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初以來,國家及地方性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陸續發放可謂幫一些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截止發稿前,電池網獲悉已有8家上市車企收到補貼,總金額76.73億元,發放年度包括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

2019年受新能源補貼“斷崖式”退坡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10年來首次負增長,有人說,2019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了至暗時刻,那麼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更是給行業雪上加霜。

中汽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51輛和12908輛,同比分別下降82.9%和75.2%。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840輛和59705輛,同比分別下降63.8%和59.5%。產銷斷崖式下滑,現金流進一步喫緊,考驗着企業生存能力,車企急需一場“及時雨”輸血。

8家車企已到賬76.73億新能源補貼

年初以來,國家及地方性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陸續發放可謂幫一些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截止發稿前,電池網獲悉已有8家上市車企收到補貼,總金額76.73億元,發放年度包括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

與去年相比,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集中下發時間明顯提前,或可幫助一些企業渡過“劫難”。此外,補貼完全退出在即,外資車企也在加快在華推出新能源車型,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的盈利能力面臨較大挑戰。

爲了重振市場,業內紛紛呼籲優化並延續新能源補貼政策,有知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或延長至今年過後。目前,中汽協也在建議優化延續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車市還沒有完全恢復,整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受到了較大的衝擊,而且中低端新能源車企業受到嚴峻的行業競爭壓力。對新能源車補貼延期,對於自主品牌發展有較好的穩定和緩衝作用。”

補貼發放爲整車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爲吸引消費者車企也開始大手筆推出相關購車補貼。

上汽通用五菱大手筆拿出“10億”出行補貼、上汽榮威上線“開工萬元獎”活動、廣汽集團地方性政策給予消費者“加倍補助”、奇瑞5億紅包大派送、長城哈弗狂撒6億補貼、長安歐尚推出7億補貼活動、吉利砸出20億福利……購車福利不斷上線。

國家及地方政府頻頻釋放促消費信號

汽車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政府和車企“救市”行動輪番上演,爲提振汽車消費,國家層面還重磅推出汽車消費鼓勵政策。3月16日,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視頻會議表示,推動公共領域用車率先實現電動化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產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下一步擬會同相關部門,組織行業力量開展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行動計劃編制工作,積極推動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車輛電動化水平提高。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23個部門向各省市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使用綠色智能產品,落實好現行中央財政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獎補政策,加快完善機動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回收網絡。促進機動車報廢更新,加快出臺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嚴格執行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技術規範。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

在此之前,政策層面也有提出以增加號牌等方式對限購城市進行鬆綁。2月20日,商務部在線上新聞發佈會中,提出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消費。2月16日,《求是》雜誌刊登了《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在穩定居民消費中提出,要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

除國家層面重磅支持,地方政府也接連打響救市發令槍,目前,已有佛山、廣州、深圳、珠海、長沙、湘潭等城市相繼出臺了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

中汽協副祕書長許海東認爲,今年中國汽車行業2月已觸底,3月有望回升,在目前疫情發展態勢下,預計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汽車工業將全面恢復。

“雖然近期新冠疫情對原油價格的衝擊比較大,向下突破了30美元/桶,但就此斷定燃油車一定會進一步壓制新能源車的市場份額,我不太支持這個觀點和意見,因爲新能源車是在5G、人工智能、產業物聯、節能環保、減碳降排等綜合因素下形成的趨勢,大勢所趨,不會因爲發展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就動搖、就否定,這不符合產業發展規律,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步伐一天也不會停止!”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祕書長於清教對電池網表示。

我們相信在車企優惠及政策扶持下,部分春節期間積壓的購買需求將會釋放,新能源車市回暖在即,高質量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步伐會越來越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