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什麼的人聽崔健的歌總會聽到淚流滿面,因爲它既暖的像詩又冷的像墓誌銘,從年少到而立都不覺得厭,我們稱其爲無可挽回的成長。有人信奉他爲開創一個時代的搖滾之父,有人稱讚他是中國的布魯斯·斯普林斯汀,但他只是崔健,不是任何被構想出來的誰的影子,他自嘲自己只是那個上世紀在小酒館唱着“一無所有”的音樂流氓。

1. 他是穿舊軍裝的新詩人,堪稱中國搖滾第一人

崔健是個典型的北京爺們,因1986年在工體唱響的一首《一無所有》而紅遍當時大江南北,爲那時改革開放的中國藝術界帶來了新的具有衝擊性的音樂方式,我們稱崔健爲“中國搖滾第一人”,至此中國搖滾時代來臨。

花房姑娘、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兒野、藍色骨頭、假行僧等歌曲不僅記錄了崔健式搖滾的成熟也見證了中國音樂的發展,崔健是唯一一位在中國巡演超過1000場的內地音樂家,發行的唱片銷量超過1000萬張。

在軍隊長大,出身北京文工團的崔健,曾一度被視爲異類,但他用獨特風格的音樂告訴世人,中國需要這樣不同的聲音,所以穿着舊軍裝的崔健以詩爲馬,以歌爲劍,將新世界的大門打開。想在故宮紅牆外坐上一輛三輪車,在飄雪的馬路上唱着崔健的歌,他不只是一個音樂人,還成爲了一種文化現象。

2. 批過那英、拒談汪峯、懟過劉歡,他從黑暗中來更無懼這人間

1987年,崔健的一首《南泥灣》在線觀看(✪ω✪)讓他成爲了一個衆人眼中的TOUBLE MAKER,敏感的歌詞和緊張的社會環境產生了不可預知的化學反應,崔健受處分離開北京歌舞團並且被禁止在北京進行大型演出。但他並不在意,因爲本就從地下搖滾摸爬滾打而來的人又何懼回到泥潭?就像他在《死不回頭》中唱的那樣:我現在浪尖風口,南牆碰了我的頭,如果我死不回頭。這是崔健作爲一個死不回頭的人,堅持自己並且接受着無力改變的一切。從這件事可將崔健的性格窺知一二,他有着對於音樂的赤誠和如同看客般冷漠的性格,這看似矛盾而又無比和諧。

他曾經不顧與那英30多年的交情在小酒館裏心直口快的批評“大姐大”那英“全是假唱”,這不只是對於老友的失望更是他對於舞臺默認“規則”的反抗;他也曾經在媒體咄咄逼人的詢問“如何看待汪峯是搖滾界的半壁江山”這一問題時驕傲的拒絕回答,暗示汪峯是“別人家的後院”他自己是不能隨意評價別人的,這是他對於自我的驕傲和道德的堅守;他可以在《中國之星》的錄製現場因爲音樂的見解不同而公然在直播上“爆粗”懟劉歡,但又在爭論過後微笑着和劉歡握手言和致歉,他總是樸素的、固執的,但永遠天真永遠如壞孩子般叛逆。

3. 57歲寶刀未老依舊是傳奇,“我只想死在舞臺上”

1961年出生的崔健現如今已經57歲,但依然寶刀未老,活躍在各大音樂節和演唱會,談及衰老,崔健毫不避諱:我不怕老,也從不會服老,在我看來最好的死亡地點是舞臺而非家裏的牀上或是沙發。

頭髮中的灰白和鬍鬚上的白茬是時光給他的饋贈,57也僅僅是個再普通不過的數字,崔健依舊是那個傳奇。因爲心還年輕,夢還在,那麼老崔就不會停止在音樂道路上前進的腳步,哪有什麼所謂的星辰大海,都是遠方。

網上有這樣的一個問題:你如何評價崔健這個人?答案只有一句話:因爲崔健,那些日子纔不晦暗,僅此而已。我想如果非要崔健回答什麼是搖滾,他會告訴你:搖滾就是活着。【感謝關注,圖文皆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