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後,杜太太膝關節殘餘症狀取合谷,尺澤是旺盛氣血。(問老太太的確有喫生冷容易腹瀉)所以本次取脾俞爲主穴,配伍腎俞、關元俞進行鍼刺。

蘭考秦興中醫院梁愛紅醫師原創作品

今天上午,74歲的杜老太太因爲左膝行走痛疼,在一年時間裏坐位腿伸不直,前來就診。杜老太太走路時左腿不敢打彎,坐位伸膝時需要右腳給左腳力量,左膝才能伸直,走路十分不便。

治療過程

取左側脾俞穴、腎俞穴、關元俞穴和左側大杼穴;腹部取雙側天樞穴進行鍼灸,在鍼灸的同時讓患者做膝的屈伸運動。第一輪鍼灸完畢,老太太的膝蓋活動較治療前有較大改善。只有膝蓋還有少許酸困,又用毫針治療右側合谷穴、尺澤穴,左側太沖穴。整套鍼灸完畢,老太太的症狀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討論

膝爲筋之府,膝關節既是負重關節又是運動關節,股骨和脛骨、腓骨、髕骨構成多個關節面,極容易受到損傷;加上大腿和小腿的肌筋膜附着於膝關節周圍,也很容易造成各種軟組織損傷;尤其是年高體衰,氣血不足,血不養筋,造成膝關節退行性疾病痛疼。

中醫認爲膝關節和腎(腎主骨)肝(肝主一身筋膜)脾(脾主肌肉)有關。宗筋療法認爲膝關節主要和脾胃功能不好有關。(問老太太的確有喫生冷容易腹瀉)所以本次取脾俞爲主穴,配伍腎俞、關元俞進行鍼刺;取大杼穴是八會穴之一“骨會大杼”別名背俞,是足太陽膀胱經代表穴之一。

《氣穴論》說督脈別經,手足太陽三脈之會,故爲經脈之大機杼也。《靈樞海論》說衝脈者爲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大杼穴,故名大杼穴,又直通衝脈,可調節衝脈之血氣。所以大杼穴通督脈、衝脈和本經,有強筋骨,理氣血,宣通肺氣的作用,對呼吸系統和骨關節慢性疾病效果很好(筆者多次寫過)。

天樞穴位於腹部肚臍兩側二寸處,是腹氣街循行之處,屬於足陽明胃經,是“天氣樞轉之處”,對上肢和下肢關節處痛疼、腹瀉、便祕、腹痛都有效果。

最後,杜太太膝關節殘餘症狀取合谷,尺澤是旺盛氣血;取太沖可以疏通肝鬱氣,使肝氣條達,筋脈得舒。所以很快就緩解了杜老太太的膝關節症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