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文明史,閃耀着許多值得自豪的光芒,也催生了許多世界領先的黑科技,讓無數華夏子孫爲之傾倒。

比如由諸葛亮先生髮明、載重400斤、日行數十里爲蜀漢十萬大軍提供糧食的木牛流馬。

比如祖先在冬天取暖、容器裏頭放入火炭,在棉被中使用的一種神器——"被中香爐"。

比如木匠祖師爺魯班爺爺造的能在天上連飛三天三夜的木鳶。

張衡地動儀爲何被移出教科書?地震專家:房樑上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再比如能感知預測地震的高級香爐或者說大酒罈子——"地動儀"。

這麼多精巧機關,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沒有一樣跟西方發明那樣實質性的造福人類,越是神奇的越是失傳了。

說的這裏,很多朋友都會提出異議,地動儀我們明明在教科書上看到過,"有圖有真相"啊。

大家在教科書中看到的張衡地動儀,肯定不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原版,是科學家王振鐸同志在1951年自己發明的,知識產權屬於人家老王,準確的名稱應該叫“王氏地動儀”。

張衡地動儀爲何被移出教科書?地震專家:房樑上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隨着“王氏地動儀”流言的紛紛擾擾,在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都悄然退出,找不到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反正雙方隔空交火,各種燒腦疑問也紛至沓來:

既然"地動儀"如此神奇,還大興土木建造地震局、買那麼多昂貴儀器幹嘛?

地動儀那麼靈敏,早就過了專利保護期,爲什麼不向國外推廣?

外國人發明獲得那麼多諾貝爾獎,爲什麼不仿造地動儀?

其實以上這些疑問屬於擡槓,地動儀的功能是記錄地動,而非預測地震。問題的關鍵是,似乎它連記錄地震的功能也極度缺失。

在我們的記憶中,教科書中的地球儀很像個大酒罈子。

張衡地動儀爲何被移出教科書?地震專家:房樑上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那酒罈上爬了八條龍,每條龍嘴裏含着一顆滾圓滾圓的珠子。

平時這些龍都非常安詳,一動不動,靜若處子,一旦某個方位有風吹草動,發生地震時,跟它對應方位的龍嘴會緩緩張開,龍口中含着的珠子也會立刻掉落至下方的蛤蟆嘴裏,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向人們示警。

這個偉大的發明據說來自公元132年的東漢著名天文學家張衡。

據說在歷史上,它曾經成功預測到一次地震。

這天,一條龍嘴中的珠子滾落到了蛤蟆嘴裏,張衡馬上興奮地告訴大家。

大家沒有一個人感覺到地面有絲毫震動,於是大家都說張衡是個大騙子。

幾天後消息傳來,說距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隴西一旦發生了地震,方位正是觸發機關的龍嘴方向。

從那以後,張衡被大家奉爲神人,地動儀也因之流芳百世。

張衡地動儀爲何被移出教科書?地震專家:房樑上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爲何地動儀被從教科書中移除了?

衆所周知,在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曾經詳細介紹了張衡和他的地動儀。

課文中是這樣寫的:

科學家張衡製造了一種儀器,能測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動儀。這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可是在2016年的部編本教材和2017年的統編本教材中,大家卻找不到這段內容了,這是什麼原因?

《後漢書張衡傳》: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鋼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楊,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張衡地動儀爲何被移出教科書?地震專家:房樑上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跟諸葛先生的木牛流馬一樣,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原型一號機早已失傳,連圖紙都沒有留下。

大家在教科書中看到的那款地動儀,是五十年代初一個叫王振鐸的人,根據這史料上的相關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復原而成的。

隨後這臺地震儀的照片與介紹文字,就被搬運到了教科書上。

但後來這台山寨的地動儀在學術界引發爭議,因爲它只是個聾子耳朵擺設,根本就不能用。

而且千百年來,國外也有很多發明家前仆後繼,仿製了無數次,都沒有取得成功。

俄羅斯有個地震愛好者,在家苦苦思索三個月,沒有弄明白這個原理,最後發瘋。

張衡地動儀爲何被移出教科書?地震專家:房樑上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改革開放後,尤其是進入網絡時代後,資訊發達,信息渠道增加,國內外對地動儀的質疑不絕於耳,有關部門無法保持淡定,繼續無視,於是這臺於1951年由王振鐸成功復原的地動儀模型,被迫從教科書中移除了

但是大多數人覺得,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無法"正常工作",那是他的個人能力問題,不是張衡的問題。

如果張衡的地動儀有問題,那就等於否定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智慧的先賢,否定王振鐸和幾十年來宣傳王氏地動儀的無數學者,並不意味着否定歷史上的張衡地動儀本尊。

除非反對的人拿出1800多年前的那臺地動儀,來證明它無法正常工作,事實勝於雄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人們誤解地動儀,那是還有一個玄機,大家可能沒有注意。

史書上那段關於地動儀的記載中,有一段關鍵部分被後人忽略: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鋼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

張衡地動儀爲何被移出教科書?地震專家:房樑上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研究半天"中有都柱"纔是關鍵啊,"都柱"的原理,王振鐸沒搞透徹,其他人會不會能搞清楚?

從1875年到現在的100多年間,有數以千計的中外科學家圍繞這個地動儀苦苦探索。先後有不下千種地動儀復原模型,進行了上萬次實驗,但都以失敗告終。

“王氏地動儀”問世之後,國內外的學者都給予了足夠的關注,但更多的是質疑。

1972年,日本考古學者關野雄通過計算,否定了"中有都柱"的直立杆原理。荷蘭的斯萊斯維克、美國人賽維也紛紛提出王氏模型即便是在理論上也無法成立。

英國學者李約瑟本來是張衡的資深崇拜者,他尖銳地指出了“王氏地動儀”與史書記載並不相符。

1984年,美國地震學家博爾特院士直接向“王氏地動儀”開炮:“此地動儀模型工作原理模糊,模型簡陋粗糙,機械磨擦大大降低了靈敏度,對地震的反應甚至低於人類的敏感,依據銅丸掉落方向來確定震中也根本不科學”。

來自國內的傅承義院士(中國地震學奠基人)更是對他的老朋友王振鐸推心置腹:就是房樑上掉塊肉,也比你那個玩意兒(模型)強!

張衡地動儀爲何被移出教科書?地震專家:房樑上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原理很簡單,房樑上的那塊肉至少沒有犧牲機械帶來的摩擦力,自然靈敏度要比“王氏地動儀”要可靠的多。

有人感嘆,張衡地動儀比哥德巴赫猜想都難一千倍。

古人何其聰明也,老王和老王,你可把歷史上的張衡給抹黑了,張衡啊張衡,你可把後世的老王害苦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