意外險是一種保費低廉、保障範圍靈活、保障功能較強的險種,社會需求廣泛,客戶數量衆多。但當前來看,意外險市場問題重重。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人身險公司實現意外險原保費收入649億元,財產險公司實現意外險原保費收入527億元。

《意見》提出,要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主要包括健全意外險精算體系、建立產品價格回溯調整機制、編制意外險發生率表、大力推動產品自主創新。

目前,一些意外險產品存在賠付率過低、渠道費用過高、定價明顯不合理的情況。因而,《意見》提出建立產品價格回溯調整機制。比如,施行意外險價格定期回顧分析制度,採取市場主體自查、監管部門抽查、引導公衆監督等方式,使產品定價“回頭看”成爲新常態。探索建立與內控水平、銷售渠道、銷售方式、賠付情況等因素掛鉤的費率調整機制。

就這一機制而言,銀保監會人身險部與財險部等相關部門共同商議,並且廣泛徵求行業的意見,機制的主要內容框架還在起草討論過程中。

銀保監會人身險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銀保監會重點會對市場行爲進行規範,在此過程中,一些不合理的費用會受到擠壓,一些不規範的行爲也會受到處罰。所以,經過市場化改革,一些意外險產品在價格方面應該還有一些下降的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