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段失敗的感情在最初是痛苦的,會讓人和闕清子一樣懷疑自己,放大自己身上所有的缺點,然後覺得自己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的,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忍不住會想如果自己足夠優秀,是不是就可以不分手。原生家庭環境的陰影,會一直存在,並且不會消失,我因爲小時候同樣有着和王鷗差不多的家庭情況,即使是已經步入社會的今天,卻依然不敢將自己交付給別人,相信這世間依然有着美好的感情,但是自己卻不會擁有這種感情。

《我家那閨女》這個綜藝在播出之後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不少人都發現原來明星也和自己有着一樣的煩惱,也會面臨事業的壓力,也會時刻被父母催婚。她們也有着同樣的困惑,有着各種天馬行空的好奇,有着回憶起來都忍不住落淚的愛情。

生活比拍戲苦多了

在《我家那閨女》中,讓觀衆最熟悉的就是闕清子了,在她身上我們或多或少的都能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當初和紀凌塵的愛情,狂撒狗糧,可是一旦分手之後,以往的愛情閃光點都成傷心的回憶。

時至今日當闕清子提起感情的事情,還是會落淚。失戀的感覺是刻骨銘心的,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我們經常在面對身邊朋友的感情問題時,都能理性地當一個感情大師,但是在面對自己情感的時候,卻怎麼也開導不了自己。

男生和女生的愛情觀是不一樣的,就導致了很多矛盾的產生,闕清子在和小夥伴討論的時候,說起了感情問題,表示自己對那種在感情中很霸道的男生是不考慮的。

這種大男子主義的戀愛方式,在愛情裏是很不健康的一種心理,要求女性必須以男性爲主,直接給女性貼上了一個柔弱的標籤,讓女性以後只能依附於他生存。

尤其是當事業上有了衝突之後,這段感情就很容易走向了結束。談論起這些事情,闕清子的情緒很激動。

一段感情的開始和結束,會帶來幸福也會帶來悲傷,它讓我們倍受打擊,卻也讓我們學會了成長。經過一段失敗的感情之後,對於自己的認知就會更加清楚一些,也開始在這失敗的感情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對於闕清子來說,她想要的愛情是陪伴,是平等,是尊重,一切不能給予女性安全感的事情都是藉口,什麼沒有房子、車,沒有更好的物質,這些統統都是還不夠愛的表現,對於她們自身的條件來說,這些物質方面的給予恰恰是不重要的,她們最需要的陪伴,卻很少能夠得到。

一段失敗的感情在最初是痛苦的,會讓人和闕清子一樣懷疑自己,放大自己身上所有的缺點,然後覺得自己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的,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忍不住會想如果自己足夠優秀,是不是就可以不分手。

當初的闕清子會感慨拍戲好難,可是現在卻會說“我覺得生活比拍戲難多了”,然而最終也悟出了生活的道理:只有自己一直優秀,才能在生活中有着自己選擇的權利。

父母雙全的留守兒童

在《我家那閨女2》中,不僅僅有甜甜的戀愛,也有難以言語的痛苦,王鷗在節目中第一次提起了自己的家庭。

在影視中王鷗的形象一直都是像“汪曼春”這種敢愛敢恨的灑脫形象,或者是《歡喜冤家》裏的俠女形象,但是提到了自己的童年家庭,她卻忍不住落淚。

從小離異的生活給她留下了很深的陰影,父母在自己面前的爭吵和打鬧讓小時候的她害怕,並且暗自下定決心,自己以後有了孩子,絕對不會讓孩子看見自己吵架。

既然是夫妻生活,矛盾肯定是有的,誰還沒有看見過自己父母鬧矛盾呢?只不過是嚴重性的區別罷了!但是大多人小時候對於這種事情是很害怕的,父親在自己心中一直都是頂天立地的形象,母親一直都是自己的保護傘,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自己的大山會傷害自己的保護傘,這種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一瞬間的崩塌,讓所有的孩子都害怕。

小時候看着別人的孩子被父親扛到肩上,自己卻從來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因爲自己連父親的陪伴都是奢望,爸媽爲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王鷗買了很多水果,但是水果都一點點喫完了,卻還是等不到爸媽的身影。

當他們離婚之後,她覺得自己成爲了一個孤兒,因爲這些記憶太深刻,所以纔會選擇將這些拍成影視作品,來警示別人。

明明父母是自己在這個世間最親密的人,可是當自己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卻在第一時間想着不要麻煩他們,面對所有的事情都感覺自己是在孤軍奮戰,尤其是當別人處於人生轉折點,比如中考和高考的時候,自己一個人緊張走進考場,還在心裏安慰自己無所謂。

原生家庭環境的陰影,會一直存在,並且不會消失,我因爲小時候同樣有着和王鷗差不多的家庭情況,即使是已經步入社會的今天,卻依然不敢將自己交付給別人,相信這世間依然有着美好的感情,但是自己卻不會擁有這種感情。

在面對幸福家庭的朋友,總是忍不住自卑,避開談論這種話題,有時候也忍不住想,是不是隻要自己改變了,就可以擁有一個幸福的婚姻,但是童年埋下的不安,時刻提醒着自己,不要讓自己處於無路可退的地步,不要將自己毫無保留的交出去,只有自己不斷的努力提升,才能在選擇中保證自己的主動權,給予自己安全感。

內心有愛,纔是時刻想要進步的源動力

我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你保持進步的動力是什麼?

下面的答案五花八門!

有人想努力攢錢給女朋友買一件好看的旗袍。有人想在家人重病時,給他們用一點不走醫保的進口藥。有人說:“我喜歡的東西都很貴,我想去的地方都很遠,我愛的人都超完美。”

也許所有的答案都在說明一個問題:人之所以要進步,是爲了改變現狀;爲了把命運攥在自己手裏;爲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爲了看一眼更大的世界。

而對於《我家那閨女2》中的這些“大閨女”們來說,她們進步的源動力則源於永遠對生活充滿了愛。

心理學上,有一個儲愛槽原理。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有一個儲愛槽,用來儲藏各方面的愛,但是最主要的愛來源於父母。就好比很多罪犯的都有不幸的童年,不會去“愛”別人,這是因爲從小便沒人教他們這種情感,也證明了在原生家庭的耳濡目染播下的種子是會在心底生根發芽的。

然而,即便是自己未曾擁有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內心只要保留着原始的真誠和愛,也能蛻變成最美的自己。

就如王鷗,即使雞飛狗跳的童年讓她至今記憶猶新,後來父親早逝成爲她永遠的痛,但是這樣環境生長下的她依舊懂得體貼別人,爲他人着想,並且堅韌而獨立。

就如闞清子,13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提到中學時代,她用“非常壓抑”來形容:作爲老師的重點監督對象,同班同學成績下降,被責罵的卻是她。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自然而然會變得脆弱、敏感、自卑。而愛情,很容易成爲她的全部寄託。然而,經歷過太多的傷痛,30歲的闞清子愛情觀也已趨於成熟和理性。她送給30歲的自己一句話——快樂是自己創造給自己的,人生也是。

無論是多麼不堪的童年,時間終究可以抹平一切,只要內心有愛,永遠都能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