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友建議成都動物園和熊貓基地合併,官方:各自功能不可替代

最近,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向成都市長提議,近日獲悉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將擴大3.5倍,既然要擴大,完全可以將成都市動物園和熊貓基地合併了。“這兩個單位的功能很多是重複的,並且成都市動物園的設施太久,地方太小,已經完全不匹配成都這個國際大都市。”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10月21日作出回應稱,動物園與熊貓基地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不宜合併。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介紹,成都動物園建於1953年,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動物園。是成都市野生動物研究所,也是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是成都市唯一一家由政府部門批准的救治因傷、病等原因離開棲息地野生動物的專門機構。成都動物園承擔動物飼養、科普教育、休息娛樂、科學研究、救助野生動物、科技交流與合作等職能。除了是動物對外展出的場所,在成都市動物研究、動物救護、對外交流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立於1987年,單位宗旨和業務範圍爲“大熊貓等珍稀動物研究,保護、繁育、管理,負責大熊貓野化訓練及放歸自然的研究工作”,單位職能有其專業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的特點。

在“動物園設施老舊”方面,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介紹,成都動物園從1953年建園,到1976年遷到現址,已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確存在部分館舍陳舊的情況。對此成都動物園也積極進行園區改進:一是園區設施改進。從獸舍改建、公廁設施改建等方面提高動物福利和遊客舒適度。二是關注其他動物園的建設與發展,園區之間保持良好的交流合作關係,學習其他動物園的優秀髮展之處如特色場館修建等。

前述網友還提出,如果兩者合併的話,不但可以節約土地資源,還可以將整合後的單位利用大熊貓打造成一張全新的成都市的名片,吸引更多的遊客,也順便極大改善動物園動物惡劣的生存環境。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就此回應道,成都動物園一直致力於提高動物福利。從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提高。一是加強飼養管理、規範日常操作,提高飼養員的業務水平和責任心。二是加強環境丰容、食物丰容、動物行爲訓練等提高動物福利。今後成都動物園會從動物飼養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園場景價值轉換、對外合作交流等方面提高動物園的建設水平,爭取提高公園品質,追趕成都這個國際大都市的發展步伐。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9月25日,成都市熊貓星球暨熊貓基地改擴建項目正式開工。改擴建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規模將達2.3平方公里,總體定位爲世界級大熊貓保護示範地,人與動物美好時光共享地。園區規劃可容納180只熊貓及其伴生動物(小熊貓和金絲猴),以自然的動物、自由的遊客和自在的科研人員作爲主要目標,打造中國最友好的動物基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