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時間

她走遍喜馬拉山沿線

見過太古的冰山

也被高原上的野獸攻擊過

在16個貧困國家救人無數

如今身患癌症的她

卻在古稀之年選擇留在四川

守在成都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裏

只因爲這家雜貨鋪的背後

是600多個困難家庭生活的希望

照片中面帶微笑

銀髮素裹的老人就是瑞秋(Rachel)

她生於英國南部的一個小城鎮

從小的興趣愛好就是運動和爬山

“如果不出意外

或許我會成爲一名運動員。”

然而一次生物課

讓她的人生走向徹底扭轉

在一堂生物課上

她突然想起自己讀過的一本書中

關於衆多醫生在非洲行醫的記載

“那兒平均10萬人,纔有一名醫生

在醫生萬分缺乏的地方

他們真的能改變人們的生活。”

瑞秋一家的全家福,左二爲瑞秋

這對熱心善良的Rachel觸動很大

她從此決心走上了從醫的道路

“我覺得這(幫助別人)

遠比花時間在運動上更有價值。”

“我不需要留在英國工作

其他人也會做同樣的事

而我在別的國家做的這些事

會更有意思也更有意義。”

大學期間

瑞秋去到尼泊爾實習

誰知尼泊爾不僅醫療條件落後

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更是相當於“0”

在這裏她親眼看見生病的人

被擔架抬着翻山越嶺步行30天

纔到達最近的醫院

更多的人死在了去醫院的路上

她被眼前的一切所震驚

這裏真實的生存條件

遠遠超出她的想象

回到英國後

在尼泊爾見到的一幕幕

一直浮現在瑞秋的腦海中

她下定決心要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

她辭掉了在醫院的

高薪兒科醫生工作

遠離了英國的安樂之地

從此背井離鄉

過上了漂泊他國的日子

這一開始便是長達45年

Rachel也從一個年輕小姑娘

變成了滿頭白髮的老太太

45年間

她輾轉16個貧困國家的偏遠地區

投身於醫療衛生和醫療教育

即便壯美如喜馬拉雅山

在瑞秋眼裏也不是風景

她看到的是衆生的苦難

在不丹的時候

她爲那裏的醫務人員用心編寫了

《基礎醫療手冊——診斷與治療》

書中密密麻麻的記錄與補充

成爲醫務人員手裏的“命書”

這本書多次印刷出版

幫助了很多人

1999年瑞秋來到中國

她沒想到中國會成爲自己的第二故鄉

她在西藏一呆就是8年

志願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鄉村醫

她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她也不能自己去醫治救所有人

於是她跟西藏甘南縣的衛生局合作

志願培養了7批鄉村醫生

然而也正是在爲

發展中國家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

瑞秋發現

很多骨折或腿部感染的人

直接選擇了截肢

因爲家裏負擔不起

截肢會更省錢

還有一些殘疾人

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無法勝任工作

卻也拼命想償還住院欠下的債務

治病卻治不了窮

況且還有不少人因病返窮

這可怎麼辦

瑞秋想到了技能培訓

通過教習縫紉、木雕、繪畫、養蜂等技能

讓他們掌握一門手藝

獲得在家工作的機會

有人問瑞秋

一輩子都在四處奔波

沒結過婚無兒無女

難道不會覺得遺憾嗎?

瑞秋卻不以爲意

她說

“這世界上總要有人

去做別人都不願意做的事

如果我真的結了婚,生了孩子

說不定我就沒辦法做這些事了

對我來說那纔是真正的遺憾!”

瑞秋從小在簡單

而幸福的家庭中長大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

她對這個世界始終保持着

善良、好奇、探索欲

所以當她決定要

做這些事而離開英國時

家人非但沒反對,還很支持

因爲她的三個姐姐們

也在全世界各地做着相同的事

Ray兒時的全家福(從左至右:母親、Ray、大姐Hazel、父親、三姐Joan、二姐Nan,右側的空位是留給她兩個不幸夭折的姐姐)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

瑞秋恰巧在成都

經歷了那驚心動魄的時刻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

她沒有想着回英國安穩度日

而是毅然決然當起志願者

她多次趕赴災區參與抗震救災

爲災民提供救援物資和急救用品

在這一過程中

她接觸到越來越多

殘障或生活困難的人們

能夠製作非常精緻的手工藝品

同樣很難找到適合這些產品的市場

“我不能不做些什麼

他們需要我”

瑞秋說出這句話的時候

眼裏除了真誠再沒別的了

情急之下

她自己出錢收購這些手工藝品

她從不還價

因爲她心裏清楚

很大程度上來說

這就是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

可這樣一直下去也不是辦法

怎麼能讓這些困難的人們

製作的精緻手工藝品賣出去?

