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感型頸椎病由於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和節段不穩,從而對頸部交感神經末梢刺激,引起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多數表現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如果頸椎間盤突出刺激或者頸椎曲度變化就會刺激到頸前側的三個交感神經節,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導致血壓增高在內的各種複雜臨牀症狀。

蘭考秦興中醫院梁愛紅

高血壓病90%是原發性高血壓,所謂原發性高血壓就是病因不明的血壓增高。長期高血壓可以引起心腦腎和眼的病變,可以造成偏癱和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由於醫院痛疼科要接診大量頸椎病人,不少人在頸椎病緩解後血壓隨之穩定,個別有血壓恢復正常的,這是爲什麼呢?

頸椎病分好幾個類型,其中有交感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由於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和節段不穩,從而對頸部交感神經末梢刺激,引起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多數表現交感神經興奮症狀;由於椎動脈交感神經豐富,導致複雜多變的症狀:頭部有眩暈,頭痛,頭沉,枕部痛,睡眠不好,頭腦不清,易跌倒等;五官科表現視物不清,眼痠澀,鼻塞,耳鳴,聽力下降,咽炎等;胃腸道有噁心,腹脹,噯氣等;心血管方面有心慌,胸悶,血壓增高,心律失常等;其它有怕冷怕熱,痛疼麻木等。

從解剖學上說,頸椎前面椎體兩側有兩行交感神經鏈,頸椎區域有頸上,頸中和頸下交感神經節。其中頸下神經節和胸一神經節融合成星狀神經節,廣泛支配頭面和人體上半身臟器。如果頸椎間盤突出刺激或者頸椎曲度變化就會刺激到頸前側的三個交感神經節,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導致血壓增高在內的各種複雜臨牀症狀。

交感型頸椎病治療:注意休息,合理鍛鍊,熱敷理療等;比較理想的是做星狀神經節阻滯對血壓增高效果理想,有理想降壓作用。

頸椎病其它療法如針對頸、肩部軟組織肌筋膜激痛點的處理可以有效迅速緩解頸椎病引起的不適症狀,且療效持久。

交感型頸椎病引起的血壓高選擇抗交感神經藥物比較理想。

當今社會,高血壓病最常見,尤其是電腦操作,私家車普及,手機控一族人數衆多,頸椎病有向年輕化發展趨勢。頸椎病對血壓高的影響是重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視。尤其是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不妨調治頸椎着手試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