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说“道可道”,“道可道”当中的第二个“道”,是作动词用,描述、称说、表达的意思。第一个“道”,就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和中心范畴,它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涵义。

主要有三种意思:

一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

二是指字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

三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标准。

这里的“道”是第一种涵义,即指宇宙万物的本始。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永恒的存在,可感而不可见,无形无象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产生了宇宙万物,决定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但它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在这个意义上,“道”有点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或“太一”的概念。

再说“非常道”,非就是 不是的意思,常解释为恒常、永远。“道”如果是可以表述的,那么就不是永恒的“道”。这句话以否定句形式说明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是不可描述的。“常”,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以下简称帛书本或帛书甲、乙本)作“恒”,是以避讳汉文帝名字。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就可以解释为 :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的“名”,不是永恒的“名”。其实这句话并不难,关键是要明白“道”和“名”在不同位置的含义,你懂了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