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八分“试验田”的“裂变”

穿过一段细长而曲折的田间小路,一栋栋大棚在收割过庄禾的耕地的映衬下,更显突兀。在官峰山的指引下,进入其中一栋,数排井然有序的架子赫然眼前,架上摆满了菌棒,特有的蘑菇香气萦绕在鼻翼下。这是鄂托克前旗洪山塘村的一块“试验田”,承载着厚重的希望。

“我们刚摘干净一茬香菇,半个月出一茬,一茬能出八九百斤香菇,都是订单销售,7块钱一斤,目前看我们的试验很成功。”洪山塘村的党支部书记官峰山介绍道。

鄂托克前旗人说起敖勒召其镇的洪山塘村的村民时,总会在“洪”上特别用力,音调里仿佛自带着一种来自咽喉深处的强调性,给人的直觉是“混”,而这种感觉他们又浑然不觉。事实上,这个地方的未来一直并不“明朗”,因为地处干旱硬梁区,少水缺地,资源缺乏,属于禁止发展区,因贫瘠而造成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混沌”与“混乱”,迫使着很多人在“混日子”。2009年,当地农牧民开始生态移民整体退出,很大一部分人转移到敖勒召其镇镇区,转变身份成为“城里人”。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城后的农牧民开始找不到活儿干,经济收入的“口子”越来越窄。

怎么才能不让农牧民“坐吃山空”,特别是让占人口总数一半以上的“60”人员找到致富路?这已不仅仅关乎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如果因贫困而引发社会问题,将会产生一系列“破窗效应”。

敖勒召其镇和洪山塘村多方调研后,决定在集约型农业上“撕开”一个新的致富口子,恰逢脱贫攻坚战打响,洪山塘村有了帮扶单位的“东风助力”,以村集体带头开辟出了第一块“实验”,租用了一栋八分地的大棚,引进一家包技术、包销售的企业,开始试验种植灰面香菇,全程无农药栽培。

“我们前期进行了相关监测,这里的温度、湿度和水质很适合种植灰面香菇。我们的产菇时间正好和南方的产菇时间能打个时间差,这样就不愁销售了。”官峰山说得“时间差”就是这个产业的增值点和可操作性,每年的5月到10月是产菇的旺盛期,其余时间需要用来培养菌棒。而这一时段的南方因气候酷热而不适合香菇种植,他们看准的就是此时南方香菇市场“空档”带来的物以稀为贵,价格也水涨船高。

当第一批香菇摘下时,紧实饱满的菇肉和滑韧香郁的口感马上获得了订单方的点赞。不少村民在看“热闹”中寻到了“门道”,他们看着菇形规整、菌盖厚度适中的香菇,才相信“原来真的能种出香菇来”。“这比超市卖的都好看,我也打算明年种一个大棚,在家门口一年就能收入四五万元,谁不愿意干呢?”村民吕占银已经坚定了想法:不出去找零工干了,就踏踏实实跟着村里种蘑菇。

目前,“试验田”内已投放了1.5万根菌棒,今年的产量预计在3.75万斤左右,收入预计达到24万元之多。

“我们明年计划租赁30个大棚,推广技术、扩大规模,让有种植意愿的农牧民参与进来,同时,一个棚至少也得一个人经营管理,也能解决一部分就业。现在最大事儿是赶紧筹措资金,不要耽误了明春的计划。”虽然有困难,但看到希望的官峰山信心更足。

这一方小小的“试验田”将裂变出怎样的大能量,可以从洪山塘村的“计划书”里窥见一斑:实验成功后,洪山塘村将在镇郊打造蘑菇种植基地,引入相关龙头企业发展规模种植,组织转移农牧民和贫困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探索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方式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菌棒、统一保底收购,贫困户分棚种植或自主种植的“三统一分”的运行模式,以入股分红、承包、出劳等多元方式增加转移农牧民和贫困户收入。

洪山塘人,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本期编辑:宝上越 杨桂丽 校对:何苗

鄂尔多斯日报客户端二维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