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所谓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往往都体现对待凡事的态度都在差不多三个字上面。

胡适专门写过一篇散文就叫差不多先生传,我会贴在这篇文字末尾上,大家也可以阅读下。做人和做事,我们怕人太叫汁,讲死里往死胡同里面钻,但是更怕一些人是凡事差不多就行,得过且过的态度。

在我原来谈个人知识管理的时候就谈到过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以考试来举例的,即你即使考99分,看起来和考试100分差不多,但是你要真能够考100分往往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能够办到。即学习曲线和技能曲线始终都是这个道理, 越到后期的提升往往都越难,但是一旦突破往往又鹤立鸡群

别人考100分代表这个试卷最多只能100分,实际可能是150分乃至200分的能力,而你考99分说明的就是你只有考99分的水平,和100分还有1分的差距而无法突破。前面看到过一篇文章就在谈,当前的学霸不仅仅是学习,而是在体育运动,艺术,通识,游戏各方面的全面碾压你。简单来说不仅仅是说学霸总结的学习方法,更加重要的就是凡事都做到100分和精进的态度。

任何一件事,你只要做细,你就总能够在做细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知识点,更加的可总结的经验,并在做细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技能提升的过程。

一件小事做细看起来简单,但是仍然是好的工作方法和习惯的完整实践和锻炼。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如一个人如果无法做好个人的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又如何能够做好团队管理和大项目管理。实际你在执行个人时间管理或GTD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对一个人自我的计划安排本身就是一个直接影响到你个人成长和价值的项目。你需要跟踪监控自己,自己给自己汇报,自我复盘和验证,自我迭代循环。

那么如果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是凡事差不多就行,那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呢?

1. 从积极到消极,失去了生活该有的品味和格调,很难有一个更好的工作或生活状态。

2. 自我放弃钻研和学习,自然也就放弃了锻炼和自我价值提升机会。

3. 更多的会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换位思考。

在Google十诫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句,一句是不作恶,一句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而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你会看到需要在工作态度,学习方法,实践锻炼,复盘总结各个方面全部展开才行,简单的一句话包括了思维意识,态度,执行力各方面的内容。

做事情不做细,不精雕细琢没有工匠精神;对问题不思考也不求甚解,你发现的就是你在思维意识,实践能力方面的全面退化,进入一种你自己的负循环圈,自然你也很容易很他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不积畦步而无以致千里,眼光可以很远大,但是现实始终是残酷的,需要你脚踏实地的一步步磨练完成打怪升级的过程。

在人民日报曾经就有篇文章《把“阅兵精度”刻在每一个岗位》就谈到要警惕差不多主义,差不多主义如同慢性病毒,蚕食一个人的斗志,使人懒惰。根除差不多主义就是要多动手少动口,以精益求精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引用下胡适的差不多先生这篇散文中的部分: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