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逆袭全世界,为什么说辣椒是最励志的蔬菜?

温馨提示 :如果不点开视频,你会错过很多很多

这是万物的63拣史

围观辣椒如何从贫民菜成为蔬菜界的一哥

文字版

辣椒,茄科,辣椒属蔬菜。

这个让现代人面红耳赤的植物起源于墨西哥。早在6000多年前,墨西哥人民就已经把辣椒驯化,开始享受这种疼痛刺激带来的快乐。

1492年,有个“海贼王”哥伦布,他前往神秘的东方寻找财富,没想到走错路发现了新大陆,将辣椒带回了欧洲本部。

哥伦布的目的本来是淘金,但在与中国贸易时,欧洲人发现白银非常抢手,所以转而淘银。

16世纪四十年代,美洲白银开采数量的激增,开启了白银作为通用货币进行的全球化贸易。辣椒在这样的背景下传入中国。

中国最早有关辣椒的文献是1591年明朝一位文艺青年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笺》。

其中的《燕闲清赏·四时花纪》写道:“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头笔,味辣色红,甚可观”。

可能辣椒在传播过程中丢失了可食用的信息,也可能因为太辣直接被贴上了危险的标签,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间,辣椒还被当成一种观赏性植物。一百多年后,贵州人发挥神农尝百草的精神,这才把辣椒带进厨房。

最早关于吃辣的文献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编成的《思州府志》。书中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说的是苗族为辣椒代言,把辣椒当盐来吃。这倒不是因为苗民硬核,而是因为没盐吃,而且又穷,在副食短缺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口味霸道的调味品来下饭。

西南地区是普遍缺盐,贵州尤为严重。既不产盐,交通又不便利,盐价非常高。

在辣椒传到西南地区之前,当地居民通过以草木灰代盐、以酸代盐、以硝代盐的方法,下饭以及满足身体所需。苗民就有以酸代盐的食俗。引进辣椒之后,苗民充分发挥吃货的想象力,创造了独特的酸辣口味,这才有酸辣粉、酸汤鱼。

乾隆年间,与贵州相邻的云南镇雄和湖南辰州也开始食用辣椒,之后才有了黑三剁和剁椒鱼头。

嘉庆年间以后,辣椒已基本已经征服了贵州、湖南、四川和江西等地人民的味蕾。在二百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个以贵州为地理中心的“长江中上游重辣俱乐部”。

中国沿海、沿江地区可以通过捕鱼补充副食,华北、华东地区商贸发达容易购买副食,西北、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较容易获得肉食,都没有养成吃辣的习惯。

在1949年之前,以辣椒为主要调味料的菜还属于中下层的狂欢,有很明显的阶级属性。

社会主流的声音是“你喜欢吃辣,我不能和你做朋友”。即使在传统吃辣的地区,辣菜也上不了台面。权贵曾国藩喜欢吃辣都不敢跟外人说。

抗战时期,中国东部的精英阶层涌入“吃辣重灾区”,养成了吃辣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饮食的阶级文化结构逐渐被打破。

从1978年开始,中国发生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剧增到2016年的56.10%。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这七个中国主要食辣地区向外输出的流动人口占据中国劳动人口输出总量的40%以上。

吃辣一族大规模集聚到北上广深,把辣文化带到了城市。2017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之“国人最偏爱的十大中国菜系”排行榜上,川菜位居榜首,湘菜排名第二,粤菜排名第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辣椒产业飞速发展。

目前全世界有一半的国家种植和食用辣椒。全球辣椒及辣椒制品多达1000多种,年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

除了吃掉,辣椒还会被用于提取辣椒红素,以及辣椒碱。你吃的药、涂的化妆品、挨的催泪弹里,都可能有辣椒。

今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量高达40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6%,还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

韩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等已经成为我国辣椒的终年进口国,仅墨西哥辣椒就有三分之一是从我国进口,日本进口辣椒90%来自我国。

虽然吃辣的人越来越多,但总体来说中国并不算一个很能吃辣的国家。中国人均干制辣椒消费量约210克,而印度约800克、墨西哥约520克、泰国约700克。

这些国家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辣度上都高于中国。你去吃火锅或者辣子鸡丁,很有可能里面的辣椒是印度货。这种印度产的S17猛辣型辣椒,辣度在11-13SHU,是国产干辣椒的三倍以上。

你觉得最好吃的辣菜是什么?

[1]《ORIGINS AND HISTORY OFCHILI PEPPER》Chiliplanet.eu

[2]《Christopher Columbus》History.com

[3]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4]曹雨《中国食辣史》,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6

[5]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浙江大学,2009-12-01

[6]王永平; 张绍刚; 何嘉; 张婧 《国内外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农业科学,2009-06-20

[7]邱建生; 张彦雄《世界辣椒红色素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向》,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12-15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