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時間是凌晨四點多,武漢的課結束了。飛山東由於天氣的原因,飛機晚點,現在剛剛抵達。在“影響力提升”這個話題上面,我們已經講了,一共三個建議。今天我們來講第四個建議,就是習慣示範。具體來說就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當中,以身作則去落實一些優秀的小習慣,這個在增加權威性、提升影響力和培養隊伍方面效果都非常好。

曾國藩28歲考中進士,到北京做官。從31歲開始,他就給自己立下了一個規矩,每天要做12條功課,稱爲“日課12條”,具體內容是主靜、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門。一共12條,每一條都是一個具體的優秀的小習慣。比如作字,就是每天早飯後要寫大字半個小時,絕不荒廢,絕不馬虎。比如讀史,就是每天至少要讀十頁史書,即使有事情也不能間斷。比如日知其所亡,就是每天要寫篇文章,分門別類地記下自己的收穫和感受,具體又分德行類、學問類、經濟類、藝術類。

最近比較流行一句話,“越自律,越自由”,我覺得這方面曾國藩做得非常地好。他的這些優秀的小習慣都是從30多歲一直堅持到晚年。這種知行合一的態度極大地影響了他的子女以及他周圍的人。有人做了一個統計,曾國藩培養出的人才有270多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鴻章和左宗棠。

據說李鴻章就特別不愛早起,偏偏早起是曾國藩每天堅持的一個功課。李鴻章剛來的時候就特別不適應,所以他就裝病,派人向曾國藩請假說,自己病了。曾國藩知道他是找藉口,也不跟他着急,也不戳穿他。曾國藩就讓人通知李鴻章說,你什麼時候起來,我們什麼時候喫早飯,大家一起等着你!這下李鴻章扛不住了,趕緊起牀來見曾國藩,結果發現,果然曾國藩帶着所有的人在廳堂上都在等着他。見李鴻章來了,曾國藩不緊不慢地說:“此間以誠字爲第一!”說得李鴻章的臉“騰”地一下就紅了。

大家看一看,這就是曾國藩的模式,在小事上培養,在小習慣上磨練。真正的成長不僅僅是改變認知,而且一定要改變行爲習慣。曾國藩的這種在小事上嚴格自律、率先垂範的方式極大地增加了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實際上我們九思書院提出的每天要做“五個一”的功課,這種想法也是受到了曾國藩每天日課的啓示。

好了,最後我們總結一句話給大家。這句話是我們在人力資源和領導力課上經常提到的:小習慣,大素質;小訓練,大成長今天內容我們就講到這兒,平講平說,咱們明天接着說~

(附曾國藩日課12條:

一、主靜:無事時整齊嚴肅,應事時專一不雜,

二、靜坐:每日須靜坐,體驗靜極生陽來複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絕不戀牀。

四、讀書不二:書未看完,絕不翻看其他,每日須讀十頁。

五、讀史:每日至少讀《二十三史》十頁,即使有事亦不間斷。

六、謹言:出言謹慎,時時以“禍從口出”爲念。

七、養氣:氣藏丹田,修身養性。

八、保身:節勞節慾節飲食,隨時將自己當作養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記下茶餘偶談一篇。

十、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不可一味耽擱,否則最易溺心喪志。

十一、作字:早飯後習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皆作爲功課看待,絕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門:臨功疲神,切戒切戒。)

本微信公衆賬號發佈的內容均爲原創,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媒體及公衆號轉載,請回復“轉載”獲得“轉載需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