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騰訊優圖研發的OCT青光眼智能輔診系統,從二百餘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在2019 MICCAI AGE Challenge中獲得三項冠軍,包括總分第一和兩個子項目(開閉角分類及鞏膜刺定位任務)第一,精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騰訊優圖在該領域率先發力,提出了自動精確的OCT中SS定位與開閉角分類算法,通過該算法幫助提高醫生臨牀診斷的準確率。

近日,由騰訊優圖研發的OCT青光眼智能輔診系統,從二百餘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在2019 MICCAI AGE Challenge中獲得三項冠軍,包括總分第一和兩個子項目(開閉角分類及鞏膜刺定位任務)第一,精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比賽分爲初賽與決賽兩個階段:初賽共吸引來自全世界的206支隊伍註冊參與。經過初賽比拼,8支隊伍進入決賽,在10月17日舉行的MICCAI OMIAworkshop上現場測試並提交結果。

圖1騰訊優圖研究員代表領獎

青光眼是世界上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是一種涉及眼的前部和後部的疾病。房角的解剖結構異常可能導致眼壓升高,並逐漸導致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這種疾病被稱爲“原發性閉角型疾病”(PACD),是亞洲青光眼的主要類型。PACD患者在房角和眼生物測定學參數方面與開角型受試者具有特徵性的結構差異,包括狹窄的房角,短的軸向長度,較厚的晶狀體等。對於閉角型青光眼,通常建議需要手術治療,開角型青光眼則可以給予藥物進行保守治療。

在臨牀實踐中,目前有多種方法對眼部角結構進行成像,包括角鏡檢查、超聲檢查、目鏡、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等。其中,OCT檢查是一種快速且非接觸式的方法,可以準確捕獲眼部前房的形態。醫生可以基於OCT圖像識別患者屬於開角型或閉角型青光眼(即開閉角分類)。同時,基於鞏膜刺(SS)的定位,醫生可以執行角度參數的測量,包括角度張開距離(AOD),小梁虹膜間隙區域(TISA)等。目前臨牀SS定位依賴醫生手工標記,存在費時且不可靠的缺點。因此,開發精確的自動SS定位與開閉角分類算法成爲了醫療AI領域的重要問題。

目前業界在OCT中SS的定位與開閉角分類領域仍存在空白。騰訊優圖在該領域率先發力,提出了自動精確的OCT中SS定位與開閉角分類算法,通過該算法幫助提高醫生臨牀診斷的準確率。

圖2騰訊優圖提出的自動SS定位與開閉角分類算法

對於OCT圖像,優圖採用了一種coarse-to-fine的逐級定位框架。在第一階段,根據OCT圖像得到患者開閉角分類結果與大致的SS定位區域。根據該區域,在原始OCT圖像中取塊並送入第二階段進行精細的SS定位。該系統未來可用於青光眼計算機輔助診斷及治療規劃,提高醫生在青光眼診斷與預防方面的準確率與閱片速度,優化民衆的醫療服務體驗。

目前,由騰訊覓影和優圖實驗室聯合推出的眼底AI篩查系統,涵蓋了眼底常見病種,支持包括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青光眼、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白內障、視網膜靜脈阻塞、高血壓眼底病、病理性近視等等多種常見眼底疾病的自動化識別,並對視杯、視盤和血管結構進行分割和相應參數計算,供醫生參考。目前,糖網識別準確率97%,分期準確率85%,青光眼識別準確率超過了95%。

“騰訊覓影”眼底疾病篩查AI系統能夠完成自動化圖像質控,識別和輸出報告等工作。通過助力篩查人員進行眼底圖像採集,利用AI技術對圖像進行質控,AI系統使得護士、技師和其他非專科人員也能完成高質量的眼底圖像採集;通過 AI自動閱片,眼科醫生確認AI結果即可完成讀片工作,“騰訊覓影”讓醫生的閱片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最後,凝聚多中心數據資源的“騰訊覓影”還能輸出專業的評估報告,媲美專業眼科醫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