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6年3月,冀南行署重新建立,南北部分屬冀南區行政公署第二專區武城縣、故城縣。清時,南部屬山東布政使司臨清州武城縣,北部屬直隸省河間府景州故城縣。

河北縣情概覽

——故城縣

大運河故城縣內河段

故城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與山東省德州市隔京杭大運河相望。縣域總面積941平方公里,轄11鎮2鄉538個行政村,總人口53萬(其中,農業人口42萬),耕地91萬畝。故城充分融入京津冀2小時經濟圈。距北京市350公里,距天津市300公里,距石家莊市150公里。北枕石德鐵路、衡德高速,西鄰京九鐵路、大廣高速,東接京臺高速、京滬鐵路、京滬高鐵,中有德上高速縱貫南北。

建置沿革

故城縣區位示意圖

據史料記載,夏商、西周三代,故城縣地當屬兗州。春秋戰國時,故城縣先後屬晉國東陽,齊國昔陽,燕國厝壽,趙國東武城。秦時,故城縣屬鉅鹿郡厝縣。西漢時,郡、王國同爲地方高級行政區劃。故城縣南半部屬冀州刺史部清河郡東陽縣、復陽縣、東武城縣。北半部屬信都郡廣川縣、歷縣。東漢時,郡、王國設置基本沿襲西漢制。三國時,今故城地爲魏國屬地,南北屬冀州清河郡東武城縣、渤海郡廣川縣。西晉時,南北部分冀州清河郡武城縣、渤海郡廣川縣。東晉十六國時,故城縣地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4國轄。北魏時,南部屬相州清河郡武城縣,北部屬冀州長樂郡廣川縣;北齊時,武城縣、廣川縣分別省入丘縣、棗強縣。唐時,改郡爲州。五代時,今故城先後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5國轄。北宋時,慶曆八年改貝州爲恩州,至和元年漳南縣省入歷亭縣,建炎後,沒於金。南部屬大名府路恩州武城縣,北部屬大名府路恩州歷亭縣。南宋景定五年蒙古至元元年,北部置故城縣,縣治所設於漳南“故城”,故城名故城縣,屬直隸中書省河間路景州。自此,“故城縣”名始標記於冊。翌年廢故城縣爲故城鎮。明時,南部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武城縣,北部屬北直隸省河間府景州故城縣。清時,南部屬山東布政使司臨清州武城縣,北部屬直隸省河間府景州故城縣。中華民國二年,南部屬山東省濟西道武城縣,北部屬直隸省渤海道故城縣。民國三年,南部屬山東東臨道武城縣,北部屬直隸省津海道故城縣。民國14年,東臨道改德臨道,南部屬之。民國二十六年山東省國民政府下設12行政區,南部屬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武城縣,同年河北省國民政府下設10行政區,北部屬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武城縣。1937年,“七七事變”後,侵華日軍沿津浦線南犯,南、北部武城縣國民政府、故城縣國民政府不戰自退,先後流亡。1938年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東進縱隊進駐冀南。1941年7月18日,建立晉冀魯豫邊區,轄冀南、太行、太嶽、冀魯豫4區。1945年6、7月,間駐鄭口、武城縣日僞軍相相繼爲中共抗日軍民殲滅,故城地域全部成爲解放區。1946年3月,冀南行署重新建立,南北部分屬冀南區行政公署第二專區武城縣、故城縣。1949年8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建立,南、北部分屬河北省衡水專區武城縣、故城縣。1952年衡水專區撤,南、北部分屬山東省德州專區武城縣、河北省滄州專區故城縣。1956年德州專區撤,南、北部分屬山東省聊城專區武城縣,河北省滄州專區故城縣。1958年6月,滄州專區省入天津專區。同年10月故城縣省入吳橋縣,12月天津專區省入天津市。是年,武城縣省入夏津縣。南、北部分屬山東聊城地區夏津縣、河北省天津市吳橋縣。1961年5月18日,滄州專區、故城縣復置,德州專區、武城縣復置,南、北部分屬德州專區武城縣、滄州專區故城縣。1964年,遵照國務院行政區劃調整規定,以運河爲界,將武城縣運河西部地域劃歸故城縣,同時將原屬故城縣運河南部地域劃歸武城縣,至此故城縣行政區域固定。

地方文化

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

縱貫縣境150華里的千年大運河,積澱了開放包容、重德尚義的深厚文化底蘊,哺育了無數風流人物,古有在故城下帷講學的經學大師、漢代大儒董仲舒,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今有著名抗日英雄節振國、抗日名將馮治安等。

竇建德(573年—621年) 貝州漳南(河北故城縣)人。隋朝末年河北農民起義領袖,東漢大司空竇融後代,遼東宣王竇拓玄孫。出身扶風竇氏,世代務農,重信然諾,出任里長。崇尚豪俠,爲鄉里敬重。大業七年,隋煬帝募兵高句麗之時,擔任二百人長,目睹兵民困苦,義憤不平,遂抗拒東征。帶領孫安祖進入高雞泊,舉兵反叛,全家坐罪遇害。率部歸順東海公高士達,先後擊敗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等,自稱夏王,建立夏國,雄踞河北,虎視中原。武德四年(621年),爲了拯救鄭帝王世充,帶兵攻打虎牢關,爲秦王李世民所敗,兵敗被俘,押往長安處死。

地方特產

紅小豆

境內有京杭大運河、清涼江、江江河等幾大河流,地下水資源豐富。糧食、油料、果品、蔬菜、畜禽等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先後被命名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棉花百強縣”;“晶雪”牌棉花、“甘珠”牌紅小豆被評爲中國名牌農產品;“龍鳳貢面”被載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經濟總情

東大窪現代農業示範區

2018年,故城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19.9億元,同比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80.5億元,增長0.6%;全部財政收入11.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億元,分別增長12%、1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1億元,增長9.6%;外貿出口50.97億元,增長21.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