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內地上映,李安直接跳過了《霍比特人》採用的48幀以及詹姆斯·卡梅隆曾設想過的60幀,創新性地採用了120幀的拍攝技術,讓畫面更加清晰逼真,在這一影像規格下,大銀幕上演員的汗毛和毛孔都清晰可見,觀衆的沉浸感得到大大提升,而李安甚至讓演員不化妝上鏡——因爲觀衆看到的任何人爲修飾都會破壞沉浸感。其實不止是李安,當今影壇不少知名導演一直都在探索電影技術的革新,卡梅隆的《阿凡達2》醞釀十年,爲了就是等到更好的技術,而英國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的《1917》被譽爲明年奧斯卡的有力競爭選手,這部片創新性的運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技術,110分鐘的片長由一個鏡頭銜接完成,並且全程實景拍攝,堪稱技術流導演們的又一次大膽嘗試。

繼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之後,李安再次運用3D、4K、120幀這一當今電影界最先進的影像規格,拍攝了新片《雙子殺手》,而除了再次運用這一影像規格外,《雙子殺手》在技術層面還有另一個革新:運用CG技術讓威爾·史密斯返老還童。

其實不止是李安,當今影壇不少知名導演一直都在探索電影技術的革新,卡梅隆的《阿凡達2》醞釀十年,爲了就是等到更好的技術,而英國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的《1917》被譽爲明年奧斯卡的有力競爭選手,這部片創新性的運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技術,110分鐘的片長由一個鏡頭銜接完成,並且全程實景拍攝,堪稱技術流導演們的又一次大膽嘗試。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從24幀到120幀,李安的技術追求

很多人都沒想到,拍出了《飲食男女》《臥虎藏龍》《斷背山》的李安,會去拍一部科幻動作片《雙子殺手》,的確,就像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正式製作完成之前,也沒有人會去想象李安拍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而且使用的還是此前鮮有導演嘗試的120幀拍攝技術,而李安的過人之處,或許也正在於他敢於嘗試嶄新的領域,發掘電影的潛能。

有人說李安是“瘋狂”的,瘋狂在於明知道120幀技術太過超前卻還一次次使用。在新片《雙子殺手》中,李安就再度採用了上一部3D、4K、120幀的拍攝技術,3D和4K大部分觀衆都有了解,而《雙子殺手》最具創新性的地方,在於採用了120幀的拍攝/放映技術,與以往絕大多數的電影區分開來。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電影是24幀的藝術”,很早之前就有人給電影下了如此定義,目前國際上的絕大多數電影都採用了每秒24幀的拍攝技術,放映也採用這一統一標準,但是隨着播映技術的不斷革新,傳統的24幀電影已經無法滿足觀衆的觀看需求,於是,有先見之明的電影人開始嘗試提升電影的幀率,2012年上映的《霍比特人》便創新性地採用了48幀的技術,相比24幀技術下畫面會出現模糊、抖動的情況,48幀技術可以讓畫面顯示更清晰更平滑,兩相比較後便能明顯發現其在畫質上的提升。

不過,儘管《霍比特人》在幀率上的提升得到了業界對於高幀率電影的關注,但是相應地高幀率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爭議,一些觀衆認爲高幀率電影超出了人眼可以接受的範圍,過於逼真的畫面也會讓電影丟失一部分模糊的美感,而這些也正是《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被觀衆詬病的主要原因。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2016年,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內地上映,李安直接跳過了《霍比特人》採用的48幀以及詹姆斯·卡梅隆曾設想過的60幀,創新性地採用了120幀的拍攝技術,讓畫面更加清晰逼真,在這一影像規格下,大銀幕上演員的汗毛和毛孔都清晰可見,觀衆的沉浸感得到大大提升,而李安甚至讓演員不化妝上鏡——因爲觀衆看到的任何人爲修飾都會破壞沉浸感。

但是,儘管120幀的技術讓這部影片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但得到的反響並不太理想,有觀衆稱畫面流暢度提升過於明顯以至於不像是在看電影而像是在看電視,而不少業內人士也曾表示《比利·林恩》這樣的題材並不適合用120幀技術拍攝,120幀更適合犯罪或紀實題材的電影,不僅如此,如此高規格的影像對放映規格和銀幕亮度要求也十分高,對亮度的要求是平常電影的5到10倍,而全世界支持3D、4K、120幀放映的電影院只坐落在紐約、洛杉磯、北京、上海、臺北5個城市,這便導致了絕大多數觀衆無法觀看最高規格版本的《比利·林恩》。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儘管受到了多方詬病,但李安卻仍然堅持自己的技術追求,在他看來,“數字電影就應該是3D的,這跟人眼睛處理信息的方式很匹配,而4K讓畫面更清晰,120幀讓畫面沒有抖動,再加上3D,你會覺得離角色很近,未來的電影就應該是這樣的。”也正因如此,在新片《雙子殺手》中,李安再度採用了120幀的格式進行拍攝,並融合4K、3D、HFR、HDR、WCG等電影放映領域的高新技術,觀衆因此能夠看到畫面更流暢、色彩更亮麗、動作更連貫的《雙子殺手》,很多之前24幀技術捕捉不到的畫面如快速換彈夾、打鬥時衣服的細微飄動等,在120幀的畫面中都清晰可見。

