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冬季战局业已证明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的结构合理有效,而V. M. 巴达诺夫和M. M. 波波夫指挥若干个这样的军实施纵深突袭,证明有必要进一步组建有能力独立遂行机械化战役的更大编制。苏联坦克集团军的规模和战斗力基本相当于德国在闪击战中一马当先的装甲军。

著:戴维·M. 格兰茨

译:孙渤

鉴于苏联人的大量准备工作,德国的“堡垒”行动计划几乎从一开始就毫无机会实现战略突然性。德国指挥官的最大希望是趁苏联人尚未从冬季结束时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先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然而,尽管已经丧失了突然性,可是很少有德国的指挥官或士兵会怀疑自己有能力赢得战术胜利和战役胜利。

准备参加库尔斯克会战的德国指挥官们认为,自己的对手是一些顽强而笨拙的斗士,在整合现代战争所需的许多要素时总是遇到困难。然而,1943 年的红军却在一如既往地继续完善自己的军队结构和作战方式。冬季战局结束后刚刚几个星期,专职的参谋人员就汇总完成了总结报告,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分发到全军上下。虽然红军指挥员,即便像朱可夫这样经验丰富的指挥员,直到战争结束前还会继续犯错误,但是他们的平均表现却在不断进步。

德国人将会在库尔斯克遇到几个意外。其中最重要的意外,是苏联机械化兵种的不断发展。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冬季战局业已证明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的结构合理有效,而V. M. 巴达诺夫和M. M. 波波夫指挥若干个这样的军实施纵深突袭,证明有必要进一步组建有能力独立遂行机械化战役的更大编制。

虽然有几个编成各不相同的“坦克集团军”曾经出现在1942 年战局当中,但它们只是将装甲兵、骑兵和步兵临时混编在一起。1943 年1 月28 日,作为苏联最高国防机构的国防委员会(Gosudarstvennyi Komitet Oborony,缩写为GKO)迈出合理的新一步(译注:实际上国防委员会是1941年6月30日至1945年9月4日间苏联特设的国家最高领导机关)。第2791号决议要求组建单一编成的坦克集团军,所有组成部分都应当具有相同的机动能力。17 理论上,每个坦克集团军下辖两个坦克军、一个机械化军和各类保障部队,共有约4.8 万人、450—560 辆坦克。虽然新组建的五个(后来是六个)坦克集团军的实际编成差别很大,但是上述原则仍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国的对手第一次打造出能够独立遂行纵深战役的大型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军团。苏联坦克集团军的规模和战斗力基本相当于德国在闪击战中一马当先的装甲军。在战争剩余的时间里,苏联坦克集团军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直到最后,他们的行动成败足以决定整个战局的成败。

苏联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三十四个坦克军和十三个机械化军。其中有些军编入新组建的坦克集团军,另一些则向野战集团军提供快速的装甲支援。两种军的编成在1943 年夏仍在继续完善。坦克军下辖三个坦克旅和一个摩托化步兵旅,以及不断充实的专业兵和保障部门的部队和分队。由于下辖坦克旅的实际兵力不同(一般每旅有53 辆或65 辆坦克,编为两到三个坦克营),坦克军的坦克数量从168 辆到204 辆不等,有时候还有不同数量的自行火炮。机械化军有三种编制,根据坦克实际编组方式的不同,拥有的坦克数量在204 辆到224 辆之间。机械化军的坦克一般编为一到两个坦克旅,或者三个坦克团。

这些精密复杂的机械化部队需要精明干练的机械化指挥员,而截至1943年,红军已经培养出大批属于自己的坦克兵首长。想要在战斗中指挥坦克部队,就要具备主动精神,敢于在不请示上级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尽管这样的特点完全不同于德国人和西方人眼中红军战士传统的刻板形象,可是实际上,斯大林确实发现并培养出相当一批具备这种主动精神的指挥员。1943 年2 月,以四十二岁的年龄指挥新组建的近卫坦克第5 集团军的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特米斯特罗夫,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罗特米斯特罗夫身材不高,戴着眼镜,留着一撮小胡子,看上去像是一位大学教授,而他也确实曾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执教过,还撰写过一些关于坦克战的文章。罗特米斯特罗夫参加过国内战争、苏芬战争和苏日边境冲突。1940 年到1943 年期间,他先后担任坦克营营长、坦克旅旅长和坦克军军长,并指挥过由三个坦克军组成的暂编集群(译注:此处有误。1931年,他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之后在师和集团军司令部工作,当过步兵团长,没有参加苏日冲突)。罗特米斯特罗夫曾多次受到斯大林的召见,并向他直言不讳地讲述德国装甲兵在组织结构方面的优点和苏联坦克兵原来的缺点。罗特米斯特罗夫指挥作战时善于欺敌、奇袭,尽可能采用非常规战术。库尔斯克会战进行到最高潮时,罗特米斯特罗夫将会临危受命并竭尽所能。

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步坦协同作战

1943 年,红军的变化远不限于精锐的坦克兵这一个兵种。德国进攻时将承担大部分阻击任务的苏联普通步兵兵团,这时也正在转型。1941 年的危机期间,由于专用武器和称职的参谋人员数量不足,面对当时的严峻形势,大本营只能大幅简化军队的结构。步兵师的编制从14843 人缩减到不足11000 人,只剩下最基本的九个步兵营和能提供最低限度野战炮火支援的二十四门火炮。步兵师编制中的轮式车辆也减少了64%。反坦克歼击炮兵、高射炮兵、坦克兵、工程兵和大多数野战炮兵的部队都交给集团军集中指挥,一个集团军往往由四到五个步兵师组成,外加一些专业兵和保障部门的团和旅。而步兵军这种大多数西方国家陆军用三到四个步兵师编组的高级战术兵团,已成为苏联人负担不起的奢侈品,几乎全部撤销。

到了1942—1943 年,红军终于获得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合格的指挥人员,可以打造更加精巧细致的作战组织结构。在一些野战集团军当中,军作为师与集团军之间的一级指挥机关又重新出现。20 各级指挥机关能够动用的火炮、反坦克炮、迫击炮、工程兵和用于支援步兵的坦克都越来越多。红军一直匮乏的通信设备也愈发地充足而可靠,至少在集团军和方面军级别是这样。

举例来说,曾经在1942 年12 月挫败曼施泰因解救斯大林格勒企图的近卫第2 集团军,就是苏联的军队结构中首批下辖几个军的集团军之一。这种享有优先权的集团军一般下辖三个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外加支援步兵的坦克、炮兵、反坦克炮和工程兵分别组成的几个旅。少数得到特别加强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甚至还编有一个独立坦克军或机械化军,用以实施局部反击或浅近纵深进攻。不过,许多次要地段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基本上得不到这些资源,因为加强力量总是会给予有优先权的军团。

1943 年春季和初夏,红军同样组建了第一批高射炮兵师、反坦克歼击炮兵旅、突破炮兵师和突破炮兵军。在战争剩下的时间里,这些编有若干炮兵团和炮兵旅,拥有数百门火炮的兵团,经常配属给在战局中担负主攻或重点防御任务的集团军和方面军。唯有如此无情地划分优先等级,才有可能编织出能吞噬德国军队和飞机的强大火网。

本文节选自 《库尔斯克会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