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2019年三季度业绩快报。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5.43亿元,同比增长2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8亿元,同比增长51.14%。

报告显示,永辉把业绩增长的原因归结为三点:

1、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新开门店数量增加;另一方面老店营收也保持持续增长。门店布局的不断完善以及营运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稳步上升。

据永辉官网显示,公告期内永辉已开业门店829家,正在筹备中的门店205家。

2、报告期为了应对股权投资和门店扩张的资金需求,本期赎回了部分理财产品,同时新增了短期借款,从而使本期理财收益有所减少,而利息费用同比有所增加。

3、报告期确认了股权激励费用2.03亿元;联营公司云创、彩食鲜和上蔬永辉投资亏损3.65亿元;剥离彩食鲜确认了投资收益1.26亿元。

截止今日收盘,永辉超市股价为8.94/股,市值达855.6亿元。

梳理整合

2019年上半年,永辉将原云超一、二集群进行合并管理;对彩食鲜版块进行梳理和整合,借助资本的力量成立合资公司,2019 年度母公司不再控股;公司转让部分云创股份,使其更符合创新企业的发展规律。去年年底,因云创亏损致使上市板块财务数据存在压力,永辉超市已将永辉云创剥离上市主体。今年3月,永辉要约收购中百集团(000759)不超过6906万股,占总股份比例不超过10.14%,要约价格8.1元/股。

9月25日,永辉超市要约收购中百集团6906万股获正式受理。公告中称,本次要约收购为部分要约,不以终止中百集团上市地位为目的。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后,收购人最多合并持有中百集团40.00%的股份,中百集团将不会面临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风险。

永辉超市表示,看好中百集团的未来发展前景,本次收购旨在加强对中百集团的战略投资和战略合作,进一步促进收购人和中百集团之间的业务协同效应,提升中百集团价值,不以谋求控制权为目的。

拓展新业务

新业务方面,永辉超市旗下新零售试验田“超级物种”在上海首次尝试开出了一家2000平方米的大店,并首次融合了到家配送的“卫星仓”模式。同时,永辉也开始考虑生鲜业务的盈利问题。

今年6月,永辉超市旗下永辉金融上线了一款信用支付产品—小辉付,类似于永辉超市版“花呗”,用户开通小辉付后可在永辉超市、万全商城等地先消费,后付款。

作为零售巨头,永辉超市的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体系,永辉金融最出色的业务在于供应链金融。永辉超市表示,利用供应链应收账款进行资产证券化,将应收账款转变为流动性较高的现金资产,可以拓宽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

此外,永辉超市旗下“永辉买菜”APP已经在重庆、福州、成都三个城市测试,将于10月26日之后在北京上线。

据悉,永辉mini店以店仓的形式跟“永辉买菜”打配合,同时还会根据不同的品类为该平台设立独立的前置仓。按照规划,永辉mini在全国的规划是开设800家门店和200家独立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