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了解乾隆,有5个人物是始终绕不开的,分别是康熙、雍正、富察氏、张廷玉以及和珅。乾隆12岁时,在父亲雍正(当时的四皇子胤禛)的安排下第一次见到了康熙皇帝,年近七旬的康熙对这个孙子非常喜爱,很快便决定养育宫中,亲自抚养。

乾隆身上的标签有很多,比如:

清宫剧最爱的皇帝之一;

爱画画,但作品质量不高,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打架的鹿、秃头的野鸭子;

宫廷瓷器工艺复杂,但被人诟病是农家乐风格审美;

极为高产的诗人,但诗作质量平平。

如果抛开这些标签,历史上的乾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要了解乾隆,有5个人物是始终绕不开的,分别是康熙、雍正、富察氏、张廷玉以及和珅。

1、康熙

乾隆12岁时,在父亲雍正(当时的四皇子胤禛)的安排下第一次见到了康熙皇帝,年近七旬的康熙对这个孙子非常喜爱,很快便决定养育宫中,亲自抚养。

祖孙二人几个月的共同生活经历,成为了乾隆珍贵的童年记忆,他对这位慈爱的祖父充满了仰慕和崇拜。但对于施政风格严猛、性情强悍的父亲,他并没有太多的好感。

2、雍正

1753年,雍正去世。乾隆甫一登基,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驱道士、罢开垦、免欠税、赦免关押的皇族,推翻父亲的许多政策。

大批前朝获罪官员也予以宽免,例如曹雪芹的父亲曹頫被释放,没有赔完的302两银子也不要了,乾隆还拨了一个院子给他们一家居住。乾隆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某种意义上是对祖父施政风格的仿效,也是对父亲的一种反叛。

3、富察氏

1748年(乾隆十三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后富察氏病逝。

乾隆一生中有三位皇后:富察氏、那拉氏、孝仪纯皇后。其中富察氏性情温和贤惠、聪敏非常,帮乾隆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对皇太后也敬重有加,和乾隆之间感情深厚。

富察氏曾生过两个嫡子,其中长子永琏被立为太子,但很不幸的是,两个儿子分别在9岁和2岁时去世,富察氏的去世更让乾隆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自此,过去那个儒雅温和的皇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暴躁恐怖的君主,潜藏在乾隆身上的父亲的影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4、张廷玉

首当其冲的是三朝老臣张廷玉,乾隆十三年10月,张廷玉受到了从政生涯第一次处分:在为富察皇后写作的祭文中,他用了“泉台”一词,乾隆认为这个词过于普通,无法匹配皇后尊贵的身份。

这只是个开始,张廷玉此时已经70多岁了了,对于乾隆而言已没有多少的利用价值,而不断起用的新人,让乾隆免去了朋党之争的顾虑。

乾隆十五年,几次三番被申饬的张廷玉回到了家乡,本以为可以过几天清净日子,但钦差大臣德保的抄家让他的处境更加困窘。5年之后,张廷玉去世。

这一时期的乾隆,在政治上的手段严苛异常,在处理彭家屏案、丁文彬案时,不惜采用极其残酷的刑罚,企图以此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目的。

5、和珅

到了乾隆统治晚期,他的性情又出现了180度大转弯,仁慈、自满成了乾隆性格里的关键词,政治上由严入宽,生活上由简入奢。

从1783年(乾隆四十五年)开始,多次将全国数千名死刑犯批成死缓。对于贪腐的态度也不复往日的严厉,而是在和珅的建议下,采纳了“议罪银”方案,官员们将白银和珍宝源源不断地进贡到皇帝手中。

但乾隆享受奢侈生活的背后,是贪腐的全面化、集团化趋向,在“盛世”的背景之下,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日益下降。1796年(乾隆六十一年),乾隆传位于十五皇子永琰,嘉庆帝即位,但退位后的乾隆对于国家事务仍有着决定权。

1798年,乾隆去世,一代君主谢幕,“嘉道中落”开启。

读历史时常有一种感慨,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太多的侧面,通过多渠道了解信息,才能渐渐地拼凑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物图像。

从影响乾隆一生的5个人身上,我们得以了解到这位打造“康乾盛世”的君主身上,有着寻常人的喜怒哀乐,也影响了大清王朝的历史走向。

参考资料:张宏杰,《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