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前者让七十年代的中国人永远记住了萨拉热窝这个城市,电影中游击队的接头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这句经典对白在当年是何等脍炙人口,后者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至今仍然在中国传唱。对于很多中国游客来说,塞尔维亚不是他们前往欧洲的第一选择,论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并不如西欧或者南欧发达,但却恰恰因为其小众和独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欢迎,等待疫情结束,一定要去这个宝藏国家看看。

这几天,有一个国家在中文互联网登上热搜,一切还要从一则电视讲话说起。

当地时间1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塞尔维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讲话中,武契奇一度含泪向中国求助,"唯一能够帮助塞尔维亚的是中国",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关注。

很快,网友们开始在@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下留言,表达对塞的关注与支持。

当地时间17日稍晚时候,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社交媒体上先后两次发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朋友的帮助”,对中国在疫情期间对该国提供援助表示感谢。很快,#塞尔维亚总统发文感谢中国援助#又登上了今天的微博热搜。

武契奇在intagram发文

今天,@塞尔维亚驻华大使馆开通了新浪微博,有网友发现,2020年是中国与塞尔维亚建交65周年,因此,该账户的资料写着“65岁”。

说到塞尔维亚,很多中国人的记忆会都与南斯拉夫战争电影有关。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前者让七十年代的中国人永远记住了萨拉热窝这个城市,电影中游击队的接头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这句经典对白在当年是何等脍炙人口,后者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至今仍然在中国传唱。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

历史上南斯拉夫所在的巴尔干半岛一直被不同的帝国瓜分统治,这里民族众多、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又有所不同,民族和宗教各不相同的人们生活在一起,有融合,也会有摩擦。近代以来,这块土地频繁发生战乱,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杀——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离我们最近的,则是冷战结束后的前南斯拉夫内战,以及后来的科索沃战争。后者引发南斯拉夫最后一次解体,让“南斯拉夫”成为历史,此战中美国战机对中国驻南大使馆的野蛮轰炸,更成为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痛。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的解体,塞尔维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常年饱受变迁、内战纷扰下的塞尔维亚人民并没有生活在过去的阴影和伤害下,而是顺从着一切的跌宕,转变,并深受与众不同的精神,艺术,建筑和文化的影响下,活出了一种更强有力的生命感。这个占据了巴尔干半岛中心位置的国家,在2015年就被《Lonely Planet》评为“最值得出行的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

自2017年1月15日起,中国和塞尔维亚互相免签,这是欧洲首个真正意义上与中国达成互免签证协议的国家。环环亲测,无论你喜欢城市夜生活还是乡村生活,热爱历史遗迹还是向往仙境一般的童话世界,塞尔维亚都能够满足你。接下来,就和环环一起走近这个国家吧!

不一样的欧洲

“幸福到来的时刻,得给它加上一丁点儿轻微的苦涩。这样就能记得更牢,因为面对不愉快的时刻比对愉快的时刻记得更长更久。”

——米洛拉德·帕维奇

走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街道,这里绝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欧洲。塞尔维亚最著名的作家曾在《扎哈尔词典》一书里写道“幸福到来的时刻,得给它加上一丁点儿轻微的苦涩。这样就能记得更牢,因为面对不愉快的时刻比对愉快的时刻记得更长更久。”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这座城市带给人的感受。

多瑙河与萨瓦河穿城而过,缓缓流淌,临河而建的城市总是带给人平静和惬意。城市里有现代的步行街和琳琅的商铺,也有石板街道,被鲜花覆盖的美丽咖啡屋,但你不会想到也许在下个转角就能看到那些战争的痕迹——被轰炸之后所剩的残垣,过火之后裸露出水泥表面的房屋,历史刚刚过去,却仍然历历在目。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是千年古都,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878年首次出现了贝尔格莱德这个斯拉夫语名称的记载,其意为“白色之城”,因被不同文明征服过,造就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贝尔格莱德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的重要枢纽。它坐落在多瑙河和萨瓦河的交汇处,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过市区,把贝尔格莱德一分为二,一边是富有历史感的老城区,一边是现代化建筑群集中的新城区。