除了延用了120幀的拍攝技術外,《雙子殺手》還有另一個武器:片中將會出現一位由CG特效打造的年輕版威爾·史密斯。特效團隊維塔數碼此前曾操刀《指環王》《阿凡達》等影片的視覺特效,此次在《雙子殺手》的特效製作中,通過蒐集史密斯年輕時的照片、劇照和動態影像,並用數碼技術掃描他的全身,其後花費兩年的時間用電腦還原了威爾·史密斯20歲時的面部特徵,而藉助於120幀的畫面,這一年輕版威爾·史密斯面部的每一個毛孔細節都清晰可見。將新興的120幀技術規格與已經發展成熟的CG技術結合,這也是《雙子殺手》的誕生被譽爲電影界技術革新標杆的重要原因。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裸眼3D、一鏡到底,好萊塢導演癡迷於“技術革命”

實際上不止是李安導演,在技術手段日新月異的今天,不少導演都在尋求電影的更多可能,曾執導過《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等好萊塢大片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是電影界知名的“技術狂人”,爲了拍攝《泰坦尼克號》,卡梅隆建造了1:1比例的複製船,讓《泰坦尼克號》成爲當時成本最高的影片。

而2009年上映的《阿凡達》更是將好萊塢的電影技術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這部電影最初靈感源於90年代卡梅隆的設想,但爲了等待技術發展到足夠的高度,卡梅隆一直到2006年才投入正式拍攝。由於在3D規格和立體視覺上的諸多創新,《阿凡達》被譽爲電影技術上的里程碑式突破。從《阿凡達》之後,幾乎所有好萊塢科幻片、動作片都使用了3D拍攝技術,全世界影院正式大規模引進3D設備,也是自《阿凡達》開始。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經歷《阿凡達》的成功,卡梅隆很快宣佈了製作續集的計劃,而《阿凡達2》最初預定的上映時間爲2014年,經過5年時間,《阿凡達2》之所以多次推遲檔期,也與第一部《阿凡達》被推遲的原因如出一轍:爲了探索更好的技術。卡梅隆曾明確表示,在《阿凡達2》中要爲觀衆展現更多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和景觀,同時影片中不少戲份要在水下完成高質量的動作捕捉,需要面臨大量技術難關,爲此卡梅隆還曾在2013年駕駛單人深潛器“深海挑戰者”號成功下潛至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裏亞納海溝,爲續集中海底景觀設計做實地調查。除此以外,卡梅隆還擁有另一個野心——爲觀衆創造“裸眼3D”的觀看效果,這一技術若能實現,其對電影行業的衝擊不亞於第一部《阿凡達》。

10年前《阿凡達》的上映讓全世界的影廳換上了3D放映機,也讓全世界的觀衆帶上了3D眼鏡,而作爲電影界的技術先驅,卡梅隆此次的目標則是要通過《阿凡達2》讓大家把這副眼鏡“摘掉”,用他自己的話形容:“《阿凡達2》若取得成功,將會再次顛覆整個電影行業,屆時全行業將會又一次迎來從設備開始的大換血。”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李安和卡梅隆們正忙於用技術革新提升觀衆的觀看體驗,而另一部分導演則試圖以技術革新提升影片的藝術水準,這其中便包括曾執導過《美國麗人》《007:大破天幕殺機》的英國導演薩姆·門德斯,在其執導的最新作品《1917》中,薩姆·門德斯嘗試運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讓電影片長與故事發生時間同步,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波瀾壯闊。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作爲難度最高、技巧性最強的拍攝手法之一,一鏡到底(即拍攝中沒有剪切情況,運用一個鏡頭拍攝完成)在此前的作品中並不罕見,而與以往由多個長鏡頭拼接而成的電影相比,《1917》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全片將完全由一個鏡頭完成,也即110分鐘的長鏡頭與影片片長等長,而爲《1917》掌鏡的,是英國著名攝影師羅傑·狄金斯,他曾14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並憑《銀翼殺手2049》圓夢奧斯卡。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與以往電影相比,作爲戰爭類型片,《1917》在拍攝中還面臨着另一大難點,影片全程採用實景拍攝的方式,相較於室內拍攝,外景地的地勢、天氣等條件更加複雜,於是我們看到在影片最新曝光的花絮中,有時爲了等到最好的光照強度,整個攝影團隊會等上一整天,而在正式拍攝中,攝影機有時由攝影師手持,有時吊在高空中的纜線上,有時又由攝影師坐在小吉普車上跟拍主角,和主角一起越過泥潭、趟過河流……在導演薩姆·門德斯看來,一鏡到底拍攝方式,不僅是戰爭片的一大突破,讓觀衆在觀看戰爭片時產生身臨其境的觀感,同時也是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電影與時俱進的表現。

3D 4k 120幀,技術流導演如何革新電影?

結語

電影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經過20世紀無數先驅導演的摸索後,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2D到3D等多次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演變,而以李安、詹姆斯·卡梅隆爲代表的一批具有探索精神的導演,也正在身體力行跟隨着前輩們的道路,提升電影的拍攝、放映技術和觀衆的觀看體驗,作爲與科技發展結合最緊密的電影,未來在技術上的革新仍有無限可能。

— THE END —

作者 | 邁克李

編輯 | 都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