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貴港:好一座宜居之城

耕種,成長,收穫

貴港,處處是好景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我們的家園越來越美麗

1996年地級貴港市成立以來,我市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截至2017年,中心城區市政道路面積約815.35萬平方米,綠地總面積2300.35公頃,分別是地級市成立初期的6.7倍、9.33倍;公園總面積達605.28公頃,人均公園面積13.54平方米。

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羅泊灣大橋橫跨南北城區。(鄭文虹攝)

我市深入開展“城市建設管理年”“城市形象提升年”“城市發展躍升年”和“六城聯創”活動,城市品位和形象不斷提升。圖爲市區新世紀廣場荷花綻放。(周開強攝)

近年來,我市全面貫徹落實“13446”工作思路,圍繞“打贏城市提升主動仗、實現城市大變化”目標,深入開展“城市建設管理年”“城市形象提升年”“城市發展躍升年”和“六城聯創”活動,加快項目建設,強化城市建設管理,全力推動城市品位和形象不斷提升。

我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爲補齊短板、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實現“城市大變化”目標的重要抓手,想法設法破解項目徵地和資金瓶頸,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羅泊灣大橋、青雲大橋、體育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等一大批民生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城市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在投資8.5億元的園博園建設中,秉承“敢幹、實幹、苦幹、善幹”新作風,採取“巧幹雨天、搶幹陰天、大幹晴天”和“5+2”“白+黑”等有力措施,僅用9個月便高質量完成,創造了貴港城市建設的“貴港速度”。

2016年以來,我市投資80億元,實施93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城市綜合承載力日益增強。投資15億元的興六高速一級連線和金港大道交通改造提升工程全線貫通,投資5億元的城區道路“白改黑”工程全部完成16條道路改造,投資2.5億元的高鐵廣場項目一期工程局部通車,投資5.96億元的金港大道東段高架橋工程完成總工程量的30%,西江大橋維修加固工程今年完工恢復通車,城區新路網初步形成,道路更加寬敞、設施更加完善。截至2017年,中心城區市政道路55條355.4公里,道路總面積約815.35萬平方米,分別是地級市成立初期的3.2和6.7倍;城市大小橋樑達40座,比1996年增加37座。

城市綠化美化亮化

景觀進一步提升

截至2017年,市中心城區市政道路55條355.4公里,道路總面積約815.35萬平方米,分別是地級市成立初期的3.2和6.7倍。圖爲興六高速汽車大道西環路立交橋雄姿。(張慶傑攝)

 我市完成體育中心亮化工程等一批亮化工程,75處204棟樓宇和1萬多米綠樹亮化,荷城夜色更加美麗璀璨。圖爲夜色中的體育中心。(江金蓮攝)

爲打造更加豐富的城市色彩,我市深入推進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建設,大力實施進城出入口綠化提升工程,投資1800萬元完成東、西、北、西南、軍分區等5個進城出入口的綠化景觀提升,打造整潔大氣的貴港門戶景觀;完成迎賓大道、金港大道等12條城區重要增彩改造,形成季相分明、四季有花的景觀效果;在公園廣場和主要街道打造了一批精品荷花景觀;完成體育中心亮化工程等一批亮化工程,75處204棟樓宇和1萬多米綠樹亮化,荷城夜色更加美麗璀璨。

強化園林綠化。截至2017年,中心城區綠地總面積2300.35公頃,是1996年的9.33倍;綠化覆蓋面積2668.07公頃,是1996年的8.7倍;綠地率29.04%,綠化覆蓋率33.68%。建成貴港園博園、新世紀廣場、馬草江公園、民族公園、南山公園、東湖公園等6個公園,總面積達到605.28公頃,人均公園面積13.54平方米。

加強照明設施建設。截至2017年,我市城區約有路燈2.15萬盞,線路長度540公里,變電控制箱230個(臺),分別是1996年的6倍、12倍、44倍。

市中心城區綠地總面積2300.35公頃,是1996年地級貴港市成立初期的9.33倍;綠化覆蓋面積2668.07公頃,是1996年的8.7倍。圖爲市民在鬱鬱蔥蔥的南山公園晨練。(李家樞攝)

 我市建成貴港園博園、新世紀廣場、馬草江公園、民族公園、南山公園、東湖公園等6個公園,公園總面積達到605.28公頃,人均公園面積13.54平方米。圖爲市民在東湖公園晨讀。(張慶傑攝)

城市供水和排水排污

能力顯著提高

我市引進北控水務有限公司,並對供水、污水處理實行特許經營,促進了供水排水事業長足發展。截至2017年,中心城區有供水廠2座,供水管網總長949.84公里,比2006年增加182公里,日供水量達11萬噸,用水人口50多萬人。年供水量達5133萬噸,水壓合格率達98.5%,水質合格率達99.2%。

城市排水能力明顯提高,截至2017年,市中心城區排水管網長度518公里,比1996年增加491公里。市中心城區5條河道截污與生態治理工程中的牛皮河黑臭水體治理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2%,杜衝江、馬草江、沙江基本完成清淤工作;北潭河及木蘭河整治工程完成總投資28.7%。市中心城區建成污水處理廠3座,日均處理污水10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達92.1%,達到自治區要求;建成我市第一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生活垃圾綜合利用走在全區前列。

我市投資5億元進行城區16條道路“白改黑”工程改造,城市道路煥然一新。圖爲改造後的中山中路。(張慶傑攝)

智慧城市更智慧

我市全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重點對行政管理、公共安全、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信息化進行升級,打破數據壁壘,橫向建設數據交換共享體系。圖爲天網監控中心。(陳榕玲攝)

我市大力發展綠色公共交通,構建新能源電動公交車、新能源電動出租車、共享單車綠色出行體系,着力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圖爲華奧純電動公交車在街道上運行。(譚曉軍攝)

我市2013年被列爲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市委、市政府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建設,重點對行政管理、公共安全、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信息化進行升級,打破數據壁壘,橫向建設數據交換共享體系。截至目前,共採集40多個委辦局3億多條數據,13個政府付費項目141個子系統部署上線,智慧黨建、智慧市政等9個項目已經試用推廣。智慧醫療、智慧社區、智慧教育等7個項目已完成整體方案設計和開發,正在進行系統部署準備工作;“空中課堂”等4個項目已完成平臺部署並逐步推廣。在2018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我市智慧城市建設模式作爲全國4個最佳實踐案例之一發布;在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峯會上,我市獲得“技術創新獎”。

這,就是我們的家鄉

交通路網內通外聯

幢幢高樓鱗次櫛比

公園綠地花團錦簇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服務功能逐步提升

生態宜居、大美貴港

>>>更多資訊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瞭解

貴港市網信辦指導  貴港日報/貴港新聞網出品

內容來源貴港日報

圖片來源 ▍張慶傑 陳榕玲 江金蓮 鄭文虹 譚曉軍 李家樞 周開強

作      者 ▍譚彩珍

編      輯 ▍李嘉儀

法律顧問廣西君望律師事務所   0775—4251733

報料電話 ▍0775-4523503、4521951、4552730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