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經過一季度的“春季躁動”行情,非貨幣理財基金資產規模總計5.51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了0.67萬億元,增幅達到14%。今年一季度,13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中,44家非貨理財基金規模排名上升,66家規模座次下滑,24家與上年末持平。

券商中國

經過一季度回暖行情的催化,公募基金的規模總量與結構,均更加優化。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合計13.8萬億元,較去年末增加0.79萬億(漲幅6%),並創下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0.79萬億元的增量規模中,0.67萬億元(佔比84.81%)來自於非貨理財基金的規模增長。

得益於A股市場的整體反彈,一季度股票型基金的規模漲幅最大,達到21%。其規模也達到9801億元,接近萬億元大關。剔除貨幣和短期理財基金,規模排名第一的是易方達基金,規模爲3095億元;博時基金2719億元,華夏基金2710億元,分列第二、三名。

即便基金公司強者恆強的局面不變,不過座次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今年一季度,13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中,44家非貨理財基金規模排名上升,66家規模座次下滑,24家與上年末持平。

  公募基金規模13.8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3月31日,全國已發公募產品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合計134家,管理基金產品合計5335只,管理規模總計13.8萬億元,規模較2018年末增加0.79萬億元,增長6%,並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8年,非貨幣理財基金資產規模基本持平。不過經過一季度的“春季躁動”行情,非貨幣理財基金資產規模總計5.51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了0.67萬億元,增幅達到14%。

也就是說,一季度公募基金的增量規模,超八成來源於非貨幣理財基金的規模增長。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情使然。2019年一季度,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數分別上漲23.93%、28.62%、35.43%。基金業績強勢反彈,疊加增量資金競相申購非貨幣理財基金,規模自然水漲船高。

  股票型基金規模大漲21%居首,逼近萬億關口

即便一季度貨幣基金規模仍小幅增長2%,並以8.29萬億元的存量規模遠超其他類基金;即便大量機構資金持續湧入債券型基金,債基規模在一季度增長10%,並持續領跑非貨基產品。2019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市場上最大的亮點還是屬於偏股型基金。

Wind數據統計,伴隨着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業績的好轉,投資者風險偏好明顯回升。混合型基金規模較年初增長16%,達到1.73萬億元;股票型基金的規模更是大漲21%,達到9801億元,接近萬億元大關。

不過因政策面的限制,短期理財基金的數量與規模逐漸萎縮,一季度規模縮水5%至5434億元。

  頭部公司領先依舊,睿遠基金躥升最快

與2018年末相比,基金公司的規模座次發生了一些變化。前10席位中,老面孔依舊。剔除貨幣和短期理財基金,規模排名第一的是易方達基金,規模爲3095億元;博時基金2719億元,華夏基金2710億元,分列第二、三名。

南方基金一季度因規模增長464億元,最新規模達到2462億元,也順利超過嘉實基金,獨佔第四名。嘉實基金名次下滑一名,居於第5名。前十席位中,廣發、中銀、匯添富、招商的名次不變,而富國一季度規模增長329億元,成功擠進前十。

睿遠、湘財、蜂巢3家基金公司今年首次參與排名。其中,睿遠“高舉高打”的特點尤爲突出,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其非貨規模排名足足上升50位,成爲提升最快的基金公司。3月21日,睿遠成長價值混合一日吸引資金超700億元,最終比例配售後募得58.75億元。

實際上,“溺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睿遠只拿了58億元,力求長期發展。即便如此,睿遠一隻基金一天的募集規模,也超過50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多年的積累。

3家主動偏股基金規模超千億,穩居前三

較之泛泛的非貨基金規模排名,主動偏股型基金的規模排名,更像一次核心競爭力的暗自較量。在資產管理行業,主動權益管理能力是一家基金公司最難做,也是最能體現核心競爭力的業務能力。

一眼望去,主動權益做得好的基金公司也都是一些“老面孔”。Wind數據統計,易方達、匯添富、嘉實管理的主動偏股型基金規模均在千億元以上,分列前三席位。

2019年一季度,受益於行情回暖,不同基金公司的主動權益規模增長幅度不一,座次稍有變化。如嘉實、南方、廣發、招商、工銀瑞信一季度下調1至2個座次,而匯添富、興全、東方紅資管、富國、交銀施羅德、景順長城因爲規模增長更大,座次均向前上調了1個席位。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