在贝尔格莱德醒来

“这个早晨,不论谁足够幸运地在贝尔格莱德醒来,都会意识到他今天的生活已有足够多的收获。坚持更多的要求似乎不合时宜。”

——杜桑 ·拉多维克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贝尔格莱德被誉为“巴尔干的大门”和“中欧的大门”。从古罗马帝国开始,几乎这里的每一代人都经历过战争。曾经,圣萨瓦(Saint Sava)写下过这样的文字:”我们开始时都很困惑,东方确认我们属于西方,而西方却认定我们属于东方,我们中的一部分人看不清自己在这场冲突中的位置,哭泣着认为自己无所归属,另一部分人却坚信自己只属于冲突的某一方。”

圣萨瓦是塞尔维亚东正派教堂的创立者,在他的遗骨被烧毁300年后,为了纪念他,圣萨瓦教堂(Cathedral of St. Sava)被建立。这是贝尔格莱德最大的纪念性建筑,总占地3500平方米,采用了东正教常用的拜占庭式设计。

教堂通体以纯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晶莹坚固的质地确保了教堂的稳固与高大,也象征了教会的威严,教堂的内部仍在装修中,但是装修完成的部分之精美让人叹为观止。

塞尔维亚的主要宗教为东正教,东正教教堂穹顶的壁画往往精美绝伦,抬头仰望的那一刻,会感叹画师的技艺和宗教的魅力。

贝尔格莱德市市最有名的地方是卡莱梅格丹(Kalemegdan),这座公园经常被描述为都会博物馆,有浪漫主义风格的鲁兹卡教堂和圣帕拉斯契瓦教堂;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还有贝尔格莱德最具人气的纪念碑——由伊万·梅斯特罗维奇雕刻的“维克多”纪念。在高耸的卡莱梅格丹堡垒,能看到该市的壮丽景观;萨瓦河与多瑙河的汇合点。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是前南斯拉夫的重要领导人,若你对现代史感兴趣,可以参观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The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Yugoslavia and Tito's Mausoleum)和花宫(The house of flower)即铁托墓。一块长方体的白色大理石墓碑,上面没有任何歌功颂德的碑文,只镶有三行镏金大字:约瑟普·布罗兹·铁托。这里有很多铁托生前收到的火炬,它们形态各异,在每年铁托生日时从全国各地寄来,代表了人们建设美好生活的决心。

美酒、美食与童话生活

有着“花之城”美誉的诺维萨德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到处散发着悠闲的气质。这里有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最著名的是伏伊伏丁那博物馆,收藏了不少塞尔维亚的藏品,这里经常举办各种风格的画展、音乐会和艺术节。

喜爱塞尔维亚电影的人一定要去木头村看看,木头村是塞尔维亚著名导演艾米尔.库斯图里卡为了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Life Is a Miracle)所建造的村落。木头村从地面到房屋,全部用木头建成并以色彩缤纷的油画粉饰,村里奇形怪状的雕塑,还有屋内的家具都是用鲜花点缀,整个环境都是充满童真。

从木头村可以乘坐山区小火车游览兹拉蒂博尔山区,有机会一定要体验下这条线路。萨尔干8号观景铁路始建于1921年,全长15.5公里,直至1974年都是连接塞尔维亚的主要运输干线,之后才改造成旅游铁路。由于其中一段路轨连续打了两个圈,从高处看,恰好是一个“8”字,所以才叫Sargan 8。整个运行线路共要穿越10座桥、22条隧道,不仅能尽情呼吸新鲜的空气,还能将优美宁静的山区景色尽收眼底。

塞尔维亚的饮食丰富多样,当地的饮食文化深受希腊、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匈牙利等国的影响,总体上来说是“无肉不欢”。塞尔维亚出产七百多种葡萄酒,最值得品尝的是这里的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在欧洲国家中,塞尔维亚的消费算是不贵的,折合100多元人民币就可以在餐厅里享用一顿正餐。

对于很多中国游客来说,塞尔维亚不是他们前往欧洲的第一选择,论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并不如西欧或者南欧发达,但却恰恰因为其小众和独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欢迎,等待疫情结束,一定要去这个宝藏国家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