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三炮開始在快手上發佈這個用手機拍出的系列搞笑短片,很快,這個初中沒畢業、曾在廣東打工的農村青年,成了快手廣西第二大網紅。如今,和三炮一樣放棄打工、返鄉拍段子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7月4日《中國青年報》)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農村青年謀生計,外出打工不是唯一途徑。隨着短視頻行業的興起,拍短視頻當網紅,也並無不可。只是,在“入行”之前,我們是否應該思考,這條路是越走越寬,還是越走越窄?

不可否認,當前短視頻已成爲內容創業的新風口,有越來越多的人靠着新奇的內容迅速走紅。當農村“非主流”固然能謀得一定的受益,可網絡是最遵循“二八定律”的世界,對標直播行當,賺錢的往往只有少數一部分人。放棄打工、返鄉拍段子雖然不必反對,可想當“少部分人”,還得付出相當的努力。

網絡檔口風起雲湧,任何流行事物,都處於極速變化的洪流當中。農村“非主流”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爲抓住了大衆觀察鄉村生活的風潮。而隨着農村內容“同質化”傾向的加劇,有多少觀衆還願意爲此買單,還是一個未知數。缺乏文化內涵,僅讓人一笑了之的段子,終究缺乏用戶粘性。且短視頻風潮能持續多久,誰也無法肯定。

俗話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短視頻也信奉“內容爲王”,如果不能產出更有質感的內容,“叛逆少年”若想保住粉絲,就得堅持想點子。而這樣的腦力勞動,不一定比體力勞動更“舒坦”。且在文化教育及社會閱歷雙受限的情況下,頭腦風暴有多少剩餘價值,是必須思考的難題。

短視頻行業正慢慢走出野蠻生長的爆發期,拍攝手段專業化傾向日趨明顯。換而言之,農村青年如今返鄉拍段子,就得承受老網紅與新團隊的雙重壓力。想在海量的短視頻中“殺出重圍”,也需要敢於突破的勇氣與膽魄,而這樣的過程也不亞於走出農村“打天下”。拍短視頻,在自娛自樂中賺點外快,比較穩妥,可以此謀生,恐怕還需要仔細斟酌一二。

步入短視頻市場,喫的也是“年輕飯”。有調查表明,短視頻用戶當中,30歲以下是佔大多數的。作爲短視頻UP主,在原創內容進步緩慢的前提下,20歲到25歲能引領潮流;25歲到30歲能趕上潮流;30歲以後的體力與精力尚且能適應20歲左右用戶的思維;到了40歲以後,還能堅持當一個有流量的UP主,那可真的是鳳毛麟角了!

回頭來看,外出打工不見得有多低下,拍攝視頻也不見得有多潮流,且謀生的渠道很多很多,關鍵在於如何選擇一條能長遠發展的路。社會大潮青睞有準備的人,與其鑽着一個行當,虛耗年輕的才華,不如學一點技術、考一所學校、走一條商路、創一片事業,用越積越厚的才幹,打造屬於自己的未來天下。

文/嚴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