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醫學專業名詞,但卻是老百姓心中一大“疾患”。美國梅奧診所對“骨刺”的定義最爲通俗易懂,翻譯過來就是——

骨刺是在關節退變過程中,人體適應性的骨質增生。這種增生往往是爲了適應和保護人體自然老化和退變所帶來的關節的退化或者關節本身的損傷。

骨質增生的俗稱就是“骨刺”。骨質增生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年齡越大,骨刺就越多、越大。60歲以上的人幾乎都有骨質增生。但骨質增生不是病,是一種退變表現,如同人老了頭髮變白、皮膚鬆弛、出現老年斑一樣,都是正常自然規律的表現。因此,有一定年齡的人應坦然對待骨質增生,不必爲此擔憂。

大多數的這種增生是沒有任何症狀且不需要治療。長了骨刺是否出現症狀,主要看有沒有炎症。

只有出現炎症時,纔會產生疼痛。如果骨刺很大,沒有碰上敏感的組織、神經和血管,就不會產生疼痛。所以骨刺大未必症狀明顯,而骨刺小也可能痛得厲害。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能縮小或去除骨刺的藥物,但炎症卻是可以消退的。只要消除了炎症,就減少了滲出和腫脹,疼痛也就緩解了。

但是有一部分的“骨刺”,當它長在錯誤的位置的時候,就會發生相應的疾病,如少數“骨刺”發生在重要組織周圍,例如脊髓,並造成壓迫時,往往會引起相應的症狀,這個時候就需要治療了,一般情況下是需要通過手術才能去除骨刺。

需要提醒的是,手術雖可切除骨刺,但僅限於骨刺過大或有關節鼠或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進行性加重,出現嚴重疼痛、畸形、關節不穩、屈曲攣縮和嚴重肌肉萎縮的患者。這時可選擇手術切除骨刺或進行關節鼠摘除術、關節成形術、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

但是由於手術本身也是一種創傷,有些病人會造成無菌性炎症而刺激骨質增生,甚至增生得更快,所以手術切除骨刺並不一定能斷根。

想學習更多健康管理知識

建議閱讀《重疾革命》

掃碼即刻購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