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博物館中,曾經藏有一方石硯,這方硯臺是得自社會的捐獻,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受到了重視,可是幾年後,一位負責任的研究員,發現了它,並找到了它大名鼎鼎的主人——一時間,可不得了,這方石硯從“沒人理”,一下子就變成了“香饃饃”。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您想要知道這方傳奇的石硯,都經歷了什麼,那就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祕吧:

在揭祕之前,小編先說一說長沙博物館的由來。長沙是歷史名城,不僅有三千年的悠久歷史,而且還是偉人故里,屈原和賈誼的老家(屈賈之鄉),湘楚文化的發源地,1986年,在湘區委員會舊址紀念館的基礎上,新成立了長沙市博物館,可是博物館成立之初,卻面臨着館室有、藏品缺、文物少的囧境。

爲了解決這一難題,博物館的領導向長沙市社會各界發出了一份倡議信,千百句話,凝練成一句,就是:如果誰有文物,請支援家鄉博物館的建設。

長沙市的民衆是真誠和熱情的,很多人都紛紛捐獻出了各式各樣的文物。文物徵集到了,可是將其鑑定,歸類和按照等級擺放,又是長沙市博物院所面臨的一項艱鉅任務。

這些文物經過專家的幾輪挑選後,珍貴的一、二和三級文物,就紛紛擺放到了各個展室的櫥窗中,面對遊客,進行展出,可是剩下等級不高的文物,便被送到倉庫中,妥善地保管了起來。

一轉眼,到了九十年代,長沙博物館逐步走上了正規,一位從北大考古專科畢業的研究生,被分到了博物館工作,這位姓李的研究生負責的就是清理庫存,併爲倉庫中的文物建立完整的檔案。

小李別看話不多,但卻是一個對工作極其負責的人。他在倉庫裏,清理明清石硯的時候,在一個幽暗的角落中,發現了一方模樣“普通”的石硯。

這方石硯是一方洮河硯,上面有蓋,下面有底,這就是所謂的天地盒蓋了。在石硯的前後和側面三個邊上,分別被人用篆書、隸書、行書刻着三處題跋:

分別是:乙卯白文,印章是“彝尊”。

長蘅鑑賞,印章是“陳氏之寶”和“邵氏子湘。

側面刻寫着“湖海樓著書之硯,船山題,印章是“問陶”兩個字。

小李在北大讀書期間,他曾跟着自己的導師,仔細研究過金石學,故此,他對印章有一定的鑑定和識別的能力,石硯上的題跋和印章,很明顯,他們的作者應該是朱彝尊、邵長蘅、張問陶三個人無疑。

可是問題來了,這三個人全都是近代的學問大家,他們哪會在一方“默默無聞”的石硯上刻寫自己的題跋。

小李小心地將石硯翻了一個身,他在石硯的底部,終於發現了硯主留下的一篇重要的題跋:

道光壬寅夏予遊華山,海珊大令贈硯,硯外方內圓,質堅性潤,易生墨而不損毫,倍珍賞之,不謬也。癸卯春埃村老人記於北庭”,右下角有一個印文是:“林印”。

小李看罷了“埃村老人”四個字,興奮得他差點跳起來。因爲埃村老人就是晚清名臣林則徐的別號。

博物館的領導聽到小李的彙報,急忙召集博物館和省內的專家,召開了一次鑑“硯”大會,專家們根據林則徐留下的書法,仔細與這方石硯上的題跋進行了對比,最終確定了這方石硯的主人,確實爲林則徐。而這方石硯,也被定名爲:清“道光壬寅”款天地盒蓋林則徐曾用方形洮河硯。

專家們經過查閱資料,最終得知了這方石硯,是當年林則徐當了朝廷的替罪後羊,被道光皇帝發配西北,華陰縣令姜海珊因爲仰慕林則徐的威名,對其贈送的禮物。

這方洮河硯可以哈硯成水,發墨極佳,林則徐心甚喜之,可是隻用了不長的時間,隨着他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這方寶硯,就成了“沒有孃的孩子”,在社會上經歷了顛沛流離,最終流落到了長沙,有人說,是左宗棠後人將石硯捐獻給了博物館,也有人說,這方硯臺是湘軍的後人,捐獻出來的。因爲博物館接收社會捐贈文物時,所做的記錄不詳細,目前已經無法找到那位捐贈人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方石硯,是林則徐林大人的遺物,它不僅是歷史的象徵,也是情義的象徵,更是正義的象徵,它能成爲長沙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絕對是名至實歸的!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文秀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