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包是上海特色美食之一,相比於蒸出來的包子要更香,再加之底部的脆皮,撒上芝麻和蔥花,湯多肉餡嫩,一口爆汁,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食材準備

中筋麪粉300克

酵母4克

泡打粉3克

細砂糖15克

溫水150毫升

豬腿肉糜500克

鹽5克

雞精5克

生抽5毫升

老抽5毫升

蠔油10毫升

蔥姜水:蔥5克,姜5克,水140克(燒開放涼)

白胡椒粉0.5克

芝麻油5毫升

黑芝麻適量

蔥花適量

生煎包的烹飪過程

1. 酵母先用40°以下的150毫升溫水化開,靜置5分鐘,將300克麪粉和3克泡打粉倒入盆中,加入少許鹽拌勻,慢慢倒入酵母水,拌成絮狀。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2. 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麪糰,可以多揉一會,這樣成品出來口感上會更加鬆軟,蓋上保鮮膜,放在溫室裏發酵1小時。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3. 餡料:先準備好蔥姜水,肉餡中先加入5克雞精和5克鹽,用手順着一個方向攪拌,粘稠後加入5毫升生抽、5毫升老抽和10毫升蠔油,繼續順着一個方向攪拌,然後分3-5次加入蔥姜水,每次要充分吸收以後再加入下一次水,水全部倒完後,加入15克細砂糖,攪拌均勻再加入白胡椒粉,最後倒入5毫升芝麻油拌勻,包好保鮮膜冷藏。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4. 麪糰發酵到原來的2~2.5倍,用手指沾一點點麪粉插進去,不回縮即可。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5. 取出麪糰,在案板上灑點生粉,揉麪排氣,把面揉實,搓成條,切成每個10克的小劑子,全部搓圓再醒上5~10分鐘,再把醒好的劑子擀成中間厚四周薄一點的圓皮。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6. 從冰箱取出餡料,圓皮中包入肉餡,收口捏緊,包好的一定要用保鮮膜或者溼毛巾蓋上,避免幹皮。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7. 起鍋倒入適量食用油,將包子收口朝下放入不粘鍋,開大火直至油沸騰,煎到底部金黃酥脆,再加入半碗水,水量沒過包子三分之一處(低於二分之一),蓋上鍋蓋,調整爲中小火。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8. 水快燒乾的時候撒入適量黑芝麻,蓋上鍋蓋,繼續中小火煎2分鐘。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9. 最後撒入蔥花,蓋上鍋蓋,中小火煎2分鐘,關火,不要打開蓋子繼續燜2分鐘即可。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10. 出鍋裝盤,生煎包大功告成!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多肉餡嫩的“生煎包”,底部酥脆,外皮鬆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