瑞秋尋思着在成都開一家店

“我不知道這個決定結果是好是壞

我只知道自己必須這樣做”!

然而“砸鍋賣鐵”籌了幾十萬

準備謀劃開店的時候

家人朋友都表示不支持

都勸她放棄

但她不肯就此作罷

一直堅持着

“我喜歡挑戰

所以我接受了這個挑戰

決定試一試

如果我全力以赴去嘗試

它仍然失敗了

那就失敗了吧

但至少我努力試過了。”

於是2013年

在成都一個不起眼的轉角

一個名叫「岩羊」的手工雜貨店

默默的出現了

在西藏時

她曾和強壯如牛的岩羊搏鬥

因爲這種強壯的岩羊

讓瑞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於是就給這家小店取名爲岩羊

店裏售賣的

全是身體殘障

或生活有困難的手工藝人

製作的精美物品

十幾塊到上百塊的售價

十分便宜,卻一點都不廉價

因爲這背後承載了太多東西

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手工藝品背後

都有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

都關乎一個家庭的幸福與生計

小店的一角擺放着卡片,上面詳細介紹了每一件手工藝品背後的故事

這是西藏的一位媽媽

製作的手工飾品

她家裏有9個孩子

需要靠這些供孩子上學

李大姐天生有脊椎問題

下半肢沒有知覺也動不了

出行都得依靠輪椅

她擅長製作羊駝

以製作皮雕爲生餘氏夫婦

有兩個患地中海貧血症的兒子

這種疾病每三個星期進行一次換血

夫婦倆以此維持兩個孩子的醫療費用

細細數來

這小小的一家店

陳列着2萬多件精美手工藝品

它們出自700多位殘障人士

貧困手藝人和經濟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同胞

對於每一件手工藝品

瑞秋都像對待孩子般那樣愛惜

對每一個進店的客人

她都不吝惜自己的熱情與善意

專程來店裏和瑞秋交流的母女

成立至今

岩羊幾乎年年虧損

從開店至今

瑞秋沒拿過一分工資

爲了維持店裏的日常經營

Rachel不得不賣掉自己的房子

蝸居合租房

平日裏生活也是能省則省

她很少會爲自己添置新衣

舊褲和舊鞋時常壞了補補又穿

經常去超市採購臨期食品

甚至還不時喫過期的食物

但再難再苦

她也堅守自己的底線與原則

深知這是700多個家庭的希望

她從不與手工藝人討價還價

只要一到結款的時候

就算自己沒有足夠的錢

她也會想盡辦法結算清楚

一筆也不會拖欠

Rachel不僅僅只是幫助了他們

還保護了他們的尊嚴

她不希望讓人覺得這是施捨

他們是在通過自己的勞動來賺錢生存

活得昂首挺胸

“我不想成爲上帝

我只是盡力做着

讓自己開心也讓別人開心的事”

好在經媒體報道後

岩羊成了一家網紅店

愛心人士絡繹不絕

一週的銷售量相當於過去兩三個月

還有志願者攝影過來幫忙拍攝產品

懂電商的熱情小夥幫忙開設網店

岩羊小店終於看到了生機

然而上天總是太過殘忍

幾乎與此同時

扶貧濟弱一輩子的瑞秋奶奶

被查出癌症

彼時恰好小店人手緊張

她硬是拖了6周纔回國治療

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

病情逐漸穩定

但依然有復發的風險

她心繫店裏的狀況

在病情穩定後

又匆忙返回這個

她心心念唸的地方

今年73歲高齡的她

與癌症頑強鬥爭的同時

仍然堅持開店

還一直利用業餘時間

埋頭撰寫適合中國國情的基礎醫療書

對於癌症她從不懼怕

見過最美的風景

也體驗過最苦難的人生

生命於她而言

已經不僅僅是生與死

而是更加立體的存在

“一個人

或許不能改變全世界

但我們總能爲一個人

改變他的世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