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锟初来保定,不过直隶一省之督军。1916年,曹锟以直隶督军的身份进驻保定。


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北洋枭雄曹锟,一生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其生涯转折得意与保定多有渊源,巅峰六年更是在保定度过。在众多北洋军阀中,曹锟人称福将,而保定则是他的福地。曹锟在保定旧事多多,至今读来仍卓有趣味。

1862年,曹锟出生于天津大沽一个贫穷造船世家。小时候父亲让曹锟学造木船不肯,叫他学做农活不依,终日闲逛茶馆瓦肆。一日听书《三国》,知道了河北老乡刘备织席贩履出身最后当了皇帝,茅塞顿开。于是要了本钱买了布匹搭在肩上四处叫卖。20岁那年,曹锟贩布到保定城门,被两个守城的士兵拦住,不但没让进城,反而被他们谩骂嘲笑一番。曹锟无端受辱,窝了一肚子火儿。他想起自己寒来暑去贩布几年,也该师法刘备弃商从军了,于是曹锟应募入伍,先在天津武备学堂学习,后赴小站投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由列兵到哨官到帮带到管带到统领到统治,步步高升。

1916年,曹锟以直隶督军的身份进驻保定。他白天在直隶总督署衙门办公,晚上则在旁边的按察使司狱署休息。感觉此地风水极好,就有了建设公馆的想法,于是责成幕僚刘氏仿照天津流行的小洋楼风格,融入传统四合院建筑格局设计,在原来院落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改建、装饰,建起了占地2.2公顷,建筑面积2500平米,以南北方向为主轴线,以单层建筑为主的公馆。因曹锟非常敬慕抗倭名将戚继光,故将此宅亲笔题名为光园。2013年5月,保定光园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园

1921年,曹锟欲将保定南城大清河两岸600余亩地创建为规模宏大的乐寿花园。当时连年干旱,衣食无着的保定居民都来参加修建,曹锟无论男女老幼不挑不拣,不管出力多少照发工钱,而且一日一结从不拖欠,保定无数百姓赖此收入度过灾年。建成的花园有楼台轩馆,水榭曲廊,花径亭石,苍松翠竹,汇集了南北园林之精华,曹锟十分喜爱,几乎每天早上都到此散步打拳,同时开放花园任凭百姓随便游览,兴起时更与百姓赤膊相向,家长里短道听途说,还不好区分哪个是大帅哪个是百姓呢。这个花园后来只保存了一半,就是现在的保定人民公园(动物园)。


曹锟一介武夫,却格外重视教育。1921年9月,曹锟奉北京政府教育部令,成立河北大学,校址位于保定西关。曹锟亲自出面,在全国宴请知名教授来保任教。公务之余也是常去学校视察,每与教授们聊天,自称出身白丁,央求教授们办好这个学校。天气炎热,教授们在课堂内讲得热汗淋漓,他就命令校工以后上课时送毛巾,给教授们擦汗,并在室内装置了土冰箱等设备降温。每到发薪时,他嘱咐总务处必须用大红纸袋包好薪金,用托盘送给教授们,以示敬重。

曹锟喜欢戏剧,尤其喜欢京剧和梆子。他在光园建有两个戏园,常常邀请当时戏剧界名角来保定演出,四时不断。有一次邀请京剧名角梅兰芳来保演出,曹锟亲自坐马车到保定城北迎接。不料,梅兰芳是乘私人汽车来的。汽车在当时还是稀罕物,一时百姓夹道围观,竟冷落了曹督军。曹锟心中很不是滋味,感觉自己一个封疆大吏竟不如一个唱戏的排场,真是岂有此理,于是立即派人买来四辆汽车,鱼贯而入鱼贯而出,摆足了威风。从此,保定街头开始有了汽车。

当时直隶总督署前两根旗杆为木制,高九丈九尺,为给曹锟祝寿把木旗杆拆掉换成混凝土旗杆,并在原来基础上加高六尺,达到十丈五尺,折合33.6米,一举超越北京前门城楼高度。这两根旗杆一时成为全国之最,也成为保定的象征。


直隶总督署

曹锟为人憨厚,弟兄们当中排行在三,无论和伙伴嬉玩还是推车贩布,常遭戏弄,人赠外号曹三傻子。可就是这个曹三傻子,前生跟定袁世凯,后生看准吴佩孚,不招风不揽权,表面是傻,实际精明,所谓大智若愚,才有了这波澜壮阔的一生。

曹锟从军,征战各地,唯有保定可称他的福地。曹锟初来保定,不过直隶一省之督军。他坐镇保定,地盘越来越大,军队越来越多,头衔也从一省到三省到四省到九省,最后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短短的六七年间。

相关文章