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保健”市場亂象

虛假宣傳、違法廣告、製假售假、違規直銷……今年1月8日起,全國範圍內集中開展爲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爲此,透視記者也專門蹲點市場監管部門,揭祕“保健”市場種種亂象。

上午9點半,執法人員巡查來到了松江新城的這家養生會館,進門後發現,這款艾條,包裝上沒有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涉嫌“三無產品”。而這款“老艾堂”艾灸養生套餐,宣稱有活血消炎、提高性功能、消腫散瘀等功能,但產品批號卻是化妝品批號。

劍指“保健”市場亂象

“說明書上有一個功能”,松江區市場監管局方淞所辦案組組長沈懿婷表示,“它有一個主治功能在裏面,應該有一個國藥準字在上面,但是它沒有,所以它涉嫌假藥。”

劍指“保健”市場亂象

二樓的按摩室,牆上的艾灸治療廣告,同樣宣稱對乳腺炎、前列腺炎、癌症等疾病有各種治療功能,門店負責人還千方百計抵賴,表示自己只是中醫推拿。

“中醫推拿,有的是家傳,有的授傳”,商家辯稱。而當執法人員追問其是否持有按摩師資質時,工作人員卻說:“你不要把話說死了……”

沈懿婷表示:“廣告法第17條規定的,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以外,其它任何廣告禁止宣稱疾病、治療功能,也不得使用醫療用語的。”

劍指“保健”市場亂象

各種保健食品,也是此輪整治的重點。這家杏林堂藥房,枸杞、西洋參片、牛黃精等預包裝商品,都沒有標註廠家、包裝日期等等。

在藥店邊上的一個小倉庫裏,執法人員發現了密封這些藥品、保健食品所用的機器,但負責人無法提供各類食品的進貨單據。

劍指“保健”市場亂象

松江區市場監管局公平交易科科長高國良表示:“如果索證索票不齊全,我們就懷疑來源的合規性,再推演到原料是否符合我們國家的相關標準要求。”

執法人員介紹,除了這類執法抓到現行的,還有一些來自於市民投訴,比如被一些免費體檢、旅遊、講座吸引,最後卻買了一堆沒用的所謂保健品。

不久前,執法人員從社區得到線索,一家售賣功能性牀墊的門店,安排顧客前往浙江安吉、廣西巴馬等地旅遊,並參觀牀墊生產企業、推銷產品。面對這些新型、隱蔽的保健品推銷行爲,由於現場消失,對於執法人員來說,追查的難度更高。是否違法、如何定性,需要大家仔細推敲。

劍指“保健”市場亂象

松江市場監管部門表示,他們將繼續持續打擊保健品市場的種種亂象,同時引入社會"監督制",建立長效機制,防止一些企業採取打擦邊球,此外,社區等層面的科普宣傳工作也需要不斷強化,提升百姓的警惕性。

“虛假宣傳可能佔到整個案件的85%左右”,高國良告訴記者,“我們將不斷及時發現、處置、查處違法行爲,起到一個震懾作用。”

在100天“大作戰”中,全市16區繪就一張張“作戰圖”,聚焦保健食品、宣稱具有“保健”功能的器材等六個重點行業及領域,重點檢查存在會議營銷活動的賓館酒店、會所,容易發生"保健"市場推銷活動的社區、公園、廣場、車站、碼頭等五類人員密集場所。

劍指“保健”市場亂象

從1月8日行動開始至今,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監督檢查人員21552人次,檢查賓館酒店、社區、公園、交通樞紐、旅遊景區等重點場所6238個,檢查“保健”類店鋪4338個,整改網站、APP、公衆號等27個,立案查處“保健”市場違法案件194件,目前來看,這場作戰依然將是場持久戰。

在保健品銷售中,無中生有、誇大功效,乃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套路”。保健品不是藥品,更不是“萬能神藥”。期待這次100天“大作戰”,能夠淨化保健市場。同時,我們也希望監管部門及時建立“回查制”,經常“回頭看”,確保常態長效監管落到實處,也希望未來能少一些人上當受騙。

劍指“保健”市場亂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