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十八亩”

文/杨兴德

发源于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大筐崮的祊河,沿费城经胡阳,过探沂达义堂,一路直下东南,最后在古城临沂的东北角,联袂南面距它不足两公里的涑河,一路欢歌,汇入奔腾南下的沂河。三河交汇以后,出山东入江苏,东进骆马湖,越过灌河口,最后流入了浩瀚的黄海。

不知经过多少年的冲刷和积淀,就在这沂河、祊河与涑河的三河交界处,冲积出一块没有名字的三角地带。细沙积成的河滩上,生长着茂密的洋槐树和参天的白杨树,还有两棵几搂粗的白果树。这片天然形成的绿色三角洲,是孩子们抓知了猴儿、采树叶喂小兔儿和嬉戏游玩的好地方。

紧挨着这片绿洲的西面,有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叫顾家园。顾家园的人们常年以种菜为生,偶尔也在为数不多的东一块西一块的土地上,种一点粮食。其中最大的一块地约有十八亩,当地人就叫它“十八亩”。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上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家住在离城墙根儿不远的小巷里。放了学或者星期天,经常结伴儿爬过城墙的豁口,经过涑河上的小木桥,到对岸的小树林里去玩儿。有时累了饿了,也偷偷地到“十八亩”地里去找点儿吃的。

那时节,我们每人每月二十一斤的供应粮是不够吃的,副食品又极端地缺乏。这些能“吃死老子”的半大小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更是整天饿的饥肠辘辘,恨不得石头都能啃它两口。

顾家园的农民,在收完庄稼以后,地里经常落下一些粮食。特别是在地瓜地里,总是能捡到一些不大的地瓜。顾不得地瓜沾满了泥土,在衣服大襟上擦一擦,张口就吃。真的香甜可口,止渴解饿。

那块叫做“十八亩”的土地里,生产队每年种两季庄稼。秋分种上麦子,第二年收完了麦子,再种上麦茬地瓜。到了秋天刨地瓜的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儿互相传递着消息:明天早点儿起,“十八亩”要放门子啦!“放门子”,就是生产队里收完了地里的庄稼,允许城里的人进去“倒地瓜”了。

那时生产队里都有一个看青的社员,在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收拾完之前,是不允许其他人进去“倒地瓜”的,谁要是偷偷地进去“倒地瓜”是要被抓的。一般是把你提心吊胆、辛辛苦苦的在地里刨出来的地瓜没收了,那是令人很沮丧的。

顾家园看青的是一位复员军人,身体很壮实,但少了一条腿。他拄着双拐,带着一条卷着尾巴的大黄狗,住在瓜棚里日夜看守。别看他是三条腿,跑起来,可是真快。双拐一撑,两垄地瓜沟的地方,他一下子就飞了过去。小瞧他的偷猎者,只要叫他看到,加上大黄狗助阵,谁也跑不了。所以他不说“放门子”,就没有人敢进去“倒地瓜”。

听的一声:“放门子喽!”。小伙伴们,有的拿着铁锨,有的举着抓钩和镢头,拎着箢子、筐头或者布袋子,“嗷”的一声飞奔跑进那块等候了好几天的“十八亩”。各人抡着各人的工具,奋力地在地瓜地里挖着,找着,把半天才倒出来的一块地瓜,美滋滋的放到自己的箢子里或筐头子里。

“倒地瓜”,也是有学问的。乱挖一气,最后大多数是收获不大。要找一条社员收过,但是没有被别人倒过的瓜垄,手脚配合,大锨挖土,否则挖出来的地瓜有时是碎的。还要经常用眼睛的余光观察自己的后面,别叫别人截了自己的后路,那就断了自己的“瓜路”咯。

“十八亩”那块地,是两条河流冲刷出来的冲积地,沙土各半,很适合栽地瓜。地里种的是红皮黄瓤的品种,贫瘠的沙土地施的都是农家肥,所以地瓜长得都是不太大。倒出来的地瓜都是溜滑儿的、通红皮儿的“小老鼠”。别看地瓜小,拿回家煮熟了,咬上一口甘甜甘面,还真有点栗子的味道。

不过,有时还真能倒到大个儿的地瓜,一般都是在地瓜地的深处,这就看个人的运气喽。不会挖的,就是有个大的也挖不到。

如果看到了一根红色的地瓜根儿,人们多数都是满怀着希望,放下手中的工具,用手慢慢小心地向土里扒去。这时候,要仔细观察这条地瓜根儿的形状。如果越朝里扒越肥粗,逐渐出现像冰棍儿棒儿那样的,那就没有什么戏了,一般也就是一根一拃长的胖薯根。

要是看到一个红色的根,用手一扒像一条越来越粗的红绳,心里那种期望和欢喜,会使自己的小心脏砰砰地乱跳。屏住呼吸,慢慢的向里扒。随着越来越粗的薯根儿的出现,那种接近成功的渴望会使自己激动不已。

突然,薯根有要拐弯的迹象,两只手就不再是扒了,而是一点儿一点儿的往里抠。出现了一个小丫巴脖儿,轻轻一掰,就听到“啪”的一声,薯根儿断了。这就可以断定,里面一定是一块大的地瓜。这时用铁锹使劲儿一挖,一个硕大的地瓜就出世了。随着一声欢呼:“我倒着一块大的啦!”,周围立刻就站满了都是羡慕和妒忌的眼神的小伙伴儿。

“倒地瓜”这种活儿很累人,也饿得快。饿了,我们就在这“十八亩”里挖上一个大土坑,支上架子,谁吃谁放上自己倒来的地瓜。在周围树林子里捡来干枯的树枝,点着了以后用沙土一闷,过一会儿扒开沙土,就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闷地瓜了。吃完了捧起河里的清水喝个肚儿圆,也休息过来了,大伙儿互相招呼着,背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回家了。

每年的秋天,我们都要结伴儿去“十八亩”和其他地里去“倒地瓜”。这样的劳动,一直陪伴着我到1969年参加工作为止。以后的几十年里,我经常地去看望“十八亩”,看着在“十八亩”地里不断变换的人们,不时发出一阵阵“物是人非”的叹息。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大和改造,那片叫做“十八亩”的土地,早已无影无踪,它已经变成市民居住的小区和休闲游玩的凤凰广场。那片美丽的三角绿洲,也已是记忆当中的事儿了。

别了,我的“十八亩”!儿时的“十八亩”,只能在我的梦中追忆。在梦里,也许还能找到那段在“十八亩”地里找饭吃的难忘的岁月。

写于2018.11.1

【作者简介】杨兴德(男),曾用名:杨绪华,杨丰源。江苏省赣榆县人,山东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鲁南技师学院高级讲师,2012年退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